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智慧而丰富的人格培育理念。对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儒家学说,尤其关注个体修养,强调理想人格的培育,极具现实意义。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着大学生人格培育的重要责任,应积极适应时代要求,重视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培育。  相似文献   

2.
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一名优秀高校教师应当具备以下素质:树立人格塑造的现代教育理念,具备时代风采的人格魅力,掌握人格引导的现代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获得理想人格,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塑造理想人格的教育目标,要求我们教师具备完美的人格魅力。人格培育的基本方法莫过于人格引导。人格引导就是教师以自身的人格特征,施展影响力,通过完美人格的感染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进而引导学生获得理想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五大素质构成了人格的基本框架,凝集成人格的主要内涵。在这个意义上,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就是完善发展理想人格。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培养跨世纪一流人才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是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应该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笔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高等教育要借鉴和利用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智、勇修养方法,努力培养仁、智、勇三位一体的当代大学生立体化素质。  相似文献   

5.
人格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和基础。理想人格是做人的目标,是对自身知识、能力、品质及职业理想等人格终极目标的设定。理想人格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是时代赋予的各种优秀素质在人身上的综合体现;是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和品格;是精神人格和道德人格相统一的和谐的人格。培养高职学生的理想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既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在人格方面的自我塑造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对高级劳动力综合素质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由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不仅影响到他们专业能力的发挥,也严重影响到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深入考察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就成为理工科高等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相似文献   

8.
要把握大学生理想人格的时代内涵,从多方面掌握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途径,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大学生,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人格的再造。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强调了当今时代研究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提出通过优化现代理想人格生成的综合环境、加强理想人格的外在教育机制、强化理想人格的自我内在修养三个角度来进一步塑造好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但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并不全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比较重视,抓的比较有力。但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由于认识上的偏颇,把文化素质与业务素质混为一谈,认为有了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好,就有了文化,文化素质就高。从而忽略了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造成大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与他们的专业素质没有同步发展。事实上,文化素质与专业知识是有区别的。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精神风貌的显现,是他们的理想、价值取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