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妹妹,瞧!我的这套衣服漂亮吗?”姐姐一边照着镜子一边问我,“这可是仿照李宇春在新歌发布会时穿过的那种样式定做的呢。”唉!这就是我的姐姐,一个十足的“玉米”,她的追星宗旨就是———谁“红”就追谁!真拿她没辙!“女儿,瞧!今天我的发型是不是有点像李咏?上街会不会有人将我误认为李咏?”爸爸也凑起了热闹。老天,又一个明星发烧友。“让我瞅瞅,怎么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发现呢?”妈妈笑着说,“哼!这么多年只听别人说我长得像徐静蕾,哪儿听过你像李咏呀?笑话!”“你……”爸爸气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姐姐在一旁感慨道:“唉!要是现在有一…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干了件对别人来说是小菜一碟的事,但对我而言,却是“极限挑战”,我战胜了自己。吃过晚饭,写完了作业,我正忙于收拾文具,不经意抬起头,突然发现对面墙上一只小蜘蛛正悠闲地“荡秋千”呢。我怒意顿起,好家伙,敢在俺家“溜达”!小心我置你于死地!想到这里,我全副武装投入了战斗。可是当我戴上手套,拿起直尺和镊子时,我又改变了主意。因为,我这个人心慈手软,不爱杀生,这是其一。其二,我在八九岁时,看过一部电影,名叫《八脚怪》,讲的就是可怕的蜘蛛。还记得那其中的一个人被蜘蛛咬后,一周后,居然成了骷髅!天哪,真是太令人毛骨悚然了!之后…  相似文献   

3.
我爱下围棋     
“该你了。”“我已经走了一步了。”“我赢了!”知道我在干什么吗?猜猜看,哈哈.对了!我就是在做我最喜欢的事——下围棋。  相似文献   

4.
开心极限     
你哈我哈大家哈,哈出你的极限来!哈完了别忘了给“比Q”寄两则,让大家一起超越开心极限!  相似文献   

5.
不乐不行     
“你给我站住!快还给我!”“不还,就是不还!”“好妹妹,你就把它还给我吧!”“不,不,就是不还!”看,两个小女孩,不顾淑女形象,跑得气喘吁吁,还大声嚷嚷,究竟是在抢什么好东西呢?是漂亮的新衣?是可爱的布娃娃?还是精致的小礼物?都不是。是一本书,一本看了就爱不释手的书——《幽默三国》。  相似文献   

6.
早上我一觉醒来,觉得左面脸颊火辣辣地疼,就推推正在呼呼大睡的妈妈。妈妈使劲睁开眼睛,懒洋洋地说:“没事,是你小弟在你脸上练习‘书法’呢!”什么“书法”?好奇怪哟!我一骨碌跳下床,站在镜子前一看,呀!我左面脸颊上有一道浅浅的血痕!像个“一”字,这就是小弟的“书法”?唉!一  相似文献   

7.
口头禅就是天天挂在嘴边的话,常常顺口就溜出来了。我们家几乎每个人都有口头禅。就是因为“说者无心”,才闹出了不少笑话。“我的上帝!”也许是外国电影看多了,表姐特别喜欢说“我的上帝”。一天,她到我家来玩,看到我的小猪存钱罐,脱口而出:“我的上帝!真可爱!”接着,她翻开我的练习本:“我的上帝!你都上六年级了,还用铅笔写作业?”她又翻了几页:“我的上帝!你居然每次都得‘优’!”“你就不能不说‘我的上帝’吗?”我真是哭笑不得。没一会儿,她看到我放在桌上的一张艺术照,又来了:“呀,我的上帝——”我立刻打断她的话:“什  相似文献   

8.
与宝宝过招     
“我没睡够!是你硬叫我起来的!” “我不吃,我不饿!不吃就是不吃!” “妈妈,怎么还不到星期五!我不想去幼儿园。”  相似文献   

9.
廖纪元 《青年教师》2009,(11):36-37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的背影逐渐远去,一缕淡淡的眷恋萦绕心头,毕竟,日久生情啊!身陷“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我,多少次,蓦然回首,一幕幕经典教学场景在灯火阑珊处,仿佛在唤醒我:“这就是语文!这就是语文教学!”随拾几例,与君共分享。  相似文献   

10.
“嗖!”又一颗“流星”飞过。别误会,所谓“流星”就是课堂上往来穿梭的、写有“高级机密”的字条。Oh,不好!一颗“流星”向我飞来了。“解放了!”“终于下课了!”“唉,你们是解放了,可我还得去闯‘死亡之谷’!”这就是那颗“流星”送来的高级机密———老师叫我去办公室。My God!真是晴天霹雳!走出教室,我踏上了这条“死亡之路(教室到办公室)”。嗨,反省一下吧,我到底犯了什么错呢?违反校规了?没有啊!作业没交?不可能呀!到底为什么呢?呀?!难道是考试考砸了?答得还不错呀,该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吧……“啊!”一只足球从天而降,重重地砸到了我…  相似文献   

11.
刘艺 《特区教育》2010,(6):13-13
老爸是个烟民,抽了十多年了,不管老妈怎么劝,老爸就是当作耳旁风,从来不放在心上。“哎呀,都说了别再抽烟了嘛!怎么就是不听啊,抽烟又坏身体又浪费钱!”“好好好,我不抽了,这是最后一根了!”“每次你都说是最后一根,结果呢,每次都是抽完一根又一根。你的最后就是无底洞!”这样的对话每天都会在我家听到,我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剧本     
我终于决定说出来。我知道,我说出来的时候就是我放弃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问:“我们还是好朋友吧?”“是!”“好到什么程度?”“穿一条裤子!”“死去吧你!严肃点。我问你答。”“OK!”“以后我还可不可以常找你陪我出去玩?”  相似文献   

13.
小人和大人     
叶临风  余林 《红领巾》2006,(3):40-40
我看见涛涛碗边漏了几粒饭,就吼了一声:“浪费!”涛涛连忙把洒的饭使劲往嘴里塞。蔡婆婆夸我说:“叶临风真懂事,长大了,是大人了!”我高兴极了,看着涛涛说:“哦!我长大了,我就是大人,你没长大,你就是小人……哈哈!”指导老师余林哼哼,还好,我是大人。大人,您亲自来啦?!在您的面  相似文献   

14.
我叫易媛,家人都亲切地叫我“小媛”。可就是这样一个好听的名字在我上学后却给我带来了一串串的绰号。二年级时我们班竞选班干部,我毫不费力地当上了学习委员。这时,我的好朋友洪雨走过来,双手在胸前一抱,摆出一副“恭喜发财”的样子对我说:“恭喜恭喜,你终于从‘议员’降到学习委员了!”“你没有搞错吧,我什么时候变成议员啦?”我不解地问。她理直气壮地说:“你本身就是议员嘛!哈哈哈!”得,我的第一个绰号——“议员”就这样诞生了。还有一次,我走进教室,刘光宇便叫起来:“小富婆‘亿元’来了!…‘错了!‘一元钱’来了!”唐煊盛纠正说。顿…  相似文献   

15.
(一)“妹妹,瞧!我的这套衣服漂亮吗?”姐姐一边照着镜子一边问我,“这可是仿照李宇春在新歌发布会上穿过的那种样式定做的。”(唉!这就是我的姐姐,一个十足的“玉米”。)“女儿,瞧!今天我的发型是不是有点像李咏?上街会不会有人将我误认为李咏呢?”爸爸也凑起了热闹。(又一个明星发烧友。)“让我瞅瞅,怎么这么多年我没有发现呢?”妈妈笑着说,“哼!这么多年只听别人说我长得像徐静蕾,哪儿听说过你像李咏呀?笑话!”“你……”爸爸气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姐姐在一旁感慨道:“唉!要是现在有一个变脸公司,那该多好呀!那么我就可以和我的偶像拥有一…  相似文献   

16.
丹、杰克、小猪和小鸡都下决心要通过“猫咪特别考验”。“我要每次考试都拿满分,还要有花不完的零用钱……”“变苗条!变苗条!变苗条……”“我要丹做我的宠物,天天跟着我。”“我不要做小鸡了!”“哈,哈,哈!你们想通过考试,实现愿望?还早着呢!”“想要参加考试,必须先经过训练。我就是你们的教官——猫人!”“这么好的伪装,有谁能发现我,国王本人,就是‘猫人’呢?”“……”“就是他!”于是,在猫国王的指导下,丹、杰克、小猪和小鸡开始了训练。  相似文献   

17.
我曾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环保敞篷”书包——书包上所有的拉链都“罢工”了。我觉得“敞篷”挺好,不用一遍遍地拉拉链,拿取东西都很方便。一天晚上,我迷迷糊糊地,正要睡着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窃窃私语——“小主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这里是学习用具的家,又不是废品收购站!”“就是就是!小主人太自私了!自己要当环保小达人,就把那些瓶盖、饮料瓶什么的和我们塞在一起,挤死了!还什么味道都有!”“更可气的是,书包天天敞着,害得  相似文献   

18.
上小学二年级时,我便和同桌画起了“三八线”。“三八线”你知道不?就是在桌子的中间画一条线。男同学超过线就是王八,女同学超过线就是三八,超过的还要“用刑”——揪头发,这可是我和同桌经过深思熟虑后而定的。记得有一次,我正专心致志地写作业。突然,我发现同桌的手慢慢地进入了我的“领域”——他超过了“三八线”!我高兴得差点儿没跳起来,心里暗自乐开了花,但我还是不露声色地一边继续把守着我的地盘,一边加快马力做作业。啊!终于做完了!我从他后面走出去交作业时,偷偷揪了一下他的头发。“你干什么?”同桌怒吼道。“没干什么呀!谁叫你…  相似文献   

19.
看我72变     
“康若彤72变,变!”嘻嘻,你猜我变成什么啦?我变成了一个大懒虫!在我老妈的眼中,我是一个“超级无敌大懒虫”。我还有几个“懒招”呢!第一“懒招”:睡懒觉。早上太阳都晒屁股了,可我还在与周公“对弈”,虽然老妈已经喊破嗓子了,可我就是不想起来,小孩子就是要睡,才能长高嘛!第二“懒招”:等一下。我天生就是个慢性子,做什么事我都会“等一下”,所以,我的口头禅也是“等一下”。老妈叫我去洗碗,我会“等一下”;老爸叫我去买啤酒,我会“等一下”;同学叫我去扫地,我会“等一下”……“康若彤72变,再变!”呵呵!我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好吃鬼。也不知…  相似文献   

20.
接到张蕾老师的约稿电话,我开玩笑说:“我一定写!我要写出这么多年来,我和《中学语文教学》‘恋爱’‘结婚’‘生子’的全过程,哈哈!”虽是玩笑,但我通过这个比喻想表达的内容还是真实的——这里的所谓“恋爱”,就是我迷恋并“追求”《中学语文教学》杂志;所谓“结婚”,就是我和杂志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所谓“生子”,就是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上诞生的一篇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