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一种认知负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时常看到中小学生背着宽大沉甸的书包去上学,也常常可以听到这样心痛的呼声:“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太重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无需置疑的事实,也是长期以来亟待解决又没有解决的问题。尽管社会上也大声疾呼,但是似乎人人又都崇尚着“严师出高徒”、“熟练...  相似文献   

2.
学习与技术     
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个人所皆知的彻悟或顿悟的问题在这儿被提出似乎会被人笑话,但随着信息科学技术不断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正确理解这个问题似乎也就成了任何一门学科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给予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了。  相似文献   

3.
田秀英 《成才之路》2011,(22):36-36
从国际诺贝尔获奖名单中,可以看到我们炎黄子孙不及外国人多,似乎从中悟出了些什么。不是我们不聪明。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当了解了国外的教学模式之后。坚信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我们的教育模式需要转变。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都在努力改变教育方法,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我们不想再“满堂灌”,我们要寻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徐加香 《考试周刊》2009,(16):64-65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就是一个众说纷纭又似乎无处可"耘"的话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抒发真性灵、真感悟的真实性极强的活动。没有生活积累,写作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而高中学习生活的紧张,又不太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去观察,去体验,因而写作与实践似乎总是处于矛盾之中,让语文老师尴尬至极。  相似文献   

5.
学习历史,既能通古,又可知今。对历史有了深入的体会后,自然对现实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学习历史自然就会学出乐趣了。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要让学生喜欢历史似乎很简单,但学好历史很难。在当今的新课程背景下,  相似文献   

6.
走进课堂,我们还是会很遗憾地发现,品德课教学存在不少“闷”课。师生简短而机械的对话、平淡无趣的设问和照本宣科的回答常常充斥其间。而查看老师的教学设计又似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问题。若究其缘由,我们就会发现,问题主要出在教学调控乏术,以致师生的情意活动处于半睡眠状态,教与学的双边没有真正进入“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还是最终的教学质量问题,都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教学支持服务的问题。仅仅就考试抓考试(网上统考或第三方介入等等),仅仅就教学质量谈教学质量,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远程教育及其施教对象的特点,深入探讨并认真解决好如何使教学支持服务切实而有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辅以适当的管理手段,那么,上述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一是教学资源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要建设怎样的资源,由谁去建设这些资源。我们要建设的资源,应该是适于远程教育的、合乎成人自主学习特点的教学资源。文字形式的也罢,网络形式以及…  相似文献   

9.
《湖北教育》2008,(1):22-22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教育的成功不仅在于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更在于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学校五十  相似文献   

10.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很多,下举两例就不能不引起认真地思考:问题之一,据统计,仅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十年里,我国就出了上百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书藉,其中的五十余种哲学原理教科书,无一不是苏联三十年代教材的翻版,而余下的五十种则均是马列著作的注解和诠释。这就使人难以理解,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基础、“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如此“千古不变”?问题之二,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一直被我们作为经典学习和引证的一系列著作接二连三地遭  相似文献   

11.
考察教学的价值,宜回到学生本身去,亦即回到教学的主体去,这似乎是没有问题的。然而,问题是,学生的本身就只是学生吗?或者说,我们仅仅把学生看作是学生时,其主体性内涵还会有多少呢?因为学生"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菁灵寻呼台     
珍爱生命笑对人生菁灵姐姐:你好!我被一塌糊涂的成绩击得快要崩溃了,却仍要强装笑颜去面对老师、同学、朋友还有家人!有时候我觉得活着真没意思,也想过自杀,可终究没死成。对于我们,能到大城市去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好好学习了!可是正是这样,竞争就显得越加激烈,无形中我们的压力变得好大好大……刘志远学习是个苦得其所、乐在其中的事。问题主要出在你们现在学习压力太大,让人感到吃不消,于是心理上有厌倦感。其实大家都有压力,只是有的人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有的人却是一个消极的心态。积极者活得轻松愉快,消极者活得又苦又累。同样是得了爱滋…  相似文献   

13.
教授军团     
到了五十开外,往往就喜静不喜动了;外出旅游,最好是在一个风光秀丽又安静舒适的地方住定下来,悠闲地散散步、喝喝茶、聊聊天,享受自然。这回去张家界,差不多都是五十上下的文人,活动安排就循着这种休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听课时。发现有些教师过度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的现象。教师该讲的不敢讲,本来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去进行所谓的“探究学习”,似乎教师不这样做,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很多不统一的地方,这就给我们的语法学习和语法教学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其中,"主宾语"问题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所以五十年代,我国语法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主宾语问题的大讨论。有很多学者、教学者都对该问题发表了见解。大讨论之后至今,我国语法学界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问题,不断的进行思索,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但是,我们的研究并没有能够解决所有的关于主宾语问题的争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去探索。  相似文献   

16.
马莉 《生活教育》2008,(10):36-36
马老师:你好!我的孩子小强在上初中.其学习成绩在班里位居末流。他对自己的学习似乎已没有了兴趣.更没有信心。他说要把自己的成绩赶到前面去.实在是太难了。看到与同学们这种巨大差距,他既心急如焚,又心灰意冷。恰巧我妹妹的孩子也上初中.人家的孩子在班上是尖子生.还是三好学生.我们就让儿子向他学习,争取赶超他。但是儿子缺乏信心。我们一让他去比.他就露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说什么"我怎么和人家比呀,人家天生就大脑聪明,而我的大脑笨。"哎,真是没出息。  相似文献   

17.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难点和疑惑不解的地方。这时,我们就去请教老师,但是,老师不在怎么办?有些问题老师也解答不了,又怎么办?我们就可以去请教另一位“老师”——工具书。我们中学生手头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字、词、成语的问题,但它远远满足不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要知道,在浩如烟海的书  相似文献   

18.
听课时,发现有些教师过度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的现象.教师该讲的不敢讲,本来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去进行所谓的"探究学习",似乎教师不这样做,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谎言     
他默默地坐着,手心也沁出了密密的汗珠。钱,就夹在那本历史书里,一翻开就是。五十块呢!那钱似乎正在向他招手,没办法,口袋里只剩下了五毛钱,回家的路费都不够,五十块,可以买多少东西啊,至少可以先吃饱吧。他  相似文献   

20.
陈保清 《考试周刊》2011,(33):160-161
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波普曾说:"问题能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实验、去观察。"可见,"问题"是创造性活动的开始。我们应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通过"产生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去获得新知识,然后又去探讨新的问题。这种从情境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