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与教育     
路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8):F003-F003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与要求,对受教育的德育、智育、体育等诸方面施以影响的有计划的活动。施教中,传授知识与学习知识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教与学的活动。教师若只是领悟教育、执行教学之活动的单极,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发展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
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双边性质的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状态,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教学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子过程:施教过程——强调教师与知识的关系,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培养过程——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指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的行为所采取的关系方式;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重视“教育”观念,忽视“学习”意识市场经济时代,教育同样应该强化服务意识,但是我们在教育与学习之间更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预定了规划(按自己的设想)进行传授知识,成为教育的卖方市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销售自己的知识,逐渐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市场,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沦为从属地位,学生成为知识的购买者,成为教师备课计划的被动、无奈的接受者。重视教师“主导”,忽略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45分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知识,深熟重点,精心设计突破途径,…  相似文献   

5.
作为培养人的教育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过程。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相互作用达到和谐圆满的境界,从而引起审美主体的心灵愉悦的状态,无论对于学生感情的陶冶还是智力的发展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注重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倡导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习者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习者终身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与习惯。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应注意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注重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的观点,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的主动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日前,丹江口市科学技术协会、丹江口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卫生、文明、健康》大型科普知识巡展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加强卫生、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增强教师和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教育广大教师和学生用科学知识自觉抵制邪教与迷信的侵害。巡展活动内  相似文献   

8.
徒香福 《江苏教育》2012,(14):47-48
幸福是学校教育的本真要求,学校应建设幸福校园,教师应建设幸福课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动,更应是教师与学生生命体之间的一种交流。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技能的养成、智力的生长,更应该是情感的浸润、意志的砥砺、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理解数学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教学使学生学会阅读理解,重视学生的核心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教师应该教育学生重视阅读教学,重视运用语言符号进行充满意义的学习生活,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活动中重视研究阅读的活动,教育学生形成对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教育学生重视主体积极思维的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加工信息,学会筛选信息,学会实现知识信息的组合,教育学生获得信息运用能力的提高,形成知识结构,实现知识重新整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习不仅培养学生对实践性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发展人的实践智慧、形成人的实践能力.教育实习在职业素养、实践知识、专业成长、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蕴藏了丰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涵,体现了理论知识实践化的教师教育取向,代表了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应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