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6.
吴挺辉 《考试周刊》2009,(15):39-3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蔡元培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完美人格。高职语文只有进行全面的改革,在兼顾应用性的同时,尤其要凸现人文教育,高职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和"活力"而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体现出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强调语文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他们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古代经典文本更是人文精神培养的一方沃土。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说:"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可见,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文章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内容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俗话说:文以载道,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情和理解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初中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人生观价值等的重任。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材谈谈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3.
牟仲清 《甘肃教育》2009,(21):29-2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新课标中也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无疑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和熏陶感染作用。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85):47-48
语文新课程强调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环境才能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呢?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的发展核心是个性的和谐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授知识 ,培养读写听说思能力和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形成的重任。因为“教育在今天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 ,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语文教学不仅着眼于使学生获得适应现实生活必需的基本语文能力 ,而且致力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人格意识的培植、创造精神的激发 ,使学生在精神生活的成长中不断地追问人生和生命的意义 ,寻找新生活的可能 ,创造人生的价值。为了培养出在本世纪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才 ,语文教学应按照个性培养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共同特征的学科,语文教师不但要担负起发展学生智力的重任,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德育精神的培养。小学语文应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在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德育的位置十分重要,语文教师要从小学语文课堂入手,探讨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7.
马玉梅 《考试周刊》2010,(34):50-51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师不仅应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而且应借助语文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师要立足课堂,放眼课外,注重训练,努力创设和谐、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要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相似文献   

19.
柏鹏 《现代语文》2010,(10):156-15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美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审美教育,应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