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红楼诗话     
香菱要学诗,黛玉让她先读王维的五律。读后黛玉问她领略没有?她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又似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说:“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说:”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  相似文献   

2.
诗是一种含蓄精巧的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使是叙事或阐明哲理的诗,也饱含诗情,充满美韵,需要我们透过文字表层的意象,去细细品味和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单就字面解释,无非是大漠上的一缕孤烟是直的,长河后一轮落日是圆的,也没有什么意境可言。可是我们张开想像的翅膀,充分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把这十个字转化为一幅图画,那就绝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感受了。闭着眼睛,试想:空阔辽远的大漠上升起一缕孤烟,没有一丝风,所以那烟是直的;在平静的长河上,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悬挂在…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其中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对于这一联的赏析自然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根据传统的解读,诗中的"大漠"指西北地区的沙漠,"长河"指黄河,"孤烟"指烽火台上的浓烟.但近年来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王维出塞时战争已经结束,何来烽烟?且本诗写于萧关,根本看不见黄河,自然也不会有烽火,因此对传统将"大漠"释为腾格里沙漠,"长河"释为黄河的说法提出质疑,而认为"大漠"指"静寂荒凉的黄土高原西部","孤烟"是"诗人一行点燃的篝火或炊烟",而"长河"指萧关附近的河流.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论集》中曾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为例,启发学生要对诗的意境仔细研究,他曾要求学生这样提出研究性的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难道不会有几缕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不就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的提问,便是在研究。”这实际上也是对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充分肯定。在今天,语文研究性学习已大兴其道,但这是一片芬芳的土地吗?请听……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形式到内容,从教师到学生,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1.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弱化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学习《落日的幻觉》时,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落日的优美图片,配以相当的描写落日的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  相似文献   

6.
《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慰问边疆将士途中经今宁夏所作的纪行诗。对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赏析和解读层出不穷。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监察御史王维当年"使至塞上"的心境,感受诗中传达的情境,以及作者的孤独、寂寞、悲伤在大漠雄浑景色中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与豁达坦然。  相似文献   

7.
直与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漠奇景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一缕如烟如雾袅袅飘向苍穹的孤烟,一轮如鲜血般红润的落日构成了世间绝美的画面。  相似文献   

8.
别无选择     
在大漠里,摩诘看到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查良镛看到的是桀骜有情有义的天地男儿,三毛看到的是大胡子的荷西、飞扬尘土的爱情和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为例,探讨王维诗中有画的诗歌艺术,其诗中有画体现在构图美、色彩美、线条美和意境美上。  相似文献   

10.
夕阳怀想     
夕阳,是美丽的。自古以来,就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妙诗句。但,夕阳,也是落寞的。  相似文献   

11.
有位语文教师在上完九年级(上《诗词五首》后,让)学生展开的一次古诗文地名探究活动—戏说古诗文——地名。老师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大漠”、“长河”指什么地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江南”有何美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中的“属国”、“居延”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落日     
我曾记得多少有关落日的旧句啊!"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鸦背上的落日、剑锋上的落日……在汉语中,落日已经成为某种雄浑苍凉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首出使凉州途中所作的诗,借用声威远震的汉帝国的史事典故,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广大、国内强盛和抒写自己不辞长途跋涉、奔赶边塞的自豪.  相似文献   

14.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背景简介】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唐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进士,唐代诗人和画家。他的诗内容广泛,山水田园诗尤为著名,与孟浩然齐名,合  相似文献   

15.
诗画恩怨大漠孤烟直,表现大漠空无所有,只需一线横跨画面;无风,孤烟上升,形成一道纵直线。长河落日圆,长河是一道弯弯的长曲线,落日是一个圆圈。王维这两句诗书写大漠的苍茫、浩瀚且华丽,发挥了形式美中直与曲的对照魅力。苏东坡品味出王维的诗中画和画中诗,但王维的画上却从不题诗,诗不是画的注脚,画不是诗的插图。后世在画面上直接题诗了,所谓诗画相得益彰,但从何处相得?他们难得彼此知己,相逢对饮千杯少。遗憾的是,多数情况却是同床异梦,话不投机半句多。画上题诗绝不等于画中有诗,甚至是诗画相悖,彼此缺乏了解,谈不上水乳交融的爱情。贾岛以苦吟闻名,他的诗  相似文献   

16.
受文苑杂志社之邀,我有幸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草原文学艺术夏令营".短短的五天行程,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浩瀚,也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而是<文苑>人的敬业精神和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品读古典诗词,常常心里感觉某句诗写得好,美到心底,妙不可言,却道不出究竟妙在何处,只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读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觉得"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宝玉赞她已得了诗中三昧,但香菱到底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其他姊妹们也并不以为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与"不隔"论诗之高下,他说,欧阳公《少年  相似文献   

18.
对于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学术界存在新旧两说。其中"新说"以莫砺锋先生为代表,主张该诗作于凉州(武威),所描写的"长河"为一条名叫"马城河"的内陆河。笔者论证认为,该联描写的是诗人出使期间沿途所见景致,"长河"指的就是黄河。  相似文献   

19.
《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一些知识。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激发其学习兴趣呢?下面这个片段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讲出了说明文的情味儿。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师:还记得学过的古诗吗?谁能朗诵一首呢?(学生朗诵)。师:老师也想朗诵几句,诗中都有一个字出现。请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相似文献   

20.
定边县贺圈中学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这里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凄美,更有贺圈中学全体师生为了一个教育的信念而奋力拼搏的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