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隐含条件的概念及挖掘隐含条件的七种方法:从定义与性质中挖掘隐含条件;从类比中挖掘隐含条件:从联系中挖掘隐含条件;从数形结合中挖掘隐含条件;从推理中挖掘隐含条件;从公式中挖掘隐含条件;从联想中挖掘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2.
学生如果不善于挖掘数学题目的隐含条件,那么可能无法解答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挖掘数学概念、公式、性质中的隐含条件,生活常识中的隐含条件,数学等量关系中的隐含条件,数学图形中的隐含条件,能够让学生掌握挖掘数学题目隐含条件的技巧,丰富解决包含隐含条件习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已知条件分为外显条件和隐含条件两种,由于隐含条件具有隐蔽性,解题时如果不能发现这些重要已知条件,就会陷入困境.而一旦发现了隐含条件,就会豁然开朗,本文就对隐含方式做一些粗浅的归纳.隐含条件根据隐含方式可粗略地分为五类,即现象隐含、过程隐含、模型隐含、图象隐含、数学规律隐含.一、现象隐含物理问题必然要研究物理现象,物理现象由于物理含意和产生原因的作用,而具有一些隐含条件,这种隐含方式称为现象隐含.如①“物体放在静止的斜面上而静止”隐含着斜面不光滑,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所受合力…  相似文献   

4.
吕建军 《教师》2014,(21):51-51
数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直接决定着数学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因而寻觅数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了解隐含条件的各种形式,掌握隐含条件的发现、分析方法,从题目的各种文字、各种数学模型、各种数学图形中挖掘出隐含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和运用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学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来,但从定义、实际意义等出发又必须满足的条件.初中数学中容易忽视的隐含条件有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隐含条件、分式和分式方程中分母不能为0的隐含条件和二次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等.  相似文献   

6.
溶液组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溶液组成习题中那些不易察觉,但又直接影响解题思路甚至解答结果的已知条件.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极易忽视它,出现错解甚至解不出来的现象.如果明确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那么对正确揭示隐含条件,解答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将大有帮助.本文拟谈谈初中化学里溶液组成习题中常见的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  相似文献   

7.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在解含有隐含条件的物理问题时,找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如何找隐含条件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已知条件中找隐含条件有些物理题目中的必要条件就隐含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中。例如“眼睛能看清茶物”就隐含着视角为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隐含着合外力为向心力;“冰水混合物”隐含着温度为OC,等等。2在物理过程或现象中找隐含条件某些物理题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运动规律就是这道题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8.
所谓隐含条件就是已知条件隐含在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是解这类计算题的关键.现举几种常见类型的隐含条件计算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隐含条件的定义,观察已知条件,从推理中挖掘隐含条件时,既可用奇偶数分析法,又可以用特殊值法,还可以用特殊公式等方法从顺推中挖掘隐含条件;观察结论的特征,从逆推中挖掘隐含条件;观察已知与求证时,可从顺推与逆求两方面挖掘隐含条件;此外,从定义域、值域、数形结合和公式中都可以挖掘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0.
溶液组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指的是那些不易察觉,但又直接影响解题思路甚至解答结果的已知条件.明确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对正确揭示隐含条件,解答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说明在目前高考的试题中设置隐含条件的作用。从鉴别考生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出发,隐含条件可分 为两类,浅层次隐含条件;较深层次隐含条件.寻找较深层次隐含条件时,要正确地运用解决物理间题的程序,才 能形成准确的物理图景解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直接关系到数学问题能否顺利解决,隐含条件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因而发现隐含条件的途径也是多样的.本文对隐含条件的发现和运用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隐含条件是指数学问题中那些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或者从题设中不断挖掘并利用条件进行推理和变形而重新发现的条件.有效挖掘数学命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基本功,更有利于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在解题时,可以抓住结构特征,挖掘隐含条件,确定解题策略;审视条件,挖掘隐含联系,减少解题运算;反思解题过程,挖掘隐含条件,揭示一般规律;洞察图形特征,挖掘隐含条件,产生思维创新.  相似文献   

14.
初中的物理题目,往往存在隐含条件,这些隐含条件可隐含在题目的已知条件、物理过程、物理图像、定律应用范围及答案中.如果能及时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就能够越过“思维陷阱”,突破解题障碍,提高解题速度.那么,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呢?有以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津 《初中生必读》2011,(12):33-35
溶液组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溶液组成习题中那些不易察觉,但又直接影响解题思路甚至解答结果的已知条件.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极易忽视它,出现错解甚至解不出来的现象.如果明确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那么对正确揭示隐含条件,解答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将大有帮助.本文拟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公式表示的隐含条件,只要在数学题的条件或结论中挖掘出这一个隐含条件,数学题就会迎刃而解。初中数学教师与学生应该重视这一个公式表示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7.
高考在即,如何在考场上迅速找出隐含条件,为考试赢得时间,想必是考生十分关心的问题.那么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究竟藏在哪里呢?对此,本文分类剖析,帮助同学们识破隐含条件,决胜物理高考.一、条件隐含于物理概念中物理概念是解决问题的依据之一,一些试题的部分条件隐含于相关概念的内涵中,于是,可从概念的内涵中挖掘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8.
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是分析和解题的依据,在已知条件中,往往还隐藏着“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就是指在题目中未明确表达出来,而客观上已存在的条件。“隐含条件”往往隐含在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中,含而不露,极易被忽视,从而导致解题出错或解答不完整,甚至造成解题困难。若能及时发现和运用隐含条件,不仅可以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虽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但隐含在题意中的那些条件.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或做好条件的转化,将不明显的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化隐为明;或根据题设,把隐含在题意中的条件挖掘出来,化未知为已知,从中找出内在联系.这样既能避免因忽视隐含条件而造成错解,也能使一些束手无策的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0.
<正>隐含条件是指数学问题中哪些较为隐蔽,存在且不显露的解题条件,或者要利用已知条件推理得到的解题条件。隐含条件与数学问题难度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如果隐含条件深,则数学问题难度较高,反之则亦然。因此,对高中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进行深入挖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在比对中挖掘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