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去秋来,解放军报《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专栏又经历了一季的成长。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这个专栏,并在来信来电中告诉编者,专栏里的稿子更有看头了;参加《绿色快报》专栏评奖的评委们也不约而同地表示,这期评选好稿很多,难以取舍。第三季度《绿色快报》专栏共刊稿45篇,经评委投票评选,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透过这一篇篇精品佳作,我们也欣喜地发现:《绿色快报》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一个精品专栏已经显露雏形。鲜明的特色是精品专栏的灵魂专栏是由一些具有某种共同点的稿件构成的自成格局的…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度山东新闻奖评选中,山东《烟台日报》刊登我采写的《逃离“采石场”》通讯喜获通讯类一等奖。这篇通讯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我的体会是这篇报道是舆论监督稿件中曝光事件、关注问题解决较为成功的一例。  相似文献   

3.
第六届中南六省(区)优秀科技图书评奖揭晓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承办的第六届中南六省(区)优秀科技图书评奖会于1995年10月17日在张家界降下帷幕。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湖南等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原农民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均派员出席并任评委。经过评委们认真、...  相似文献   

4.
每次评好稿,都包含着一种竞争。稿件竞争力的大小,决定性因素在于稿件本身的质量。真正的好稿,是不会被漏掉的。如果稿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削弱了竞争力。这次评选,议论得比较充分。评委在评议每一篇稿件中,总是一分为二,既肯定它的长处、优点,也指出其不足。应当说,评委的眼光是很敏锐的。每一篇稿件,都是在许多评委的挑剔的眼光下衡量其得失,决定其取舍和价值。参加这次全省评好稿,给我最深刻的启示,就是要强化好  相似文献   

5.
在4月2日的第五届福建新闻奖评选中,6篇超过3000子的长篇通讯遭到冷遇。评委会决定,从本届起,福建新闻奖不再为超过评奖字数规定的长文开设“特别奖”。这届新闻奖送评的6篇长篇通讯,就其内容而言,都颇具影响力,在以往的评选中都为此类稿件设“特别奖”。随着福建省“新闻出版质量年”活动的深入开展,评委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长风不刹,文风难改!在本届新闻奖评选时,评委们以各种方式对长文进行了抵制。投票结果,未有一篇长篇通讯超过半数。福建新闻奖拒绝长文  相似文献   

6.
何胜坤 《新闻窗》2013,(6):34-35
当来自各行各业的通讯员走进黔西南日报社新闻培训班的时候,总希望老师们教给他们一些"绝招",甚至立竿见影就可以用到自己的新闻采访写作中,写出一篇篇让大家羡慕的新闻报道,让周围的同事朋友刮目相看。可几天下来,除了知道了一些原则外,并没学到什么立刻能用的"绝招"。  相似文献   

7.
在1993年度四川省新闻奖评选会上,《四川石油报》推荐的消息《相濡以沫几十载,石油伴我度人生,川西北矿区200对夫妻喜庆金婚银婚》,受到评委们的青睐、成为消息类170余篇稿件中得票最多的、最先通过评为一等奖的优秀新闻作品。为什么这篇消息会得到评委们的好评呢?我作为这篇消息的编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发掘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题材。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定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少人对人生、理想、道德、情操和恋爱、婚姻、家庭的认识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婚恋…  相似文献   

8.
从我开始写新闻稿件,至少也投出了三十多篇,可却都象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那种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正当我犹豫不定的时候,一篇稿件的发表却使我欣喜地看到了沙漠中的绿洲。那是今年三月份的事:家里给我寄了三十元钱,不料被别人冒领了。后来我了解到其他战友也有丢失汇款、包裹的事,不由是我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使战友们的利益不受侵害呢?  相似文献   

9.
在1995年度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评委们惊奇地发现杭州市推荐的3O余篇稿件中,竟有3篇署着同一个名字:杭州日报记者卢荫街。其中《满城包子费思量》一文荣获了当年的省好新闻一等奖。 从1990年到1995年,卢荫街已连获两个省好新闻一等奖,七个省有关部门和杭州市好新闻奖。1996年11月,杭州日报专门召开了“卢荫衔新闻作品研讨会”,邀请了有关的专家学者和本报同仁对他近年来发表  相似文献   

10.
首届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论文评选揭晓了。评委们推举我写一篇综述性的文字。我因病已经一年没有正儿八经地写过文章了,但此次义不容辞,只好勉为其难。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有些观点综合了评委们的意见,有些则是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录音专访《慈母心·公仆情——记首届中国警界女十杰倪宝蓉》,不久前获’95江西广播电视奖一等奖.评委们认为这篇广播作品精心塑造了一位优秀警察、人民公仆的崭新形象,反映了勤政为民、反腐倡廉的重大主题、这篇录音报道视角独到,构思别致,而这,也正是我采写这篇稿件时的初衷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9月9日,经过评委们的严格公正评选,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韬奋基金会协办的第十届“韬奋出版奖”正式评出。山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王宇鸿等业界20位长期从事出版发行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专门人才获得殊荣。评奖会由中国版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波主持。据介绍,第十届“韬奋出版奖”于今年3月启动,截至5月,  相似文献   

13.
耕耘之余,隔三岔五有点“豆腐块”被报刊编辑拾遗补缺,偶尔还承蒙老师错爱,有那么几篇作品获奖。在收获之后。我非常感谢本地一家报社的编辑们。是他们送给了我写稿的“真经”——好稿便是“敲门砖”。1995年6月,识字不多的我竟大模大样地干起了“职业写手”这一行当。由于对新闻懵懵懂懂,连投几十篇稿件,却“屡战屡败”,篇篇似泥牛入海。此时,有人指点迷津——稿件只写不送,编辑扔掉不用。几天后,如获至宝的我怀揣一篇稿件初次来到了本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阅后,将稿件还给了我:“没有可取之处……”不待他说完,我心里便想是不是编辑在“卖关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14.
韩晓雷 《东南传播》2011,(1):150-151
闽南语对台宣传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两岸的交流合作日趋广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笔者以评委身份参加了在泉州举行的首届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暨对台闽南语节目评奖会,针对评奖会中参评作品出现的问题,本文就作品的规范性、制作标准、播音要求等作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纯声音的艺术──广播剧谈起周传基[编者按]:这是一篇观点鲜明、个性突出的稿件,提出的问题又很重要,我们欢迎这样有个性的稿件,作为一家之言发表于此,希望能引起读者注意,对广播剧的艺术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我作为1993年全国广播剧评奖的评委之一,有责任指...  相似文献   

16.
写先进人物不能仅仅写出先进事迹就算了,还要通过先进事迹来写出先进思想,传播这种先进思想,这是提高稿件质量的关键。 196(?)年8月,我在太原钢铁厂(以下简称太钢)蹲点的时候,写了一篇题为《师徒炉》的通讯。这篇稿件的写作过程对我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当时太钢职工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班组竞赛。在太钢第二炼钢厂到处传颂着七号炉同十一号炉的竞赛事迹。七号炉的工人都是年轻小伙子,几个月前还在十一号炉前当助手、徒工。1960年4月间分炉以后,七号炉的小伙子在操作上遇到困难,还要回到“娘家”请教;十一号炉的老师傅们对七号炉也格外关心,经常到七号炉前进行指导。两炉的关系被称为“师徒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日报《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举办的“新闻采写一得”征文评奖结果,于6月21日本刊编辑部召开的评委会上评定揭晓。“新闻采写一得”征文活动,从1990年8月至1991年5月,历时9个月,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稿件500多篇。经过编辑部认真地看稿、筛选;评委们精心、审慎地研究、磋商、反复地评议,最后评出一等奖1篇(北京日报记者纪涛撰写的《功夫在诗外,新闻采写亦如此》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纪念奖15篇。这次征文活动涉及面宽,影响大,反映好。500多篇征文来稿作者,分别来自全国24个省、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全国经济信息报刊好稿评选于近日在哈尔滨市揭晓。这届评选活动共收到57家新闻单位313篇参评稿件,评出获奖作品162件,占参评稿件的51.7%。另评出好专栏两个、好标题5条和好照片1幅。其中获一等奖稿件28篇,二等奖46篇,三等奖80篇。我连续担任了协会五届评委,这次结合我报的稿件和其它报社的稿件加以比较,最深刻的体会是:新闻不仅要主题新,  相似文献   

19.
我是第一次参加江西优秀广播节目的评选工作,因自己平日爱看言论,对广播评论更为关注。听多次参加优秀广播节目评选的评委们说,广播评论在广播节目中,历年都比较薄弱,是个仅略强于消息的弱项。后又细听细看这次参评的13篇评论稿件,觉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4,(5):32-33
【山重水复篇】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品牌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深入挖掘当前的不足,才能实现品牌的巨大飞跃和成功!策划本身也就是"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一个蜕变过程:恒大说:就这样的一瓶恒大冰泉当张默闻策划正式接到这个案子,迫不及待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客户郑重地递给我们一瓶恒大冰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