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差生"不差     
《教师》2009,(16)
后进生就是人们习惯上称为的"差生",对于"差生",教师应真诚地对待他们,真心地关爱他们,对他们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理解.本文首先分析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进生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2.
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孩子,由于学习成绩差,常常被老师同学歧视,成为被遗忘在关爱之外的边缘群体--他们的标签是"差生".   ……  相似文献   

3.
爱是良方     
<正>看完案例,我很欣赏吴校长的一句话:"尊重和平等相待是对待‘问题青少年’最有效的渠道。"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要歧视差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其核心理念是关爱和包容。关爱有度,包容适度,是教育好职校生的一剂良方。关键是"度",拿捏要准。找差生谈话,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换位思考,从关爱差生成长角度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者列出了中学生中的"差生"表现,指出了出现"差生"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拒绝再出现"差生"以及转变现在的"差生"的措施,试图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乖巧、有的叛逆、有的忧郁、有的顽皮……个性迥异.作为班主任,是嫌弃"差生"、偏爱"优生",还是"不抛弃、不放弃"?对此,有的班主任是嫌"差"爱"优",但我是"不抛弃、不放弃",因人施教,全面关爱.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结合笔者的教学体验,详细介绍了"差生"在短期内学好化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较强的操作性,是短期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差生"这项帽子,宛如一盆冷水,浇得多少期望上进的孩子心灰意冷;"差生"这项帽子,是精神桎梏,束缚了多少天真、活泼的孩子,使其变得消沉、孤独、无望、麻木……难道"差生"真差吗?否!中小学从来就没有哪一方面都不行的"差生",只有你这方面行,他那方面行,随时可以开发、随时可以奋起的"潜能生".  相似文献   

8.
关爱和鼓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差生合格率偏低,物理差生是各学科中最多的。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是关爱与鼓励是差生进步的动力。一、遵循的原则(一)及时梳理差生心里障碍1.对畏惧心理的疏导。课堂上,降低学习目标,分层次教学,让差生也觉得有部分知识能掌握,从而消除对物理的神秘感。课下,多注意差生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过程,建议他们与较好的学生结对子,对照别人的作业,看自己不足的地方;树立每天上好物理课的信心。对学生最畏惧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一个专题讨论解决一类问题,总结一条经…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差生"问题一直令许多教师头痛。如何挖掘"差生"无穷的学习潜力,改进这部分学生的英语教学?首先需要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关注"差生",了解"差生"的现状及困难,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并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其次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差生"能学,乐学。教师还需要教会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使"差生"掌握学习技巧,学习成绩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陈琳 《铜仁学院学报》2007,1(4):123-125
本文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化学教学中转化"差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对于教学有较强的操作性,是短期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单正进 《考试周刊》2011,(82):186-186
在中职院校化学教学中,关爱和鼓励对于促进"差生"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分析了"差生"的心理表现,结合"差生"的心理表现,就如何实施关爱与鼓励"差生"给出了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对职业教育中的"差生"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并提出针对"差生"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谓"差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老师对"差生"要关怀、体贴.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他们的进步,那怕是点点滴滴的,也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有的老师对"差生"要求得过高,态度过严,拔苗助长,达不到目的.有时反而会闹成僵局,收拾不了.还有些老师怕"差生"影响"及格率"、"升学率",总是忧心忡忡,甚至"威逼"他们、"排挤"他们,这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尤其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差生",要相信每"差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肯定,多一份爱,让"差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  相似文献   

15.
"差生"不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被认定的"差生"是很少的,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如被他提到的一位叫费加的学生"最大的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是对乘法表的迅速遗忘,因此被定位为"差生".  相似文献   

16.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近几年把"差生"与"优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对比后,笔者发现转化"差生"是有窍门的,只要"差生"愿意学好,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转化的.  相似文献   

17.
对差生作文的评语写作,要注意:提升差生作文中“闪光点”的知名度,帮助差生找回失去的自信感;以鼓励、表扬为主,恰到好处地运用批评;建立差生作文档案,做到心中有数;设立“学生想说的话”栏目,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增加作文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8.
"差生"在各地各校各年级都有,尤其是在初中年级阶段,更多地凸现在农村初级中学里。我17年来都在农村中学从教,更多地体会到,"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障碍。"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对后天形成的"差生"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郏云虹 《文教资料》2006,(19):54-55
关爱和鼓励对于促进差生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如何在差生教育中应用关爱和鼓励,以及由此得出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20.
"差生"辩     
报上有过这样一个统计:我国现有的学生中,被列为"差生"的有5000万人. 我怀疑这一数字的真实性. 5000万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一个法国人口数,或7个瑞士、10个挪威的人口数.我国现有学生3亿人,5000万"差生"不就是6名学生中就有一位吗?中国人并不笨,能有那么多"差生"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