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南窑遗址位于九台市东湖镇(原名放牛沟乡)荆家村南窑屯北侧20米处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漫岗上,东侧、南侧紧邻石头口门水库,遗址分布面积较大。由于兴建引水管线,占用了遗址部分区域。因此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九台市文物管理所及德惠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对该路段涉及的遗址范围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06,(26):18-19
今年6月10日恰逢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成都金沙遗址迎来第六次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们希望通过这次的发掘,能找到3000多年前古蜀王国的这一辉煌文明的神秘线索。古蜀王国为何有如此高的文明?良渚、三星堆、金沙遗址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何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发现任何的文字记载?这些谜团的破解,恐怕只有寄希望于金沙遗址的再次发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向冷门的考古发掘活动,随着公众越来越强烈的信息需求,逐渐成为各家媒体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在2004年的全国考古新发现中,同位于平顶山境内的张公巷窑址新发现和蒲城店遗址的发掘不仅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更被众多媒体所密切关注与追踪报道;2005年1月,蒲城店遗址和张公巷窑址又同时入选河南省十大考古发现。《平顶山晚报》在对张公巷窑址和蒲城店遗址的考古报道中,扬己之长,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初,为配合京四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一起,去康平县两家子乡聂家村陈家坟辽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工作期间,对陈家坟辽金遗址的周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意在发现与辽金遗址相关的遗迹和文化遗物,但未有发现。然而却有新的收获,即在距陈家坟遗址北约  相似文献   

5.
遗址本体是考古遗址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和特殊藏品。因遗址环境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且持续的考古发掘和原址展示对遗址本体有一定的要求和影响,相较于综合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藏品管理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我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先行者,多年来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保护、研究、利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管理+全面监测”共同作用下的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藏品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的仰韶村而得名。共发现遗址千余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有10余处,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出土)1953年,在陕西西安附近,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前仰韶文化类型的半坡遗址,是一处母系氏族公社聚落。遗址已发掘的有46座房屋,房屋有平面呈圆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等几种形制。方形房屋一般面积较小。圆形或长方形房屋的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个别小的仅10平方米。在居住处的中心地点有一座面积相当大的长方形房屋,面积达160平方米左右,应是氏族成员公共活…  相似文献   

7.
《兰台世界》2012,(4):64
2011年12月10日,记者跟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到达周公庙遗址发掘现场。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现场正准备用沙土回填。长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告诉记者,周公庙遗址共出土西周甲骨10000多片,其中可辨识文字近2600个,是中国其他地区出土西周甲骨文字总和的两倍还多。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济南市东郊有个王舍人镇,该镇的大辛庄以东有处遗址,长600米、宽500米,是已经探明的商代遗址。该遗址于197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自1935年遗址发现至20世纪末,这里曾陆续发掘出商代房址、水井、墓葬数个。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铜器等70余件。也曾发现过卜骨、卜甲,但未见卜辞。  相似文献   

9.
1986年9月-198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考古队发掘了汉长安城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出土了6万多件骨签。其中刻有字的骨签5.7万件。1996年出版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中发表了部分“骨签”及其有关情况的报告,即第二节中的“七、骨签”和“第三节中央官署建筑遗址的时代与性质”(以下简称《报告》)。  相似文献   

10.
考古调查与大遗址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调查是田野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掘和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它是在基本不破坏遗迹或遗物的情况下,通过地面观察、利用钻探、物探进行探查或配以小型试掘,发现和获取遗存资料的一种方法。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考古调查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并且通过考古调查促进大遗址的保护,这是摆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我们基层文物工作的实践看,文物部门只有对大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遗址的文化类型、相对年代、分布范围、保护现状等基本情况,才能确定保护级别,划定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1.
王文元 《档案》2014,(12):29-34
正今年夏天,无数人期待8年之久的丝路申遗,终于尘埃落定。6月22日,这一天,注定要写入中国文物史。在丝路申遗成功的遗址名录中,甘肃省的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5个遗址名列其中。这些遗址,人们大多耳熟能详,唯独敦煌悬泉置遗址是考古发掘出的遗址,其发掘往事至今鲜为人知。往事并不如烟。掀开尘封的历史,被学术界"丝路考古的伟大发现"的悬泉置遗址,它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究竟有那些惊世发现呢?丝路驿站,大汉王朝尘封千年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实现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遗址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城市化加速进程,经济发展与考古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以往的考古遗址保护模式和措施,越来越难以抗拒大规模城乡建设对考古遗址的蚕食和破坏,因此,必须在科学保护考古遗址的前提下,更  相似文献   

13.
祁庆国 《中国博物馆》2002,(2):47-50,46
对于博物馆来说,文物照片或藏品照片是广泛应用的形象资料,无论是出版藏品画册、研究论著,还是制作展览、陈列,都离不开文物照片。对于文物考古学的研究来说,也是这样,从考古学发掘报告、到考古学研究论著,都是需要使用大量文物照片的。所以文物照片是展示、介绍文物本身所负载的信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倩倩 《中国博物馆》2023,(6):39-44+127
试从知识生产与信息转译的角度,探讨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研究的维度与可能,提出将数字媒介视为遗址博物馆展览信息阐释媒介,纳入展览内容设计与文本编撰范畴。同时,提出应重视数字人文的解释力与整合力。数字展示媒介的本质问题并非形式问题,而是内容层面的问题。难点在于如何结合遗产核心价值、文物文化内涵与观众认知特点进行技术与内容的匹配与研发。包括发掘方在内的研究者、博物馆策展方与数字技术团队的协同参与,对构建遗址博物馆数字化阐释体系有关键作用。未来评估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应结合互动、沉浸、虚拟仿真等技术形式,来判断其信息供给的内核与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15.
李静 《兰台世界》2012,(4):11-12
1928年10月至1936年6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5次有计划的发掘,为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提供了数量庞大的科研资料.殷墟发掘在推动各个学科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梁思永先生在殷墟考古中,先后主持了后冈遗址以及侯家庄西北冈的发掘工作.其中,后冈遗址的发掘被评价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1].今年是梁思永先生逝世58周年,也是后冈遗址发掘81周年,本文通过对梁思永先生考古工作及其成就的回顾,以此来缅怀这位近代考古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内蒙古博物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元上都遗址文物事业管理局协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 1年年会"于201 1年8月24-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召开,来自国内外30余家遗址博物馆和科研机构的50余名代表围绕当前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年会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主持,内蒙古博物馆院长塔拉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17.
周原遗址范围内发掘的三处手工业作坊遗址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手工业生产情况以及周原遗址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文对周原遗址经过发掘的三处手工业作坊遗址的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云塘制骨作坊兴衰过程的考察、对齐家制玦作坊生产原料变化和李家铸铜遗址产品种类变化的分析,认为这三处手工业作坊遗址均在西周晚期偏早阶段发生了某种类型的变化。这一变化与遗址中其它类型的遗迹、遗物表现出的变化(如青铜器窖藏所反映的贵族家族的变化等)相吻合,说明周原社会有可能在西周晚期偏早阶段经历过一次重要的变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吉林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对苏尔哈古人类文化遗址进行了田野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述如下:遗址位于蛟河市苏尔哈渔场东侧约200米处的丘陵地带。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西、南、东三面临松花湖(松花湖未形成前是原拉法河下游,也称嘎呀河,  相似文献   

19.
在辽宁省喀左县兴隆庄乡章京营子村紧靠大凌河西岸的山梁上,有一处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东山嘴遗址高出河床50余米,山脚下,蜿蜒舒缓的大凌河自西北流向东南,两岸茂林良田,千里弥望。隔河相对,有两座突兀拔起的大山,层林密布,葱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潘家村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江西镇大潘家村以北的平坦耕地,遗址面积约17600平方米,1980年调查发现,1992年,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旅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共清理房址7座,灰坑7个,墓葬4座,出土文物500余件,发掘者主要对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遗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