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的强化,尤其是我国水资源趋于紧张,水污染治理低效,流域水污染加剧,流域水污染治理需要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理模式。如果您是水污染治理的科研工作者,或者是想了  相似文献   

2.
甬江作为流域跨行政区的河流,其污染治理较之于一般河流而言难度更大.宁波对于类似甬江的流域水污染的治理主要还是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科层制治理机制.这种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的行政分割和权责利不清、相关制度性安排不完善、治理过程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等缺陷.从科层治理机制向协同治理转变是走出治理困境出路之一.协同治理视角下,水污染治理需要不断完善水污染治理中的政府间协作机制、努力健全企业与政府间的协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水污染治理.打破地方行政分割体制对于流域整体性的破坏,构建起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污机制,使政府与社会各主体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对于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一书认为由于流域水污染的自然属性和治理工具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任何流域水污染的治理都会遇到问题。但是相对于其自然属性和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特别是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巳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流域水环境治理有成效的国家,已经开始通过税收政策来抑制流域水污染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然而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中还没有形成专有的流域水污染方面的税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流域水环境税制进行适当调整.本文试从分析我国流域水环境的现状着手,进行税收政策引入流域治理的效应分析,提出在我国征收流域水环境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受流域自然整体性和河流流动性的影响,流域水污染治理一般都涉及跨行政区问题。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进而指出,流域管理体制不科学、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环境执法有效性不足、治理主体之间权利与信息不对称是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最大障碍。对于如何构建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笔者提出5点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增强主管部门执行力;实行“河长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实行异地开发补偿,促进上下游地区激励相容;鼓励公民参与,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创新流域产权制度,克服污染治理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6.
该书从制度研究入手,分析了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制度功能及结构问题,分析了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存在的制度约束以及可能发生的制度变迁。作者的写作思路分为四步:第一步,分析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属性。第二步,分析流域  相似文献   

7.
《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一书的作者胡若隐,关注中国水资源合理治理10多年。他带着流域水污染治理遭遇地方行政分割的困惑,进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全面学习了公共事物治理传统的理论,同时受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治道理论的影响,其中  相似文献   

8.
本书从我国流域水污染现状入手,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我国流域水污染的治理现状。在流域水污染总体走势这一节中,文中选用了《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3-2009年的流域水污染指标来描述我国流域水污染的现状,这种选择能够基本反  相似文献   

9.
流域水污染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主要环境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环保工程技术加强,资金投入增长,政策约束更为严格,但水资源治理低效,流域水污染严重,尤其是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成为加剧我国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很有必要探索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的制度性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普遍趋势是实施各具特色的混合治理模式.大学治理的学术——商业——公司模式即是学术治理、商业治理、公司治理三种模式的混合.它建立在共同治理和企业治理的概念基础之上,并拓展了共同治理的概念,是着眼于大学使命的一体化治理模式,为有效的大学治理提供了一种整合性框架,是一种视野宏大的治理模式.学术治理模式聚焦学问,商业治理模式聚焦绩效,公司治理模式聚焦适应性.大学治理的学术——商业——公司模式较好地融合了三种治理模式的优势,体现了大学治理的包容性和整合性,强调了学问、绩效及适应性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能够较好地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大学治理.  相似文献   

11.
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虽然之前接触过一些环境、生态等方面的课程,对水污染形成的原因、类型以及治理方法有了一定初步的了解,但关于我国的具体情况以及各个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原则、手段、机制、实践等方面却  相似文献   

12.
提起水污染治理,人们会想到英国泰晤士河治理。这条河从1850年修城市下水道、做治污准备,1950年修污水处理厂,至2000年大马哈鱼回归,后50年共投入300亿英镑,显现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艰辛。世界各国的水污染,以泰晤士河黑臭缺氧为代表的第一代水污染,以及重金属、有毒化学品为代表的第二代水污染,营养元素超量为代表的第三代水污染在中国高速发展工业的压力下,三代污染同时出现,加之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落后的工业结构和工业流程,城市管网欠账多,污水集中控制设施欠账更多。因此,中国的水污染治理更为艰辛和困难。1972年,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流域水污染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何在水污染治理中拓宽思路,寻找治理制度的创新点,胡若隐所著《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一书为各级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中国的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治理低效,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即便在现有工程技术加强、资金投入增长和政策约束更为严格的条件下,消除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的制度性出路,可  相似文献   

15.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基于准公共物品理论和生态系统原则的内在要求,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理性选择是从地方分治走向参与共治。参与共治强调构建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协商合作机制。滔滔江河中,流  相似文献   

16.
水污染问题是典型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目前为了解决这两个失灵问题,常用直接行政管制、排污削减补贴、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这四种手段.在实施中,这四种治污手段各存不足之处,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新思路:政府污染索取权与排污权交易制度结合.  相似文献   

17.
胡若隐先生的《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是流域水资源治理创新的力作。该书主要讲了中国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治理低效,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参与共治就是要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藏文组深刻了解到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如下:近年来我国环保工程技术加强,资金投入增长,政策约更为严格,但水资源治理低效,流域水污染严重,尤其是体制不健全,成为加剧我国水资  相似文献   

19.
1我国主要流域水污染概况 “九五”期间,国家开展了“三河三湖”的水污染治理,使淮河、太湖等流域水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流域的水污染并未得到有效遏制。2000年统计结果表明:七大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58%的断面为Ⅲ类水质,22%断面为Ⅳ类水质,20%断面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各流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流域水污染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水污染的治理问题已迫在眉睫。但是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在水污染治理上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水资源的治理仍是低效,流域水污染严重,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成为加剧我国水资源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