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是沈从文的理想中的人生,是他用《边城》演绎和诠释的人生态式。这种人生的构想基于他故乡真实的生活,同时渗透着理想化的生活构建,亦真亦幻,以清丽的文笔和优雅的意韵为我们展示出一幅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生活画卷,令人对那种寓言式的返朴归真的生活与人生充满无限的向往。小说《边城》的人生形式首先表现为“真”,人格的“真”。这种人格的真来源于自然之“真”。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既是故乡的缩影,又是他心中构想的优美的生活生态。他对恬美纯净的自然有…  相似文献   

2.
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边城》从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三个方面,塑造和表现人性之美,多角度诠释沈从文先生所追求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了“湘西世界”。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幻。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4.
正《边城》是沈先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故事在极具湘西特色的自然元素中拉开帷幕,抒写了青年男女间的爱情、祖孙之间的亲情和邻里人家的友情,描绘了湘西优美纯净的自然、人文风光,将人、事、物完美地结合起来,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使读者触碰到了一个与外界乱世隔绝,与现代文明毫无沾染的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一、《边城》是一曲充满爱和美的田园牧歌《边城》笔调优美古朴,故事平静感人,人物鲜活生动。  相似文献   

5.
《边城》之美。不独在湘西风光、民俗人情,更主要的是它呈现了一种优美的人生形式。人生.有多种形式:幸福的,苦难的;高尚的,卑下的;优雅的,酷烈的。人生形式的不一代表了人与所处世界关系之种种,而《边城》呈现给人们的,正如作者沈从文所说。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带幻想性的美丽“边城”及其所表现出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情的人生形式”,正是作家审美和人生理想的外化,而这种外化,与文明社会形成自然的大落差,而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常”和“变”的对立,使《边城》展示了至善至美的人性、古朴原始的自然和未被世俗浸染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种象征性的抒情小说.借象征性的人物老船夫和人格化的自然来表现作者“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相似文献   

8.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惨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作品到理想构建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纪。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人与自然和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受情的纪想和追求,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是一部充满着浓厚民族色彩的乡土抒情小说,更是一首动人的“乡土抒情诗”。作者以一只带着温情的笔,为我们描绘了“边城”美的自然、美的风俗、美的人物,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善与关的湘西世界,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从《边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湘西独特的风俗美。  相似文献   

11.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在人性美中,翠翠的爱情比起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来,更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沈从文的《边城》以人的本能欲望为前提,自然而然地产生纯朴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本能的爱,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在人性美中,翠翠的爱情比起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来,更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沈从文的《边城》以人的本能欲望为前提,自然而然地产生纯朴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本能的爱,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相似文献   

14.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在《艺术哲学》中,丹纳在以无尽的诗意和深情的笔调追溯了古希腊艺术如夏花般炫美后,曾喟然扼腕:“他们(古希腊人)的艺术比我们的纯粹。他们对人的心灵与肉体的认识,为他们的作品提供了材料,而我们的文明再不容许这样的作品了。”[1][p154]然而在远离丹纳的东方国度,在湘西作家沈从文的《边城》世界平凡的人间烟火色中,生命的力量再度如庞贝绘画一般绽放出淳朴而熠然的光彩,从山灵水秀的东方一隅,以一…  相似文献   

15.
《边城》是沈从文为追寻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而创作的一部奇特的作品。作者精心构造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为读者打开了一个通往人类理想生命形式的窗口,把读者带进了一种修辞幻想中,即“用语言制造的幻觉”本文从湘西神土、湘西民风、湘西爱情等三个方面对《边城》中这个风光如画、富有传奇色彩的幻象世界进行修辞分析。  相似文献   

16.
姚可欣 《文教资料》2014,(36):70-71
沈从文写作《边城》是为了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本文即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其文章中体现的"自然"。  相似文献   

17.
《边城》是沈从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自然风景优美、民风习俗淳朴的湘西画卷,谱写出一曲人性美的赞歌,让人们从中看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且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章从亲情、人情、爱情三方面入手,品读并理解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乃至人性美。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边城》的文学世界是特异的“湘西世界”,湘西是中国的边地,因此相对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乡土中国的文化。在这个世界中,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往往和谐地融为一体,“湘西”所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自传》)。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不是产生在乡土、本土,而是产生在都市。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边城》反映的是湘西边远小镇茶峒的社会人生风貌,是一部很好读又很难懂的作品。沈从文用优美、蕴藉的文字,“山水画”般的笔致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湘西所独有的和谐、古朴、宁静的风俗画,揭示了边城人“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除此之外,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小说中隐藏着的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小说在着意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同时,也流动着悲剧的旋律:生活在纯自然状态下的湘西人却处处受命运的摆布,自由生活的人物身上总有一种难解的凄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