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学,与理想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教育产业化,大学生活社区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使得“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们在成才动机、成才环境、成才途径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这就需要高校应该顺应形势发展,建立起一个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指标体系,规范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成才。努力营造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符合教育目标要求、又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教育评估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实践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是以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直接要求。为有效解决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什么”“怎么评”“评价结果怎么用”等关键问题,上海树立新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总体评价观,研制了彰显职业教育特点、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构建多主体写实记录评价、纪实报告全面呈现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全过程常态实施的区域性学生评价运行机制,开发具有综合功能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经多年实践探索,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普遍大幅提升;教师潜心育人、因材施教的教学氛围越来越浓厚;职业学校内在发展动力得到提升,有效推动高招制度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和市场供需适配。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品良 《文教资料》2012,(1):222-223
高职学生成才的关键要素之一是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因而,高职院校必须紧随时代步伐,结合学校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效能为核心,建立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氛围,深化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改革,全面强化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适应用人机制和用人要求发生的变化,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上来。因此。实习教学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针对石油高职教育中的校外生产实习教学,对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技术型加创新型”石油人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桂林理工大学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开设《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在大学生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上开展创新实践。文章从协同育人的角度就《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进行研究,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黄宝玲 《文教资料》2008,(1):181-183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辅导员的任务就是要用先进的思想体系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青年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因此,不断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确立“素质本位”高职教育价值观,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构建高职教育“素质本位”价值体系,探索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理应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孙林涛 《中国德育》2004,(1):24-24,56
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依据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成人成才”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育人理念。“成人成才”教育既包括人的共性的发展,也包括人的个性的发展。它要通过确立“成人成才”教育目标,构建“成人成才”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完善“成人成才”教育方法,建立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中常盛不衰的“热点”是早日成才,而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成才。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教育与学生成才相结合,着眼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大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接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人才,实为应有之义。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教育与学生学习、成才结合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重要课题。“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功…  相似文献   

11.
确立“素质本位”高职教育价值观,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构建高职教育“素质本位”价值体系,探索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理应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问题是近几年来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综合来讲,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成人”与“成才”两方面并重的教育。从基础教育的实际来看,“成人”的份量更重些。这样的教育可以有效地矫治和预防失误,达到优化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发展就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践行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在这些基本素质之中,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会影响其他综合素质的质量水平,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的一个人能否成人、成才,可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关键点,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惩罚”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中专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性人才”,鉴于中专生的素质状况,笔者认为培养目标的实施途径应优先致力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所谓“要成才,先成人”,而“成人教育”就必须要有严格的学生管理。虽然严格管理不能等同于惩罚,但适当的惩罚在学生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教学生成才“立交桥”是指在多元化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中,学生能自由流动,有多种选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富有弹性的新的教育机制。因此,在中等职教系统打造学生成才“立交桥”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在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出 :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改革将试行“3 综合”,着重考查学生学科的渗透、交叉与综合能力 ,考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的能力。高考的改革 ,对中学化学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怎样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时至今日 ,化学教育面临着一场革命 ,由过去只研究“怎样教”转变到研究“为什么教”、“教什么”等问题上来。化学教育不能再囿于狭隘的化学教育观 ,只培养化学专长的学者 ,必须提出更高的目标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现代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成才是各类教育最高的追求目的。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社会企业岗位需求、拥有终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是成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的成才教育在注重专业、职业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潜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专业课程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又要开设综合素质课程提升社会、企业、个人需要的高品质素养,以确保高职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适应用人机制和用人要求发生的变化,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上来。因此,实习教学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针对石油高职教育中的校外生产实习教学,对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技术型加创新型”石油人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校外生产实习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的提法已为广大教育工…  相似文献   

19.
对高职教育“成材”与“成才”人才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在注重岗位标准与职业技能培养外,更要关注人的价值、潜能和个性的综合发展。高职教育应在对学生“成材”和“成才”两方面同时下功夫,通过改革招考制度和注重职业环境建设等措施来增强吸引力,从而保障高职生成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教育功能正在着发生巨大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主题。对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都是通过其具体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的,而这种教学行为又都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因此,将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具体化为教师可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