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传统广义旁瓣抵消器在阻塞目标信号时,目标信号对消及波束形成方向固定,缺乏灵活性,为此,本文提出基于麦克风阵列技术的一种新型广义旁瓣抵消器自适应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阻塞矩阵级联自适应抵消器来估计出维纳滤波器输出信号中的残余噪声,并与输出信号进行对消,然后后续一个谱减法进一步去除可能留有的残余噪声。分析了改进算法的性能,并与传统广义旁瓣抵消器进行了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叙述了应用麦克风阵列进行语音增强的原理方法及基于自适应性的消噪算法。由于麦克风阵列在实际语音处理时具有良好的拾取语音能力及噪声鲁棒性,使用该系统可大大提高强干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语音信号端点检测中,传统的检测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识别率会下降,而对于改进的麦克风阵列自适应线性滤波语音端点检测方式,在麦克风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目标检测信号信噪比也较低,识别率并不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自适应非线性滤波语音端点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Legendre非线性滤波器对麦克风阵列接收到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降噪,然后进行平滑处理,最后设置双门限阈值测出语音端点。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检测方法优于自适应线性滤波语音端点检测方法,此方法使得端点检测的输入语音信噪比大约提高了4d B,相应地,语音信号端点检测准确率提高了大约66%。  相似文献   

4.
结合小波技术对传统的维纳滤波算法进行改进,对语音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求得小波系数,计算小波系数的阈值,然后利用阈值对小波系数进行过滤,再对小波重构信号,信号经过维纳滤波器模型达到去噪效果。最后对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发展增加了人机间的交互,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内容,语音交互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语音系统需要具备较强的语音识别性能及语义分析能力。而这两项功能与智能语音麦克风联系密切。基于此,对智能语音麦克风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语音交互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音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利用网络上易获取的语音代替高成本的纯净语料库,成为了当下降低语音合成成本的关键问题。然而这些网络语音极有可能包含由未知麦克风变化所带来的噪声或者波动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针对网络语音麦克风因素多变性所引起的噪声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比较了三种麦克风自适应方法对于降低麦克风噪声因素对合成语音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含噪声语音库进行麦克风自适应处理后,其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麦克风阵列具有空间选择特性与高信号增益特性,因而成为非手持式智能语音处理系统中捕捉说话人语音的重要手段。分析了两种典型的自适应算法:最小均方算法(LMS)和递归最小二次方算法(RLS)在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中的应用,并根据仿真的结果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信号子空间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的原因,讨论了信号子空间方法在语音增强中的应用及信号子空间分解的常用方法.同时,将将单个麦克风信号子空间语音增强方法推广到多个麦克风的情况,并结合了波束形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信号子空间的麦克风阵语音增强算法消噪后语音的波形失真很小,信噪比提高多.  相似文献   

9.
颜军  田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99-99,240
维纳滤波是数字信号处理中滤波技术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维纳滤波器,推导出了改进的维纳滤波器,然后通过仿真实验处理含噪信号,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算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猛 《大众科技》2011,(3):29-30
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技术是将阵列信号处理与语音信号处理相结合,利用语音信号的空间相位信息对语音信号进行增强的一种技术。文章介绍了各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基本算法,概述了各算法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了各算法的特点及其所适用的声学环境特性。  相似文献   

11.
黄斌  曾庆宁 《大众科技》2008,(11):71-73
为了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基础上改善基本维纳滤波器的算法性能,以达到较好的语音增强效果,文章采用子带维纳滤波算法,首先让信号通过滤波器组分解到子带上,在子带上再对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对每个子带信号中的每一帧进行维纳滤波,且子带噪声估计采用系数自调节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子带维纳滤波算法较基本维纳滤波算法更具有较好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民航甚高频通信共用天线系统中,腔体滤波器在降低电台之间的互调干扰与外界干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说明了腔体滤波器的特性,并介绍了使用射频网络分析仪来调谐滤波器的方法。该方法调谐滤波器简单快捷,并能够很好地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维纳滤波器在处理信号时具有简单快速且边界保持效果较好的特点,通常在图像处理中,维纳滤波器都是用于模糊图像的去噪和恢复。本文将维纳滤波用于图像的模糊化处理上,使车牌区域和非车牌区域经维纳滤波处理以后有很明显的区分,更有利于车牌的定位。基本方法是利用HSV空间,提取出车牌图像的饱和层,然后调节自适应维纳滤波器的滤波窗口,使图像中的非车牌区域模糊化,最后采用形态学处理等方法实现车牌的最终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车牌定位方法在定位速度以及识别效率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邱作春 《大众科技》2008,(12):35-37
文章建立了一个噪声环境下说话人识别系统。先在信号空间通过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来抑制噪声,然后在特征空间进行特征补偿,接着进行说话人识别。同时录制了一个18人的麦克风阵语音库以及麦克风阵噪声库用来测试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单音干扰是WiMAX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干扰,在基带处理前引入单音干扰算法能有效抑制单音干扰,提高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otch滤波器的抑制固定单音干扰算法及其FPGA逻辑实现方法。文中首先阐述了设计思想,然后讨论Notch滤波器原理及设计方法,最后给出该算法在FPGA中的实现及滤波效果评估。评估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抑制WiMAX通信系统的单音干扰而且易于FPGA逻辑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的主要是采用RLS算法来进行双麦克风噪声对消技术的原理。一路麦克风采集带有噪声的语音信息,一路麦克风采集噪声。将两路数据传输到服务器,通过RLS算法来进行信号的对消,还原出原始语音信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于具有乘性的噪声干扰和未知的输入干扰系统,在不需要观测器干扰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了具有Kalman形式的滤波器设计,该滤波器与未知观测输入解耦。对该滤波器进行了稳态特性分析,给出存在稳态的条件,采用仿真算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滤波是信号检测与处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维纳滤波是最佳线性滤波法。研究维纳滤波原理,提出维纳滤波器的一种设计方案,给出影响维纳滤波其性能的主要参数,并对所设计滤波器进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昕 《科技通报》2012,28(8):171-173
指出了移动通信射频在EMI滤波器上引入干扰的现象及影响。基于高频寄生原因对EMI滤波器的结构重新给出了拓扑,并对其引入射频干扰进行了原因分析。给出了用于干扰场强估计的实测模型与公式。最后提出了针对移动通信射频干扰在EMI滤波器上的屏蔽与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田国强  李根起 《科技风》2011,(13):177-178
介绍了一种基于维纳滤波器的波束形成技术,并给出了滤波器参数的算法及实际设计的步骤,其算法简单、设计较为容易,在实际的宽带波束形成设计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