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五月值得赞美,因为它属于春天,也属于青年。铭记五四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则是这个春天赋予青年们的光荣责任。从救亡图存到求富求强,今天的中国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之重一如1919年之五四青年,但身份已然不同:昔日积贫积弱旧中国之青年,已变为今日和平崛起大国之青年。身为“大国青年”,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探究五四时期小说观念的变革,第一要务是打通戊戌与五四两个时段。五四小说观念是在“破”、“立”的互动中完成变革的。“破”体现为对旧小说的全面批判;“立”包括小说形式的重新确立与小说观念的彻底更新。小说观念变革从一个侧面展览了五四新思潮,彰显出五四一代在文化---审美上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而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内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需要五四精神的滋养,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开展需要五四精神做纽带,新时代中国青年担负的历史使命需要五四精神做支撑。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弘扬五四精神,应“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时代重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肩负起历史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锤炼品德修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诞生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勃兴和新闻事业的繁荣为媒介批评创造了最适宜的条件。五四时期,我国新闻界和文化界内出现了我国现代史上第一批自觉的媒介批评实践活动和媒介批评理论萌芽。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诞生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浪漫主义在五四时期受到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撒旦”反抗精神和坦诚抒情的浪漫主义气质随着《哀希腊》的译介对五四时期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鲁迅和徐志摩的作品和思想中,可以看到五四中国作家对拜伦精神的继承,看到五四浪漫主义时期“中国式的拜伦”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五四学是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推行和实践。五四时期的学思想,几乎呼应了这个大转折时代里风云际会的诸种思潮,也因此呈现出了罕见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复杂性。理解五四的学精神、思想和开放姿态,探讨由它开启的、迄今尚末完成的中国学现代转型的路径,一直是中国现  相似文献   

7.
“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四时期是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政党、现代化意识、现代化人才、爱国主义传统、民主与科学口号以及历史过程转折中介点等宏观方面考察“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系,可以说明:在中国,20世纪一切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的事物和新的人,都自“五四”始  相似文献   

8.
胡适与周作人都是五四时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奠定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的领军人物,从文学思想方面对五四时期的胡适和周作人进行比较,从文艺观、创作观和翻译观细致地探讨二人的思想异同及相互映照的关系,展现他们对五四新风气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场运动中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进入新时代,五四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意识,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促使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绽放自己的力量,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是一个学术开放的时代。李大钊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广泛研究和吸收包括英国学术思想在内的西方学术思想,形成富有特色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系,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李大钊在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过程中不仅仍然重视介绍英国的学术思想,而且对英国学术思想展开研究,吸收了其积极成果,从而对创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是五四时期介绍和研究英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九十周年。1919年5月4日,在贫弱的中国,一群热血青年发出了不屈的呐喊。从爱国、进步延伸到民主、科学,“五四”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政治运动,它更象征着一种精神,照亮着不同时期却拥有着相同爱国情怀的中国青年,点燃着他们每一个激情洋溢的青春年华。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们从伟大的历...  相似文献   

12.
五四精神在五四运动中孕育而生,其核心要义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新时代,五四精神依然焕发时代光辉,依然葆有青春活力。以五四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进而引领青年高举伟大旗帜、督促青年练就过硬本领、激励青年投身祖国建设,使得新时代青年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统一过程中、在理论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在思想境界真正升华的过程中,成长成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13.
进化思潮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和“五四”前后三个时期。戊戌维新时期进化思潮成为变法的理论基础;辛亥革命时期进化思潮成为民主革命的理论根据;“五四”前后进化思潮异彩纷呈,一些先进人士由进化论转变为历史唯物论,并使历史唯物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李大钊对法国学术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的中国学者关注西方学术思想,并从中吸收积极的成果.李大钊是五四时期的学术大家,在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对柏格森哲学有所研究与阐发;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李大钊不仅对法国学术思想的特征及地位进行研究,而且对法国的一些著名学者如博丹、圣西门、孔德、孟德斯鸠、孔多塞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述,并吸收其积极的学术成果,这对中国现代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李大钊是五四时期研究法国学术思想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近代中国人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特别是五四时期,人权高高飘扬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旗上,闪烁出时代精神的灵光,并在理论、实践中经历了一个重大转折,在中国人权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现按照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顺序,试从三个阶段论述五四时期人权思想的特点和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6.
信仰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五四青年的壮举在于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信仰.当代青年只有象五四青年那样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信仰,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女性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民俗学语境,至五四时期,民俗学中的女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本文试图从民俗学向度对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研究进行梳理,以探寻中国女性研究的某些特点与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08,(10):4-4
“五四”青年节的半天假应该怎么放?超过28岁就不算青年?今年的“五四”在没有了“五一”长假后显得格外热闹。然而在争议过后,我们更应该重塑“五四精神”。使之成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9.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陈独秀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代人,在学术与思想的关系上,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分裂相相对统一的过程,从陈独秀发表的《孔子与中国》一文看,其晚年思想发展的大趋势是向“五四”新文化基本理念回归,并有所提升与发展变化,他在学术与思想的内在关系上,虽不像“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对立,分裂,却仍未达到事实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20.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贯穿于五四运动的全过程。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时候,我们也要从五四运动中寻找历史经验,探讨青年与时代的关系,研究今天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抓住历史契机,促进历史进步,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