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魏超 《新闻传播》2004,(12):62-63
介入,即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介入式报道是指报道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2.
介入式报道的"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超 《青年记者》2003,(11):16-17
什么是介入式报道? 介入,即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介入式报道是指报道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介入式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可以追溯到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盛行的时候。具有代表性的,是1898年赫斯特《纽约  相似文献   

3.
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堵"与"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琪 《当代传播》2003,(3):75-76
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求知欲渐趋强烈,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信息量越来越丰富,报道方式越来越灵活。这种变化尤其集中体现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显然,面对灾难性事件,堵塞信息渠道已经不合时宜。如何成功地做好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工作成为媒体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成功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应按照新闻自身的传播规律,运用新闻舆论引导社会舆论,降低灾难性报道的负面效果,在澄清事实的同时达到净化舆论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模块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这种形式吸收网络媒体的长处,往往以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为报道契机,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往往由事件叙述、背景材料、相关信息、分析评论等若干独立单元组成。目前,这种报道方式被纸质媒体作为应对网  相似文献   

5.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同时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也加快了步伐。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业也异军突起,我们也能深刻的感受到,在国内的一些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伦理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在众多的信息中观众对信息的接受是有限的,由于新闻界竞争的压力,不同的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就选择了在灾难报道中采用猎奇,惊悚,血腥等的内容来作为报道的内容。这种报道方式无疑会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长久以往的话将使整个新闻业的目标发生偏移,背离我们最初的伦理底线,使得人们被新闻所异化。  相似文献   

6.
<正>现场报道是广播电视新闻特有的一种体裁,它是广播电视记者在事件的现场直接报道新闻的一种方式。同一般文字新闻或录音新闻相比,这种报道方式不仅具有更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而且形式活泼,感染力强,更能体现广播电视的优势和特点。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视,已经将它作为报道新闻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也越来越多的开始采取这一方式报道新闻。这说明,我们对广播电视新闻宣传规律的认识,有  相似文献   

7.
马衍鹏  张果 《新闻世界》2010,(7):158-159
近年来,在性侵害事件的报道中,许多媒介基于商业目的和猎奇等心理,常常在性侵害报道中有意或无意地透露了性侵害事件的具体细节,对当事人造成了很大伤害。新闻媒体在性侵害事件报道中的失范和新闻伦理的缺失也开始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从这种报道现象出发,结合案例,探讨目前性侵害报道事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所谓体验式报道.是指记者直接投入到所要报道的新闻人物或事件中去体验生活.以获得新闻报道所需要的素材.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报道方式。近年来.这种报道方式正风靡新闻界。  相似文献   

9.
介入式报道是指新闻工作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直接介入干预某一事件进程的报道方式。在介入式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在完成报道事实的同时,通过积极的参与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使原报道的新闻主体衍生出新的事实,从而达到某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知识林     
常见的报道组织方式 报道组织方式的选择是新闻编辑在报道策划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中式:指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或时段,形成较大的声势,具有强烈、醒目的效果。这种报道组织方式比较多地用于一些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的报道。集中式的重点在于版面的安排和利用,因此它往往不是一种单独采用的组织方式,需要和其他方式一同运用。2.系列式:指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形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这种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1.
灾难的难以避免决定了灾难新闻的必然性。新闻讲求报道效果,作为媒体莫不希望自己的报道引起更大的社会效果。我们将灾难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门类,必然要关注其社会影响,探讨其报道效果。灾难事件因报道目的、叙述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立体组合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组合式报道,是指采用多条新闻连续集中报道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的一种方式。多条新闻同时播出,体裁可以不同,角度可以各有侧重,每条既可以是整个新闻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单独成篇的报道,并常辅之以新闻背景、现场访谈、分析报道,记者述评等,通过组合,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甚至某些重要的细节,从而达到深化、强化宣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发现在电视中“深度报道“这个词频繁出现,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我认为,深度报道是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辩的一种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黄兵  李容 《声屏世界》2008,(2):27-28
立体组合式报道的概念立体组合式报道,是指采用多条新闻连续集中报道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的一种方式。①立体组合式报道中多条新闻的体裁可以不同,角度可以各有侧重,而其中每条既可以是整个新闻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单独成篇的报道,并常配发新闻背景、现场访谈、分析报道、记者述评等。通过组合,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甚至某些重要的细节,从而达到深化、强化宣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覃晓光 《传媒》2006,(9):58-61
用思想内容强化舆论引导力 新闻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有闻必录,不加选择地报道所有的新闻事件.它们必须根据自身的性质、定位、目标,选择性地报道新闻.尽管我们把真实、客观作为我们传播新闻的准则,但在选择报道什么新闻、如何报道这些新闻的时候,媒体是有自己的判断、立场和倾向的,它们和那些彰显在新闻评论中的编辑部的意见、观点一道,或显性或隐性地展开对舆论的引导,而引导能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报道和评论所达到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是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以一条主线围绕事件或人物,采制若干条新闻安排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播出,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向受众介绍新闻的现实情况,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使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是一个主题的新闻由多种形式的多条新闻来表现的方法。这种报道形式气势恢弘,震撼力大,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17.
1932年,美国新闻学者麦格杜戈尔提出新闻要具备五W+H,但实际上这些要素只是新闻的一个平面,并没有展示全新闻事件的深度和广度.而立体组合式报道是指采用多条新闻连续集中报道的手法,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的一种方式.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由来、发展过程,解剖新闻事实的本质.“蛟龙号”新闻事件的跨洋直播,展现了新闻全景式报道的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观众(摄像镜头)出图像,以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口头报道.这种报道真正做到了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较好地发挥了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亲切感,是目前各级电视台对重大或突发性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专题报道,是指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板块里,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报道形式,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某一特殊人物或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内容主题的揭示或研究报道。根据报道的特性和内容来分,大致有事业成就的专题报道、人物事件典型的专题报道、突发性事件的专题报道、政策措施的阐释专题报道、批评揭露的监督专题报道、问题现象的研究专题报道、方便读者的服务性专题报道、节假日和特定日活动的纪念专题报道,等等。在报道上大多采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漫画等多种方式相配合。在新闻实践中大家经常说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偷拍如何面对法律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偷拍”的方式,使读者或观众越来越多地透过这些偷拍画面,了解到一个个真实的新闻事件。这种报道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丑恶或腐败现象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任何事件或人物、在任何地点都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