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说过,干记者这一行要有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特别是要甘当“草鞋记者”,这是当好记者必备的条件之一。记者的主体参与意识就是同党和人民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就是用手中笔为受众服务,为推动社会进步鼓与呼。“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善恶忠好,有人命关天。”这位老前辈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的一位前辈说,干记者这一行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是当好记者必备的条件之一。记者的参与意识,就是同党和人民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就是用笔去推动四化进程的使命感。这位前辈的话颇有见地。我们常说,记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但这种敏感不是虚无飘渺之物,它与记者的参与意识密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的一位前辈说,干记者这一行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是当好记者必备的条件之一。记者的参与意识,就是同党和人民的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心,就是用笔去推动小康进程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胡健 《传媒观察》2006,(3):29-30
记者的劳动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新闻材料,他的第一位的工作当然是“记”——采访、记录新闻素材。要当好“记”者,首先要当好一名“问”者。因为,“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们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很难设想,一个不会提问、不善提问甚至不敢提问的记者,能够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提问,是诸多采访手段中最直接、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新闻采访的基础和中心环节,也是最能表现记者能力的基本功之一。一个高明的记者,往往能够把自己的学识水平、新闻敏感、社会经验、机警才智融会…  相似文献   

5.
"总编辑""制度"下的新闻编辑教学就是模拟新闻部的工作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综合业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当好总编辑,学生要当好副主编、编辑和记者.  相似文献   

6.
要当好一个省报的记者,特别是要做好一个驻地方记者站的记者,眼界绝不能仅宥于狭小的地域.天下风云际会,落笔心系万端,以有限反映无限,这是记者工作的乐趣所在,也是记者工作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7.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要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深入展开.作为电视新闻记者该如何落实、如何定位、如何在报道上出新出彩?本文从电视新闻记者在“走转改”中要注意把握的着力点进行分析,提出电视新闻记者在“走转改”中要深入基层,当好记录者、参与者、发现者、推动者,采写出“接地气、有底气、有灵气”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驻地方记者站及其记者,是新闻单位派驻在一个地方的代表,也是新闻业务上的野战军和突击队.怎样当好驻地记者,是每一个驻站记者必须用思想和行动来填写的答卷.笔者以为,变旁观者为参与者,既当记者又做工作,是当好驻地记者的必由之路.因为“既当记者又做工作”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而对于驻地方记者来说,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敏锐地去发现并忠实地报道事实,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记者作为“嘹望者”,更应该以专业的敏锐性认识未来发展变化趋势,成为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观察者和推动者。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对新闻工作者这样定义:“假如国家是一条船,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论新闻工作者的作风与文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新闻工作的杰出指导者,对新闻工作者的作风与文风曾做过许多精辟论述。今天学习这些论述,仍感到很有现实指导意义。这里摘选一部分。“要当好记者就要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1957年5月21日,周总理同新华社记者谈话时指出:要当好记者就要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外事记者必须通晓时势;要采访什么,学习什么,遇到问题要经常与行家切磋琢磨;搞时事采访,也是做外交工作,要懂得外交工作的艺术,并且为外交工作做出贡献。“无产阶级新闻同资产阶级新闻的区别,就在于尊重事实,实事求是”1965年2月23日,周总理指示新…  相似文献   

11.
杨伟 《中国地市报人》2012,(10):121-122
“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的名言,也是一年来作为一名驻县区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2.
刘枫 《军事记者》2007,(2):15-15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要当好喉舌,出色完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任务,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就必须牢记肩负的历史重任,养成良好的采访作风。只有这样,才能采访到真正能折射社会生活的“那一滴水”。  相似文献   

13.
知识林     
“名记者”、“好记者”、“红记者”指什么? 徐熊谈到——范长江赞成大家立志争取当一个“名记者”,但他更希望大家当一个受人民欢迎的“好记者”,一个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思想作风和才能都强的“好记者”。他说“作为人民记者,要有革命责任感,要为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而自豪,不要辜负党的信  相似文献   

14.
"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这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时刻应该思考的问题。诚然,要当记者也许不难,但要当好记者则需要经过千锤百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实现。同样是记者,有的记者能够采写到有影响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新闻,而有的记者却只能跑跑"豆腐块",写写"应  相似文献   

15.
黄种贤 《报刊之友》2012,(9):110-111
记者(这里泛指为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是党的喉舌,是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舆论引导者,面对学习、创新、创造为特征的21世纪,“学习型”记者将是时代的要求和竞争的需要。所以记者要率先垂范,带头做一名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应付各种变化的“学习型”人才。笔者就收看的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等电视节日谈谈当好学习型记者的几点看法:一是了解社会发展主流趋势;二是系统掌握新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广博的知识面;三是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职业道德修养等三要素。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地市报体育记者来说,如何更好地报道本地的体育新闻一直是很多同行感到头疼的事情,不是没有重大新闻可写,就是报道稀松平常,更谈不上出彩了。笔者认为,当好地市报体育记者,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在有限的新闻资源中,写出吸引眼球的体育新闻稿件,从而让更多的人关注体育,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发挥好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会写消息,是当好记者的前提,是记者必须要练好的基本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不能不重视消息写作.任何对于消息文体的轻视、不屑,都是不正确的.如何用好消息文体?笔者在此介绍一些自己的体会,希望有助于后学者.  相似文献   

18.
在多媒体时代,党报党刊记者要不负使命,坚守权威性和公信力,坚持求真不动摇,坚持求新吸引人,坚持求深感动人,坚持正确的导向鼓舞人,为社会和公众营造良好的形象,当好新闻的码头。本文重在探讨多媒体时代网络假消息对党报的影响,同时揭示党报记者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在新华社举办的青年记者读书班上,穆青和郭超人同志就青年记者在现有基础上如何不断提高、怎么成才的问题,同参加学习的同志进行了推心置腹的座谈。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语重心长地讲了一些看法和体会,穆青同志说:“我看成才不成才有一个先决条件,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如何做人。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郭超人同志说,要当好记者,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新闻工作时间不长,但我觉得要当好一名记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找“生米”少吃“熟饭”,换句话说,就是记者一定要深入实际生活,抓第一手活材料,不能依懒一些现成的、死板的文字材料来写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