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们的学习观和教育观亦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从关注幼儿“学什么”到关注幼儿“怎么学”;由过去注重教学过程中幼儿获得知识、经验、技能,转向为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注重支持幼儿掌握建构经验的方法。深度学习是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周围世界,建构、理解新的知识经验,产生认知冲突,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种植活动中,我园教师秉持深度学习理念,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策略,总结、提炼了三种有效提问方式,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
深度学习是指向问题解决的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深度学习,就是将问题解决作为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问题解决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运用,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的发展。本研究以大班自主游戏“水滑梯”为例,结合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幼儿深度学习的四个阶段,即经验回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反思等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促进大班幼儿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朱泳 《山东教育》2012,(12):10-11
在我园开放教育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经由语言、形体动作、符号表达、泥工绘画、插摆拼搭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主题经验。但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有时由于教师对幼儿的主题经验和活动内容不明确,造成不能发现、了解幼儿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实践中,不仅活动形式、内容、空间是多元的,而且幼儿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是多元的。在师幼共同生成的“自制兵器”活动中,我着重观察了三个幼儿不同的学习风格。宁宁用百变积木拼搭了“航空母舰”,在离园活动中,他先从废物百宝箱中选出两个大牛奶罐和一个果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的学习愈发重视,从关注幼儿“学什么”向关注幼儿“怎么学”转变。其中深度学习备受重视,它和浅层学习不同的是,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并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如何辩证地认识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各自的价值,并加以平衡,这对教师如何支持和引导幼儿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区域游戏实践的基础上,剖析幼儿游戏中所蕴含的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特征,分析其不同的价值与意义,探讨如何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指的是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发展其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文章通过开展区域活动的基本条件、操作材料投放、教师观察指导三方面,分析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晓萍 《考试周刊》2022,(5):159-162
幼儿深度学习是以拓展幼儿思维发展和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在活动中积极吸取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融合在自己原有的意识里,从而达到思维拓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目的.文章将通过开展区域活动中基本活动条件、游戏中引导以及教师评价和交流三方面,探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谈话活动中引导幼儿深度学习是必要的。文章分析了深度学习的含义、在谈话活动中引导幼儿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就教师如何在谈话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提出建议:引导幼儿在深度学习中获得核心经验、支持幼儿在深度学习中丰富谈话的内容、以提问推动幼儿进行深度思考、拓宽谈话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指南》中倡导幼儿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是超越儿童理解能力的高难度内容的学习,而是"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在本文以"青青翠竹"主题区域游戏中为例,教师应创设互动性的环境,引导幼儿建构经验;通过开放式的材料投放,体验深度学习的乐趣;在尊重幼儿游戏兴趣的基础上,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究,促进幼儿知识迁移与应用,从而体验到自主游戏、深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幼儿教育领域刮起了绘本阅读教学的热潮,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绘本是开展幼儿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能够发展幼儿思维、激发幼儿情感、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重新加工绘本内容,调动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幼儿深度学习,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当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将图、文、声、像结合在一起,把纸质书本转变为动态化的书本,让绘本内容“活”起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幼儿参与到绘本阅读活动中完成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及教师充分互动的开放式区域活动中,常常创生出吸引幼儿探究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持续激趣驱动内在动力、开放设疑引发深入探究、优化环境支持操作体验、鼓励合作推动互助合作、评价反思循环往复推进”等策略,支持幼儿整合、建构、迁移、创意地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推动和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中,我们立足于幼儿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重视创设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沿着数学发现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问题,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从中体验学匀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凌玲 《教师博览》2023,(21):81-8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以看出感知与体验在艺术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正因为艺术是幼儿个性化的重要表达方式,我们更应该聚焦其中折射出的创造力。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也是一种基于实践探究的真实学习。文章以中班幼儿涂鸦活动为例,从深度学习起步,以幼儿的自主性和个性特征为导向,重点关注幼儿学习体验过程中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与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存在着主动探究性不强、经验迁移能力较弱、批判性思维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匮乏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文章总结出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支持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深度学习的六个策略,即以幼儿为中心开展主题活动;把握幼儿最近发展区,合理制订与调整主题活动的目标;以关键性问题为线索推进主题活动;主题活动要有一定的生成性;在幼儿探究主题时提供长效、适宜、有效的指导;多元化评价主体,有效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理论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发展尚未成熟。以大班幼儿积木游戏为例,诠释判断幼儿深度学习发生的理论依据,探讨利于幼儿深度学习的因素,提出积木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图式。基于实践,提出多方面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活动设计策略包括幼儿自主拟定计划并分享讨论,以核心点连接各个阶段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选择包含情境性的、有趣的活动内容等;观察策略包括细致观察并解读幼儿学习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幼儿活动现状衡量拟定方案的可行性等;引导策略包括通过提问创设问题性情境,适当参与并活跃学习气氛,巧用隐性指导,及时提供认知经验支持等。  相似文献   

16.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它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区域游戏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提供材料库,引导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发现兴趣点,形成任务主题及合作小组,并根据需要从材料库中自选材料进行区域游戏。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的区域游戏行为,做好分析与解读,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以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现结合三则案例来谈一谈区域游戏中如何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7.
刘俊俐 《成才之路》2010,(23):87-8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科学教育部分,《纲要》还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就意味着“解决实际的问题”应该成为数学课程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孙彩虹 《考试周刊》2014,(81):190-190
<正>一、案例背景"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工具。七巧板游戏可以有效地让孩子掌握对形状和色彩的区分,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基于大班年龄的特点和学习能力,考虑到七巧板作为一个特色项目,把七巧板引入大班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拼搭,处于自主积极状态,探索到一些关于七巧板的秘密,发展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案例呈现及分析画面一:一天早上,幼儿们都陆陆续续到教室了,跟老师问好之  相似文献   

19.
王敏 《甘肃教育》2024,(5):80-85
文章基于“以调查活动为视角,以幼儿深度学习作为内在价值”的立场,结合幼儿探究学习案例,解读并梳理出调查活动中幼儿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发展水平,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实施逻辑和路径,梳理有效帮助幼儿走向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使调查活动成为幼儿获取新经验的重要课程,以期为同行提供可操作化的范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庄婉娉  卢鹏 《天津教育》2023,(13):143-144
<正>区域游戏是指教师依据幼儿喜欢的活动类型及感兴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并与环境和同伴充分互动获得学习与发展。幼儿的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围绕情境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积极地自主操作、合作探究、运用高阶思维迁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积极情绪、自主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反思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特征。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与蒙台梭利提出的幼儿的“正常化”很接近,所谓的“正常化”是让幼儿的身心能量得以整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整体,表现为爱秩序、深度自发地专注探究、对现实的依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