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心存折     
小宁是班里典型的问题儿童。我不否认他很聪明,可是他的表现却总让老师们大跌眼镜。他不屑于做计算题:"人类发明了计算器为什么不用";不屑于和女生同桌:"我不要和她坐,她笨死了";不屑于中国的教育:"我长大后是要出国去学习的";不屑于中国的环境:"美国的绿化面积是百分之多少了,中国才及它的多少啊?"……  相似文献   

2.
A Smart Dog     
一天,朱迪带着她的狗去莉莉家玩。朱迪自豪地对莉莉说:“我有一只聪明的小狗。他会算术。”“真的?他是怎么做的?”莉莉不相信。朱迪说:“就像这样啊。”接着朱迪问小狗:“2-2是多少,Cookie?”小狗只是在吃骨头。朱迪说:“哈哈,你看到了吧?他没有出声!”  相似文献   

3.
郭红 《山东教育》2008,(1):102-102
小孩子搞恶作剧,未必是坏事。!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183;卡尔博士认为,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比循规蹈矩的孩子更可能成才,他说:“想出恶作剧的儿童,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女儿渐渐长大,这句话我越发深信了。虽然女儿的“恶搞”还不能成为完全的恶作剧,但是她的这些“奇思妙想”,多少对她的大脑发育有点帮助。  相似文献   

4.
海仙女(下)     
仙王亲吻了海仙女,然后他回到海里去了。海仙女和卡拉多克随后互相亲吻了对方,然后她对他说道:“现在我要给你许多牛,日落前我能从海里叫来多少就给你多少。”说完她就开始数了:“一、二、三、  相似文献   

5.
我的女儿是成都一所小学3年级的学生。她活泼快乐,特别是在体育方面出类拔萃,经常和男孩子一道踢足球、打乒乓球。最近她被同校的一个5年级的男孩子喜欢上了。开始我都没有在意,她连着几天都回来告诉我说:“妈妈,有一个5年级的男孩子叫××的,他说他喜欢我”。我说:“喜欢你,你就跟他玩嘛”。她又说:“妈妈,不是那种喜欢……”为了把事情淡化,我故意不理解她的意思,跟她说:“你们每次出去玩,不是就缺男孩子吗?我们下次把他叫上(我们也组织了类似‘星星河’的活动)。”这下她急了:“妈妈,你怎么听不懂嘛。”然后她就告…  相似文献   

6.
瞬间     
《海外英语》2013,(9):62-62
瞬间,我们的距离近了。 去一个学校参加一个小小的展会.推广我的中国志愿者和住家项目,听到左边摊位的那个年轻人跟来访的人也说起中国旅游的事,我就好奇地看了一下,他是个美国人。我又看看右边的摊位,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女孩.很安静地坐在那里。我走上前问她:“你这个是什么?”她说:“是一个暑假的leadership夏令营,很好玩的。”我说:“你参加过吗?”她回答:“是的。”  相似文献   

7.
杨艳 《班主任》2024,(1):64-66
<正>班上有个叫安然的小姑娘,是同学口中的“笨小孩”。她说话和做事都是慢吞吞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当其他“聪明”学生不屑于回答一些简单问题的时候,安然却愿意勇敢表达,尽管很多时候她的思路和答案都是错误的。但渐渐地,我发现安然眼睛里的光暗淡了下去,课上不回答问题了,课下也不主动与我交流了。我深感疑惑,连忙找她谈话。她说自己很笨,无论多么努力,都比不上同学们。  相似文献   

8.
《心愿》里写了一家法国人。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呢?先看看这家的小女儿。文章开始,写“我”在巴黎的一个街道公园里,坐在长椅上,翻了几页书之后,忽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先生,你是中国人,是吗?”这虽然是个问句,但肯定的成份很大。当“我”叫她猜猜时,“她挺自信”地说:“我说是!”她为什么会那样肯定?原来是她家的好多不说话的中国人帮她认准的。她能一下子认出“我”是中国人,足见她对家里的那些中国泥人观察得细致,看了不知多少遍。她不知听过多少有关中国人可爱可亲的故事。她大声呼喊,急切  相似文献   

9.
连续3个星期,约翰一直忙于拜访客户。母亲节快到了,过去他总要在这一天回到母亲身边,向她送上衷(zhōng)心的祝福,但今年他实在太累了。一天,他驱车路过一家花店时,心想:“给妈妈送几枝玫瑰不就行了?”他大步流星走进那家小小的花店,只见一个小男孩问店主:“阿姨,6美元能买多少玫瑰?”店主对他说:“玫瑰价格太高,不如买些康乃馨(kāngnǎixīn)。”“不,我就要玫瑰。”他说,“我妈妈去年得了一场大病,我却没能在她床前尽孝,所以,我希望选个不同寻常的礼物。看来玫瑰最合适,因为那是她最喜欢的花。”男孩态度很坚决。…  相似文献   

10.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气质。不知迷死多少女人。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她说:“让我作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相似文献   

11.
如水的女子     
《新作文》2006,(3)
一道沁芳闸,承载了多少忧郁。一本轻而薄的《影梅庵忆语》,又寄托了多少思念。“女人是水做的。”每当想起这句话,不禁会心一笑。黛玉是忧郁的。在三生石前,她得以甘露滋润,得以脱草胎而得人形,为报灌溉之恩而下世为人。“我把这一生的眼泪给了他,便也偿还得过他了”,这就注定了她为那个“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流尽了一生的眼泪。永远忘不了那道沁芳闸,潺潺的流水带走了颦儿多少思念。在水边,她吟出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句;在水边,她发出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疑问;在水边,她发出了“…  相似文献   

12.
同桌说:“我记性好,过目不忘,我的脑子就像数码相机;你看小美,老师说的重点她都记得,她的脑子就像录音机;小郭背课文最厉害,他的脑子简直就像步步高复读机!”我问他:“那我的脑子像什么呢?”他看了我一眼:“像九阳豆浆机!”  相似文献   

13.
Leslie 《科技文萃》2014,(7):62-65
IPCN国际传媒CEO杨媛草,拥有大众传媒和社会学学士荣誉学位、广告和市场经济硕士学位,业内称为“中国娱乐新女王”、“中国模式版权第_人’。作为年轻的80后企业家,从24岁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我其实从不在意自己到底吃了多少苦,就像一个行者不会在意他身上有多少伤疤,却永远记得看过的每一道风景。”字句间俨然吐露着她坚毅、乐观的性格。杨媛草从来不缺乏过梦想,在《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后,她将目光聚焦公益慈善,历经7年时间的筹备,打造《小善大爱》公益节目,这档节目赋予了她梦想成真的喜悦,而她的梦想是“让中国的媒体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今年开学的时候儿子对我说:“妈妈,你这个学期打算给我多少零花钱?”我笑着反问他:“你打算要多少呢?”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话,而是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明细单递给我,“你自己看,都在上面了。”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道思维拓展题.因为蕾堂课的内容是“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所以图片上的问题很快就解答出来了。我继续提问:“根据这幅图上的教量,你还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呢?”全班学生都把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学生袁心怡说:“一只篮球比一只皮球贵多少元?”并说出正确的算式和答案.我表扬了她,奖了一颗智慧星给她以示鼓励。其他学生更起劲了.纷纷要求举手发言。学生杨致逸说:“一只篮球比一只排球责多少元?”我肯定了他们的发言。  相似文献   

16.
红是个命运的宠儿,生在干部家庭,受家人的宠爱,学习成绩好,老师喜欢,同学们有时也让她三分。一般的人她瞧不起,所以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一朵鲜花,而同学则是旁边的绿叶。不屑于接近同学,和同学关系紧张,经常闹矛盾,真让我头痛。有一天中午,我找她谈心,我将她带到一个花园,指着旁边的茶花问:“美不美?”她一愣,问这个?“美。”她没好气地回答。“叶子呢,自然比不上花美。”她毫不犹豫地说。我睁大眼睛望着她,接着问:“若摘掉叶子,只剩下花,好看吗?”她想了想说:“只剩下光秃秃的花,不好看。”“对!”我高兴起来。“花固然好看,但没有绿叶的陪…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一颗星星,诞生于巴黎北部村庄的一所精神病院外深蓝、扭曲的夜空,因为主人需要我作为他的眼睛来注视这个世界。主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人们连他的名字都不屑于知道,大多称他“独耳怪人”或是“疯病画家”。至少是个画家,我偶尔这样宽慰自己。(将自己化身为星星,引出下文的叙述和描写,视角独特、构思新颖、暗扣题目。)  相似文献   

18.
毕飞宇 《新读写》2013,(7):60-62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法国驻沪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相似文献   

19.
覃慧团 《广西教育》2012,(44):62-62
那天我从中心校改卷回到家,接到了樊明鑫打来的电话。他问我说:“老师,我的语文和数学得多少分?”我答道:“你的语文97分,数学98分。不错呀!看来这次你有希望被评为‘三好标兵’了。”樊明鑫又问:“老师,我的英语多少分?”我说:“英语老师还没改完卷子,所以还不知道你得多少分。  相似文献   

20.
爱 手机震。有一条短信:“我决定去告白了”! 他和她一直是好朋友,可她一直爱着他,“哦,那你加油。”“我在她家门外好久了,不敢敲门。”大着胆子敲吧!我挺你!” “你说她会答应吗?“我不知道。”她放下手机,不争气地掉泪。 手机又震,却是电话。她接了——“你开下门吧,我还是不敢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