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商家时常打出的“假一赔十”的允诺与“偷一罚十”的告示,其法律性质和效力是不同的。“假一赔十”的允诺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商家为增强自己的诚信度而向顾客作出的加重自己责任的允诺也不属于民法上的显失公平行为。该允诺在顾客作出购买的承诺前未撤销,即为有效的民事行为,应受法律约束。如商家所售商品有假,则应按该允诺承担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2.
只在存在着假货,就会有“假一罚十”这种促销方式和竞争手段。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其更具有普遍意义。然而关于“假一罚十”性质的认识却有分歧。本文分析认为,商家“假一罚十”的承诺与商家和顾客之间的买卖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行为,但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假一罚十”是商家的单方允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它以买卖合同为生效条件,属于附条件的单方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3.
“挑刺”也能赚钱,这是真的吗?在商海浪潮中,一种新兴的前卫职业——出售体验的职业人应运而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商家的营销方式与服务水准,以有偿的方式出售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使商家在“旁观者清”的善意批评中从谏如流,重新调整营销方略斩获成功!  相似文献   

4.
据说今年高考时,考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招生人数亦达历史纪录。面对如此良机。精明的商家们不失时机的大吵高考概念。推出一系列和高考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高考经济“这个词汇如高考的天气般。热度很高。从考前的“营养品”、”高考房”到考中的“租车”。”宾馆”。到考后的“谢师宴”、“旅游热”.高考经济的热度持续升温,真不知道高考考的是学生还是家长还是那些精明的商家?  相似文献   

5.
商家大力推出“买100送100”的促销活动,其中必有玄机,因为商家从不做赔本买卖。  相似文献   

6.
“定金”与 “订金”,虽一字之差,但若稀里糊涂,大而化之对待,往往招来麻烦,甚至吃官司,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济南有位李先生看中一套沙发,与商家约定,先付部分货款,如果大小适合自家客厅,则付清余款,若不适合则商家退还预付款。李回家发现所订沙发放到客厅大了些,便要求商家退还预付款。谁知商家以收据上写的是 “定金”,而 拒退。李认为 “定金”不就是 “订金”吗,便投诉到消协。消协却说,依照法律,违约的是你李先生 李先生稀里糊涂白损了预付款 。 。 华西都市报 2004年4月14日载 成都金牛区某美工店肖 《 》 ,老…  相似文献   

7.
在一部分商人的眼睛里,学生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群体,学生和学校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他们。近几年来,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明显增强,政策的打压,压缩了商家的利润空间。为了利益不受损失,在“合法经营户”外衣的掩护下,有的商家面向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精心编织了针对性极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电子秤比杆秤准确,且不易作弊。如果商家做手脚,其迷惑性更易欺骗没有经验的顾客。这里揭露几例欺骗手法,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手法一是“存底数”。电子秤空秤时,数显屏应该全部显示“0”,有些商家在称重前,先在数显中储存少量底数,粗心的顾客一般不会留意;手法二是“带盘出售”。电子秤空秤数显确实是“0”,但盘子却在商家手中,称物时,秤盘的重量,就变成了商品的重量;手法三是“模糊单价”。即在称重时将所设置的商品单价提高,使最后电子秤计算出的总金额增加;手法四是“冲击波”。即将商品重重地丢进秤盘,冲击力使电子数显一瞬间人为的加…  相似文献   

9.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像这样的广告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它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决不是像商家说的那样,让人们“过节不收礼”,其醉翁之意恰恰相反,是煽动人们“礼还得送”,而且还要送商家指定的那个礼品。正是这样一则广告语.折射了中国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送礼现象。  相似文献   

10.
淘淘:丁丁,咱们总说某些商家是“老字号”“百年老店”,真的有一百年吗?  相似文献   

11.
一些商家在自己的店门口总写有这样的广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廉。这就是商家的个性所在。我想这实际上是商家对市场的一些思考所得,不然的话就对顾客产生不了吸引力。从商家这里我们是否也能引发一些关于作文的思考呢?高中新课标要求在写作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我们是否也能做到“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从总体上讲,“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也是为了使作文出彩。那么从哪些方面出彩呢? 1.随机想。随机思考,事先不可能有什么准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目的、方向。如每天我们出门都会碰到许多意料之外的人和事。在碰到这些人和事时就要学会“随机想一点”。不管什么时候(在家或是在外),也不论走到哪儿、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上《语言文字应用》中关于“语言得体”的知识点时,我就地取材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学校附近新开张了一家美食城,取名为“麦多”,其电子屏幕上打着“麦多欢迎你”的招揽标语。如果从语言得体角度考虑,此句标语应改为“麦多欢迎您”。因为对商家而言,顾客永远是上帝,一个“您”字凸显了商家对顾客的尊重,让顾客有一种身份和地位上的认同感和满足感,产生一种对方虚席以待的“被需要感”。另外,“您”也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和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3.
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到书店逛一逛,你就会感觉到英语学习的热烈气氛,铺天盖地的辅导资料,定会让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大家都想学好英语,但有时却很茫然。这和商家的宣传以及某些所谓的专家的“高论”有一定的关系。笔者认为现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商家夸张宣传,目的只为挣钱现在有些书商为了使自己的书能够多卖几本,往往在宣传上夸大其词。什么“一本必通”“××秘笈”“英语×大全”“××速成”。这样本来需要刻苦努力才能学好的英语,让商家这么一宣传,竟然变得如此轻松。那我们国民的英语素养又如何呢?答案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空穴来风”喻指毫无根据的传言。在生意场上,精明的商家常会主动托人借物制造出假风向、假动静,以此来迷惑对手。这虽然是有失诚信的举措,但在这迷惑人的假象背后,很多商家做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买卖,所谓“风”不自“空穴”来。因而,在“兵不厌诈”的商战中,他们为宣传“真产品”而放出的“假风声”,其实也有值得称道之处。湛江有一家家电公司,产品质量没得说,但一直名不见经传。1982年广州交易会上,公司总经理只用了三块木牌,竟然奇迹般地让公司声名鹊起。在此次广交会开幕的第一天,他在订货会办公室门前挂上了“第一季度订货完毕”的牌…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状元热”初现端倪,甚至出现了“状元经济”一说。学校热捧,媒体热炒,商家热追,把一个个小“状元”推到了前台。  相似文献   

16.
“叫卖”有一个意思是:叫喊着拿东西换钱。与经济密切相关。商家在面对消费者对商家的商品、质量、价格、服务态度的选择之时,自然地用叫卖的方法,招揽消费者。在叫卖过程中,发现叫卖技巧,对叫卖语言进行夸张、幽默地修饰,达到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家校通”这种基础教育网络应用发展势头很猛,但是在商家热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如“家校通”侵犯隐私权、“家校通”加重了经济负担等。本文详细分析了产生上述不和谐音的实质问题,剖析了“家校通”应用的误区,以利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羊年,我们常常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和商家广告上看到“三羊开泰”这个词语。“三羊开泰”中的“羊”字,其实是太阳之“阳”的谐音。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三阳开泰”。“三阳”,《辞源》义项二解释:“……春天开始。  相似文献   

19.
送礼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增进感情、友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德国商家深明此理,也很精于此道。一方面是以此来巩固住自己的顾客群,另一方面也是对顾客或生意伙伴的一种酬谢。 德国商家大多喜欢送礼,送礼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形形色色的小礼品,有价值5马克的“兑奖券”。有的商家许诺,谁只要能第一个解  相似文献   

20.
“三言二拍”中的“商家女子”是明代小说一类特殊的人物形象 ,它形象地反映了明中叶后期商业和手工业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意识。她们由于商人家庭的影响 ,有的独立经商 ,有的协助丈夫经商 ,有的因忍受不了长期分居生活的寂寞而失节 ,作品都予以肯定或同情。“商家女子”形象表明了明代商业对妇女解放的促进作用 ,以及商业发展带来了市民阶层伦理、道德等观念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