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丙利 《垂钓》2014,(7):36-39
夏季外出野钓时,我们常常会遇到水草丛生的水域。钓鱼人常说:“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这是一条闪现着真知灼见的渔谚,它对夏季垂钓选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并不是选择水草区垂钓就一定能有好效果,夏钓草区也是有一定学问的。  相似文献   

2.
马松录 《钓鱼》2011,(18):32-32
“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钓谚,它告诉人们在钓鱼时应选择在有水草的水域下钩垂钓。下面,笔者对水草和草窝钓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梁文义 《中国钓鱼》2005,(10):27-27
许多钓友都知道“春钓草”效果好。实际上,“钓草”不止限于春钓之中,而是四季皆宜的有效经验。特别是在秋季垂钓中,不仅一般水域水草丛生长势良好,选草、钓草比春季更加容易有效,而且还更有它的适应性和实效性。因而秋季选草、钓草,必然钓绩更好。  相似文献   

4.
1.因岸形选钓窝 垂钓经验告诉我们,适宜做钓窝的岸形一般有库、湖、河、溪等四湾的浅滩处。因此,在这些地方选钓窝应选在浅滩低洼处,凹凸不平处、沟坎处或陡坎坡下地形复杂处。在这些地方施钓定会有所获。 2.因水选钓窝 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观水草。其要领是“有草钓无草,无草钓有草”。这有两种情况,如果是稠密水草水域,其钓窝选择方法是:首先找天然草窝,只要面积在10平方厘米以上的方形、条形、圆形等各种形状的草空就可以做钓窝;其次是无天然草空可选的话,就要运用打窝工具打造人造草窝。如果是稀疏水草水域,其钓…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钓鱼不钓草,等于是白跑。”这句话说明了钓草的重要性。但在一些自然水域中,如水库、湖泊等,水草十分茂盛,将水面覆盖得严严实实,给垂钓带来丁诸多不便。夏季里,水草却是鲫鱼觅食、产卵、休息的场所,站在岸边,水草丛中到处都是“叭叭”“咔嚓”鱼吃草的声音。在草的缝隙中,可以看到大鲫鱼把草顶得老高。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传统定点钓、台湾钓法统统没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6.
邹思全 《钓鱼》2008,(6):34-35
众所周知,鲫鱼恋草,草的嫩芽、聚集在水草上的各种微生物、小虾和水生昆虫等都是鲫鱼的主要食物,鲫鱼产卵也需要在水草上附着,鲫鱼生性胆小,一有动静就到处躲藏,这也是鲫鱼恋草的主要原因,在渔谚上也有“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之说,选择水草处钓鲫鱼既是经验也是常识。水草茂盛的水域,鲫鱼数量多,其个头也大,所以钓草洞是钓大鲫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钓草洞属走钓的一种,劳动强度大,很多钓友,尤其是老年钓友嫌累,不愿使用这种钓法,碰到水草茂密的水域,只在水草稀疏处选择钓点,丧失了很多钓获大鲫鱼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7.
于银富 《垂钓》2001,(6):51-51
要想多钓鲫鱼,就须开辟新窝点。这是笔者数十年垂钓的深刻体会。每次到达一个新的垂钓水域,首先要寻找天然窝子。特别是在经常有钓友光顾的水域,要尽量开辟新窝点。别人钓过的窝(尤其是常钓的窝点),能避开的一定要避开,要根据自然水域的环境及条件,灵活地寻找新窝儿。  相似文献   

8.
郁文生 《钓鱼》2010,(12):38-39
自然水域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大多近岸处和水面上都长满水生植物,被各种水草覆盖。钓手在垂钓活动中免不了要和这些水生植物和水草打交道,因季节的不同,水草种类各异,其钓法也不一样,垂钓方法得当就有好的鱼获,反之收获寥寥。随着季节的轮换、水草的状态改变,鱼情、水情也相继发生变化,其钓法也应随之改变才会有好的钓效。  相似文献   

9.
<正>秋季,亦是垂钓爱好者持竿水畔的黄金季节。刚入秋的时节,余暑末消,这时的水温一般还比较高,所以垂钓应注意下列几点。在垂钓区域的选择方面,一般应选择有水草的河段。无论钓鳊鱼、鲫鱼,还是鲤鱼,都应在水草的间隙中施钓,水域的水深应选择在1米以内。钓点的选择,则以离岸1米左右为宜。宜浅不宜深,尤其是在流速较快的水域更应选择在水深65厘米左右的河段水域。这时昼夜温差拉开,近岸处水位易降温,加上有水草遮挡,即使白天水温也不太高,  相似文献   

10.
溪流、河川等自然水域的岸边,一般都生长着水草。岸边水温适度,氧气充足,食物丰富,这里便成了鲫鱼的家。长年累月在这鱼间天堂栖息、觅食、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钓位选择在这里,往往都能做到鱼儿满篓。笔者多年在溪流、河川等自然水域钓鲫鱼,钓位都是选择在岸边施钓,往往都比离岸5米以外的明水区获鱼多。个中道理有四:一是岸边一般都生长有水草。水草,可  相似文献   

11.
广西湖泊、山塘、小水库众多,养殖的鲤鱼、草鱼、鲮鱼、鲢鳙鱼数量不少。加上水域中水草丰富,螺、虾、虫、蛾颇多,因此,冬季垂钓比长江以北优越得多。 1.钓位选择 湖泊、山塘、小水库的钓位,主要选择如下几种水域:(1)选择有水草较多的水域;(2)选择猪栏、牛栏附近的水域;(3)选择有群  相似文献   

12.
《垂钓》2001,(6):34-35
水草。水草为鱼儿提供了栖息与纳凉的场所,所以颇受鱼儿青睐。有的水草一直长出水面,如荷叶,而有的仅1英尺(合0.3048米)左右高。所有的水草区都是好的钓点,尤其在大嘴黑鲈、狗鱼和白斑狗鱼聚集的水域。如果你用鱼作饵,就在露出的水草旁边垂钓。把钓饵(如鲦鱼)准确地投到草床边,放在那儿不动。若是水草长在水面以下,就在水草上方垂钓。挂一浮标使钓饵靠近水草,但不要陷入草中。  相似文献   

13.
冬季来临,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气温明显下降,天气逐渐变冷,鱼类处于半休眠状态,活动能力差,吃食轻微,想在这样的季节里有所钓获,传统钓法更为适宜.传统钓法既可钓远,又可钓深,还可钓草洞,这是除抛竿远投外最有优势的钓法,颇适应冬季钓远、钓深的需要. 一、选好钓位 在溪河边、湖库边,有的岸边水草较多,意欲垂钓必先开窝.即便是水体中有较少的四五根水草,把窝点做在草根,也比净水强的多.除此之外,水下有乱石杂物处、有凹坑的地方、岸边陡峭的地方、向阳避风的地方、水面有蒸气的地方(水下有泉眼),这些地方都是冬天钓鱼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4.
郁文生  路安 《钓鱼》2008,(7):34-35
钓谚云:“春天不钓草,等于胡乱跑。”春钓必钓草。春天来临,春风吹绿了大地,同时也“唤醒”了越冬的水生植物。如:蒲草、芦苇、茭草、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笮草等。然而,凡是有水草的水域,那里便是浮游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更是鱼类隐蔽、繁殖、觅食的好去处,诚然也是钓鱼人垂钓的好钓点。  相似文献   

15.
垂钓谚语说:“钓鱼不钓草,多半钓不到。”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黄金季节,寻找一个合适的水草洞窝作为钓点,更是众多垂钓爱好者在进行传统野钓活动中所奉行的经典,但是,任何事情都有特殊的一方面,有些时候就不能利用草洞做钓点。“春雨霏霏不钓草”霏霏春雨,绵而不绝,垂钓者身披雨衣,面向水域钓鱼,颇能演绎出古人垂钓的诗境,虽斜风细雨不须归,但此时如将钓点选在水草洞口,很可能就会错失良机而钓不到鱼。因为春天下雨或春雨过后,河水会变得更加清新,水中的溶氧大大增加,水温也不会产生急剧的上升或下降,岸边的流水可将草籽、昆虫等可食性饵料带…  相似文献   

16.
张超 《钓鱼》2010,(8):20-21
到了春天,在自然水域垂钓鲤鱼是大有讲究的。鲤鱼是一种常见的大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较大,在自然水域中两年即能达到咸鱼。自然水域中鲤鱼主要以水体中的小型浮游生物、蚌、螺等水体底栖动物为食,也食水草和藻类。在水质较肥的水域中活动和进食,食性杂,荤素都吃,但春季喜欢吃荤食,栖息于松软的泥底和水草丛生处。鲤鱼适应能力非常强,耐低温,也抗酷暑。要想在春天这个季节有丰厚的钓获,就要掌握垂钓鲤鱼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一、春暖草先“活”。所谓钓草钓滩,即是在春钓中选择水库周边向阳水域之草隙、草洞中布窝施钓之意。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在春光明媚向阳浅水中,水温回升快,相对比深水区温暖。变温鱼类对此非常敏感,这时它们就不约而同地从越冬深水中追温游向这里,调节体温、活动筋骨、觅食壮体,以准备生儿育女繁殖后代之需。其二,水中浮游生物繁衍早,不同的水草春季也开始萌芽,使水中氧气更加充足,小杂鱼虾甚为活跃,这些都给饥肠辘辘之鱼提供了出游觅食的好机会。故此,春钓中选择岸边浅滩有草水域布窝施钓很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巡钓草河     
草河是指水草密布,覆盖水面的河或池塘。 巡钓钓具:一根硬调长竿,2~3米短线,重坠,星漂,单钩。钓法:多窝巡钓。 巡钓就是用一根长竿逐窝垂钓。因在草窝中垂钓,竿要长而硬。长是为了能把钩伸到较远的窝点;硬是为了提鱼出水时不给鱼挣扎钻草的机会。渔线要用1~1.5号的高强力线,单钩的倒刺要大一点的,以免挂草跑鱼,钩也要稍微大一点,短线重坠,便于伸钩入窝,星漂的粒数最好多一些,10粒左  相似文献   

19.
一、打窝。1、窝点的选择。鱼获量的多少,取决于钓位的选择。什么样的钓位上鱼多呢?根据笔者的垂钓经验,首先要看水色。水色以青黄色微浑浊为好,其次是黄泥浆色也不错;再是要看水域环境,地形地貌;第三要看水面水草及障碍物情况;第四要探明水下水底情况。水底情况好坏是钓鱼多少的重要因素,要选水底干净无障碍物,  相似文献   

20.
陈家兴 《钓鱼》2004,(14):19-19
粗养水域和野生水域,它们共同特征是水面中被各种水草覆盖。所谓粗养水域,指有人承包,包而不养的一类沟渠坑塘。因此,垂钓中必不可少要和水草打交道,但不同季节和不同的水草,钓法也不一样,钓法得当鱼获颇丰,反之则收获甚少。随着水草种类的不同、季节的变迁,以及水情鱼情的变化,钓法亦应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