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阿城和<棋王>长期以来被作为"寻根派"文学的当然重要代表,这本身是当代文学史的误会.<棋王>的文学史定位,是典型的创作"体认"超前,作者"默认"居中,后人理论"追认"滞后的文学社会学化行为.<棋王>的叙述学意义探究,如其叙述时间处理和叙述方位(包括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等)设置、故事内容和叙述话语矛盾等,不仅提供大量反证,且可对<棋王>文本欣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根据自己的孔子观和文艺观,根据<论语>、<史记>提供的材料,于1928年10月创作了"独幕悲喜剧"<子见南子>,这是林语堂一生创作的唯一剧本.发表后引起极大的震憾,在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以至政界引起一场短兵相接的思想大交锋,成为二十年代末思想战线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张平的<法撼汾西><天网><抉择><十面埋伏>等不胫而走,形成新的阅读热点,并多次获各种奖项.这在90年代是难得的.本文从文学角度剖析张平热的成因,以及张平艺术探索的成果、得失,试图能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张平--这90年代文学领域的独特风光.  相似文献   

4.
论"知音"--从《文心雕龙·知音》看刘勰文学鉴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知音>首开我国文学鉴赏理论研究之先河.刘勰从审美主客体、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上,指出了"知音难"的原因,提出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作为接受主体的必备条件,对我们今天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江总书记"七一"<讲话>,阐述了高等院校应该把<讲话>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南,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诗经>开创了中国梦幻文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文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括地论证了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作者认为,"讲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战略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经典文献,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动员令.<讲话>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反映了全党的意志.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首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8.
明代晚期,延续了千年之久的<诗经>经学研究,突然出现危机,而<诗经>之文学研究随之兴起,并出现高潮.这是<诗经>学史上的一次巨变.本文旨在探讨这次巨变出现的历史过程,探寻<诗经>文学研究的轨迹.并对朱熹、谢枋得、徐常吉等人在其中的贡献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田纳西·威廉斯开创的"诗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其跻身于世界级戏剧大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一创作方法的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复试验过程.<欲望号街车>是其成熟的标志.文章通过详细地比较<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中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及其交融的程度,来考察其"诗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成熟这一特定阶段.  相似文献   

10.
刘淑玲 《红领巾》2004,(3):126-130
在沈从文的文学观念中,文学的独立意义是其核心内容,他的创作、批评乃至一切文学活动都与此相关.20世纪30年代的&lt;大公报&#183;文艺副刊&gt;就是他通过编辑实践向“白相文人及海派习气“宣战,在政治和商业操纵之外为文学生产寻找新的生长点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1.
确认改革的主体形态及其结构是有效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察,根据成员身份不同以及在改革目的、性质、内容、方法、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主体划分为"政策规划型主体"、"理论建构型主体"、"实践突破型主体"、"商业炒作型主体"和"社会公益型主体"五种形态。探讨这五种主体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主体的认知框架,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改革主体的多元性、差异性和互补性,从而为强化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和促成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提供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欧健 《天中学刊》2013,(6):32-35
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思想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始终。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思想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价值主体、认识主体、社会变革主体等方面。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有助于消解当前群众路线淡化的风险,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凝聚人民群众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3.
无视德育中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提出了主体性德育问题,即在德育实践中如何正确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师范生这个道德接受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时代的进步、对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对师范生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使学生能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会用批判或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勇于进行"问题提出";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样一种精神,凡是都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养成提问的习惯,尊重学生学习的合理思考,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学会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数学活动产生一种自我意识、自我分析与自我调整,从而使学生善于恰当的进行"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主体与法律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法治和主体的概念后,发现法治和主体的本质是契合的,都是以自由为最高的祈求和永恒的目标。提出“法治主体”概念,认为具有独立、自由和解放,世俗性、此岸性、此生性,理性,个性尊严的个人才是法治主体。本以此作为检验某一特定社会是否达到法治社会的标准。在比较了“法治主体”和“法律主体,,后,分析了提  相似文献   

16.
VB6.0Windows应用程序通用帮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简明地提出了创建Windows应用程序通用帮助系统的方法和步骤,介绍如何在VB6.0环境下实现这一通用帮助系统。  相似文献   

17.
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体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作为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觉认识和改造的意识,主体意识内含自主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公民意识、人格意识、受动意识等。全面探讨主体意识的具体内涵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主体性、人的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既是实践问题,又是理论问题,既需要党组织努力,又需要党员个人努力。大力开展教育和学习,使党员树立起主体意识,培养起主体能力,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前提;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以党员为主体的体制和机制,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保障;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和行使党员权利,在实践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音乐结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许多音乐理论家关注的学术焦点,他们站在各自不同的学科角度对音乐结构进行多样化的丰富各异的研究:如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的“广义”、“狭义”音乐结构观点;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赵晓生先生的音乐结构研究多元论,等等。都反映出了音乐结构研究汇集了心理学、声响学等其它学科领域的宏观上的多学科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胡风的主题观是统摄在他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之下的,在他的主题观中蕴含了“主题先行”的思想。本文试由胡风主题观思想来源以及其它相关文论的分析来重新诠释“主题先行”这个被误解多时的观念,从创作过程、实践经验两个角度来探索“主题先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本文也探讨了胡风主题观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