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教育理念由教师主体性向学生主体性转变现代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 ,是在尊重人、满足人、研究人的基础上实现教育人、提高人、发展人的教育。教育的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即强调学生是教育主体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互动的关系。要实现从教师的主体性到学生主体性的转变 ,要求广大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思想 :(1)爱护学生的思想。爱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爱护学生 ,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习每一个学生 ,依靠每一个学生 ,教好每一个学生。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2.
从"焕发每一个孩子个性、眷顾每一个孩子心灵"出发,首先要焕发每一个教师的个性、眷顾每一个教师的心灵。以往我们更注重教师知识的培养,但教师是文化人,从事着育人的工作,教师更需要文化的滋养。转变教师理念,提升教育能力,精心策划并开展教师的文化活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们学校积极推广与倡导"分享与提升"的理念,并开展一系  相似文献   

3.
严其俊 《教书育人》2007,(11):14-16
新课程改革正在迅速遍及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家庭。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新型教育转轨的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实践新课标的理念,重新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关键问题,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时代命题。"教育科学的理想里,每一个课堂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是科学研究的成员。"目前长三角地区通过教育科研推进地区教育工作的发展正在掀起一个热潮。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聚焦教师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让教科研走进课堂,亲近每一位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回归自然和本真的重要途径。教师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结合能突破长期以来因脱离而致的发展瓶颈,引领教师开展基于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促使教师获得理想的生活化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今天,校本教研已成为时代对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可以说校本教究就是行动研究:我们的每一个位教师都是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课题,师生对话的教室就是研究室,学校的整个教师群体就是研究共同体,学校的发展与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升华就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在呼唤公平教育的今天,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困生,一直备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也一直困扰着教育一线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针对人的,对于教师而言,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育应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而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教育的成功与否则关系自己的前途,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因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那种培养精英式的教育模式,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将目光对准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学生,正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不歧视,不偏袒,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要有爱心,爱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人格,激发自信,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朱彦 《考试周刊》2014,(64):123-124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是学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历史教师无疑肩负重任。历史教师不仅要是优秀的学科教师,更要是爱国主义的宣传者、鼓动者、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数的志士仁人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应把每一个主题、每一节课、每一个热点等和爱国宣传结合起来,这是合格的有良知的历史教师应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教育工作是枯燥的,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我认为每一届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都需要教师有与时具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尊重不同的教育个体,用真挚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这种真爱就是无痕教育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付出,同时也在收获着幸福。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包容所有学生的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关爱学生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教育工作是枯燥的,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我认为每一届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都需要教师有与时具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尊重不同的教育个体,用真挚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这种真爱就是无痕教育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周建军 《文教资料》2009,(31):100-101
成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历来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共同构成成功教育的基本内核,是成功教育的三大基石。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真谛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让这种快乐充盈在教育的每一寸空间,惠泽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关注、关爱潜能生,让潜能生在不断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师关注、转化潜能生,不仅能帮助、提高一个学生,也能影响、改变一个家庭,更能让自己体验教书育人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江苏教育》2012,(32):2
《江苏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促进特色发展;面向每一个岗位,促进创新发展;面向每一位教师,促进专业发展。——南京市浦口区教师进修学校陈向东《江苏教育》,一线教师的交流平台,名师专家的成长摇篮,实践理论的沟通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寄语     
正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成就人。让每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是我们教育追求的教育理想。发展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每一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关爱,拥有成长的尊严,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更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引导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成才的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成就每一位教师,使他们在自己的教育人生中获得社会的尊重,学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社会对教育影响的大背景下,教育怎样消费成了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们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信息高速公路下的教育消费者需要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作为导师,他们应该是一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因为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敢于挑战数字信息社会与不断自我学习并能提出问题的教师,才会拥有理想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关注细节,做好细节,才能成就大事,就是说“细节决定一切”,“习惯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教育成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课堂精彩也源于对每一个教育细节的捕捉。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从细节着眼,追求生动而有效的教学。教师应当适时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捕捉每一瞬间的灵感,让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更具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关键问题,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时代命题。“教育科学的理想里,每一个课堂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是科学研究的成员。”目前长三角地区通过教育科研推进地区教育工作的发展正在掀起一个热潮。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聚焦教师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让教科研走进课堂,亲近每一位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回归自然和本真的重要途径。教师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结合能突破长期以来因脱离而致的发展瓶颈,引领教师开展基于教学的实际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促使教师获得理想的生活化的专业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说的就是细节的重要性。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显现在对教育过程每一个细节的把握之中。而教师要真正关怀、接纳、尊重每一个幼儿,真正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就要关乎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体味孩子每时每刻心灵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