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郁尹浩 《考试周刊》2024,(13):155-158
基于幼儿成长的需要,我们开展了“‘雨’你相遇”自然课程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究自然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收获新知、快乐成长。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助力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捕捉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推进幼儿园园本课程落实。  相似文献   

2.
幼儿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与鸟儿对话的能力。幼儿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幼儿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喜爱与探索欲望。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正是培养幼儿主动性、探索性,增进幼儿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的活教材,是免费的课程资源。因此,结合幼儿园实际,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成为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的理念主要有:以自然为师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天性以及追求幼儿的幸福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陆彩琴 《教师》2023,(24):66-68
大自然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育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大自然中开展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亲自然理念以大自然为教育载体,要求教师深度挖掘自然资源并将其合理运用,以拉近幼儿与自然间的距离,让幼儿获取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学习经验。文章作者对亲自然理念下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与实践进行探讨,简述亲自然理念概念及其特点,分析该理念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价值,从幼儿自主探究、深度学习、艺术欣赏、材料收集、思维创新五个视角出发提出几点教育建议,以期让幼儿能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提升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4.
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只有生活化,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我园在实施课程生活化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几点课程与生活有效整合的经验,即创设生活化的环境;重视幼儿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让幼儿在生活中自主探究发现;锻炼幼儿掌握生活技能;在社区中拓展生活视野;培养幼儿亲自然、亲社会的人文情感。  相似文献   

5.
种植区是幼儿园里常见的一块种植地,在种植区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契机,但是由于教师们日常工作繁忙以及缺乏种植课程意识和组织能力,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多以教师为主体,幼儿真正深度参与的很少,活动参与缺乏持续性和全面性,种植课程始终没有发挥它本有的教育功能。真正有效的种植区课程应该是幼儿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下,自主、真实、连续地参与植物的播种、灌溉、收获、分享等各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通过观察、分析、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的有效种植经验和对大自然的认知。教师要树立种植区课程意识,并将其融入到幼儿园的各个活动领域中,开展真正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的种植课程,在组织种植活动时,既要有实现的活动计划,同时也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抓住偶然事件,支持幼儿深度探究。此外,教师还要善于整合家长资源,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材料不足、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携手家长的力量共同为幼儿搭建探索大自然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活教育的倡导者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知识宝库,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儿童从这个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幼儿园应当加强幼儿的自然教育,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邯郸市第一幼儿园在课题引领下,以"农场"为活教材,创新实践"活教育"课程理念.幼儿园以农场作为幼儿的自然基地,以"农场活动"为依托,不断开拓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活动,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意,也增强了幼儿关注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情感和能力,让师生共同回归大自然、回归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7.
活教育的倡导者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知识宝库,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儿童从这个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幼儿园应当加强幼儿的自然教育,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邯郸市第一幼儿园在课题引领下,以"农场"为活教材,创新实践"活教育"课程理念.幼儿园以农场作为幼儿的自然基地,以"农场活动"为依托,不断开拓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活动,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意,也增强了幼儿关注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情感和能力,让师生共同回归大自然、回归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幼儿与大自然的接触逐渐减少,“自然缺失症”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幼儿。如何通过亲自然课程,引导幼儿在自然中释放压力,解放天性,寻找生命中的快乐,是幼儿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归其主旨,需要通过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等方式,回归生命的内在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在课程构建过程中,开始重视本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章试从生活教育理念出发,联系"布艺"园本课程的构建实践,尝试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如何在园本课程构建过程中厘清核心价值取向、厘清资源与幼儿学习的契合点、厘清行动推进的实施路径、厘清评价载体的操作,从而为教师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幼儿都喜欢游戏,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发现问题、感知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幼儿满足好奇心、探究世界的过程。因此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可称为探究性学习。如何让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结合,让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将幼儿带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关系到幼儿园课程整合特质的显现,关系到幼儿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幼儿的发展。因此,改变幼教的传统观点,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将生活化的游戏同幼儿课程整合,已成为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培养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教育措施。幼儿园课程园本化是以教师在实施《纲要》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为研究阵地,以课程、教师、幼儿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幼儿园的整体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实践研究过程,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实践旨在有效地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开展课程设计、组织课程实施、进行课程评价,形成因地制宜、灵活、开放的教育活动过程,让幼儿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获得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园本课程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决定着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自然教育思想旨在充分维护幼儿天性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增加生活实践经验。在开展课堂教育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时,充分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是一项重要举措。而课程资源不局限于教材或者相关的辅导资料,还包括丰富而多样的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幼儿园内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群体在参与亲自然项目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律动,感悟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现场学习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基于现实场景,通过直接参与生活过程、生活事件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在亲生命课程背景中,现场学习是幼儿参与亲生命课程建构与实施的有效路径之一,它既是一种幼儿的学习方式,也是课程实施的策略,同时也是一种符合幼儿天性与需求的教育样态。亲生命课程中的现场学习是从幼儿实际与生活出发,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强调走进真实开放的现场、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强调幼儿的过程性体验,强调在亲历体验中与自然、社会建立联结,吸收内化经验,尝试解决挑战和问题,获得自我认知和成长。  相似文献   

14.
赵冰 《贵州教育》2007,(2):22-23
幼儿园整合教育课程是幼儿园教师与儿童主动建构的课程,是预成性课程内容与生成性课程内容有机整合的课程,是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园内教育交织互融的课程,也是教师和儿童追寻童趣,获得自由的过程.通过整合课程的学习,幼儿逐步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好奇中亲近自然,在探索中发现世界,在合作中走近社会,在表达中丰富情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在主动学习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80):9-10
笔者所在的园所开展了关于"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项目研究,幼儿园的花草树木也成为宝贵的"自然课程资源",借助这样的有利契机,我们笃定要改变装饰性的自然资源场地,让幼儿从观赏到与自然融合,让园内外的自然资源"火"起来,更让自然资源"活起来",尝试从安静的"小场地"变为"活课程"。  相似文献   

16.
课程理念是幼儿园课程所蕴含的关于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思想和观念,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发挥着指导作用。幼儿园课程理念受课程实践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思想及幼儿园教育实践情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价值流失的现象。要落实幼儿园课程理念,关键是实现其与幼儿发展的连接,让幼儿成为课程的真正主人。为此,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善于从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式、过程、原则等方面把握课程理念,始终确立并维护幼儿在课程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观察、分析、理解幼儿的基础上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课程活动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王彤 《教育艺术》2020,(3):61-61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需要多种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都为课程游戏化提供了丰富素材,我们要建立资源利用自觉意识,对这些资源进行搜集、整合、优化处理,为幼儿课程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喜欢游戏是幼儿天性决定的,我们要正视幼儿学习需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展开资源整合,势必能够为幼儿带来最适合的教育和感化。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幼儿对客观世界有更多的探索兴趣,特别是对有无穷魅力的大自然,在资源搜集和整合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自然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朱友婷 《考试周刊》2011,(71):235-236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越是接近孩子生活的东西,越能激发起孩子求知的欲望。生动鲜活的场景既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和广泛的空间。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社区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  相似文献   

19.
吴巧云 《福建教育》2023,(51):19-21
厦门市日光幼儿园在百廿年的办园过程中不断探索自然教育课程,强调以自然的态度对待幼儿,为其创设自然的学习环境,与幼儿共同发现、探索自然的学习内容,用自然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遵循自然的规律发展,让幼儿在最自然状态下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幼儿园通过对本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积淀了丰厚的自然教育课程资源,并由此生成远足课程、足球课程、立体阅读课程等特色课程,让幼儿在与自然充分的互动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0.
亲生命课程作为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以“培育活泼儿童”为目标,注重从幼儿生命发展的视角,唤醒幼儿的生命自觉。幼儿参与亲生命课程不仅仅是幼儿成长所需,更是幼儿的权利。亲生命课程以主题活动的项目化实施为方式,随着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幼儿参与度低”“幼儿的参与缺乏多元表达”“支持幼儿参与的工具不够丰富”等问题浮出水面,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聚焦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