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七个方面将中部六省的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太原2005年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武汉比中部其它五市更具综合优势,在“中部崛起”的大战略中,武汉应突出自身的战略支点地位,积极承担其应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武汉1+8城市圈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城市圈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崛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武汉1+8城市圈,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中部特大型城市的吸引和辐射作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通过对武汉市1+8城市圈旅游资源特色的分析,总结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整合资源促进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在应该是中部崛起的最佳时期,武汉城市圈能否真正成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决定的因素很多。既要抓关键、抓要害,又要明确发展理念、开阔发展视野。该文从低碳经济分析着眼,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创新思想、优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教育在中部崛起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独特地位,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优先发展高职教育,增加投入,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区域高职教育和谐发展,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部崛起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中部各省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区域金融中心。但是各城市争建金融中心,又势必导致最大化收益的难以实现。本文在对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以及郑州三市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后认为,郑州在建立金融中心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建议把郑州建成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并对郑州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以后,国家又一次跨时代意义地提出了“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本文就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湖北资本市场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定位发表了看法,认为湖北资本市场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强劲发展时机成熟,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晰了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定位,为河南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指明了方向,也为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是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支点,园区发展应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园区的集聚效应,实现园区院校优质资源共事,科学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动下,武汉作为中部六省的沿江特大城市,其经济的发展与中部经济崛起息息相关。通过相关年份的统计数据分析,把武汉与中部另外两个重要城市长沙和郑州进行比较,论证武汉在中部的核心作用。武汉有明显的区位和市场优势,而缺乏诚信度则成为制约招商引资的关键,所以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诚实守信"文化,提升政府整体形象。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榜样和基础,树立政府诚信是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武汉城市圈要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心城市群的竞争力,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外贸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之一,在地区经济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状况的分析,指出了武汉城市圈的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在构建武汉城市圈和"两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主体法保护主体平等竞争;市场规制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宏观调控法保证经济生活的健康有序运行;社会保障法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经济法为实现湖北中部崛起,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中部堀起”是继“优先发展东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的又一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有它的必然性。中部崛起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中部的情况不同于东部、西部和东北,中部崛起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从增长级发展战略、区域产业结构层次、地域空间结构调整及经济总量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对武汉城市经济发展的总量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底启动的武汉城市圈的改革与发展必将加快中部区域(武汉)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而武汉金融中心的建设对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与美国中部金融中心城市芝加哥比较,武汉建设金融中心在区位、经济、市场和政府作用等方面具有较强同质性。与中部五省比较,表明湖北助推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对优势开始显现,这必将进一步确立和增强武汉在建设中部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武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崛起的一颗明星城市。城市地名鲜明打上了时代的印痕,浓缩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武汉城市地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其原由有三:与观察者的历史方位有关,与武汉城市与时俱进的品格有关,与武汉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命运有关。  相似文献   

15.
鞍山是沈大黄金经济轴带上的重要支点,其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空间布局是沈大黄金经济带中部隆起的关键因素。本丈分析了鞍山地区产业结构呈现的二元性、单一性、资源型、产业关联性弱、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特点,提出了鞍山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要建立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体系链和以产业互补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壮大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做强矿产品精深加工业集群的思路,并提出了鞍山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要以中部鞍海经济带为轴线进行轴带集聚,合理布局钢铁工业、装备制造业、轻纺工业、矿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6.
城市旅游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发展城市旅游的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本文从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城市形象、旅游发展环境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了武汉市发展城市旅游的历史沿革、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武汉城市旅游发展进行了战略定位,提出了加快武汉城市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市群带动中部崛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突飞猛进,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三重夹击下,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是要立足于中部地区的实际,选择赶超式发展的模式,采取以发展中心城市为主的城市群战略,加快中部六省城市化进程步伐,并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中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8.
分析武汉服装商业现状以及武汉服装产业集群建设的客观条件,从城乡一体化、产研布局、区域市场建设、人力资源储备与开发等方面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