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1.重视第二课堂,开阔想象空间教师必须重视课外这一大课堂,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接触社会生活,接触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同时,还要让学生博览群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要注意开拓课外领域,拓宽学生阅历,以开阔学生想象的空间。2.加强诵读,插上想象翅膀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语言生动,感情强烈,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的好材料。教学时可通过诵读,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优美的意境和典型的形象,指导学生以读引想。在诵读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学生的内心视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将语言文字转…  相似文献   

2.
想象作文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文形式,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笔者就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依托生活,指导想象素材积累 想象作文的题材与其他作文同样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源泉,想象就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少感知,缺乏创造.因此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社会,善于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多阅读课外书籍,充实作文素材,增强感悟力.特别是要人为地创设或捕捉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产生种种奇妙的想象.  相似文献   

3.
扩大内存。即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多读书,广读书,积累广博的知识,想象才能广阔而深刻,才能驾驭着想象的翅膀进行如鱼得水般的创作。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来源于生活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经验的重要性,要组织和鼓励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与同学、家人、邻居等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多交往,扩大自己的接触面,不要整天沉醉于“象牙塔”中,让他们关注现实,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衡量标志,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巧妙引导,让学生多接触课外文言文阅读,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衡量标志,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巧妙引导,让学生多接触课外文言文阅读,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一、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要丰富学生表象,积累想象素材。例如积累教材、图片、标本、实物等素材。还可以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为学生再造形象、创造形象打下基础。其次,陶冶情感,激发想象力。教学《长征》一课时,我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等创设情景交融的气氛,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再次,在课堂上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伸故事情节,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学生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  相似文献   

7.
通过专门的创造教育系列课程、学科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创造性品格,十分必要。但要使学生具备旺盛持久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拓展学生创造的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创造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包括科技发明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创造活动竞赛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可以是科技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观察、小实验活动,也可以是琴棋书画、航模、体育等专项兴趣活动.还可以是艺术画廊上的随意挥洒,配画文中的自我发挥以及“一周一设想”、“我来当校长”等少先队活动。这一切重在参与,重在实践,重在给学生一种经历,培养其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和要求学生多接触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锻炼学生创造才能的必要环节。山东的做法是,让学生尽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知识应用于社会,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一是建立专门的实践基地,如青岛市李沧区建立了素质教育实验基地,集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磨难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取得显著效果。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8.
要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大量接触古诗词,培养良好的语感;其次是指导反复朗读,鼓励大胆想象,张扬学生个性。可以采用示范朗读、比较朗读以及配乐朗读、课外比赛朗读等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感受经典,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9.
中专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接轨,其目的就是要中专生真正具有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把素质教育延伸到课外,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全面接触社会,定能收到激发兴趣、培齐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综合整体实验有两条重要的原则,它就是主动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这两条原则要求我们在组织教育教学工作时,要让学生在课内手脑并用,动静结合;课外广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这是使教育克服脱离实际,加强与社会生活联系,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求知热情,调动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必要条件。综合整体实验班的学生从一年级  相似文献   

11.
课外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班主任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好课外教育活动,引导和组织学生把教育活动从书本、课堂和学校延伸到课外、家庭和社会。自办小报主不是课外教育的一种好形式,让学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去寻找资料,寻求家庭与社会的帮助,从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拓展教学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历史、社会、生活,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呢?笔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要让学生切实感到需要写作。需要也是产生兴趣的基础。在作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其次,要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深入到大自然中,尽可能多接触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由课内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语言思维.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去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才能收获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12):48-4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识记字词,还要让学生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学会创新表达。学生只有多角度思考并运用独特的方式提问题,才能够有效训练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合理想象,从课内走向课外,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实践入手。教师要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多接触自然,多观察及分析身边的人物。如何使作文教学更进一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形势下 ,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 ,必须增加新内容 ,开辟新途径 ,探索新方法 ,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努力开发活动性课程。我们不能把学生关在“象牙塔”里搞教育 ,还要让学生多实践 ,在实践中受教育、受熏陶。开发活动性课程 ,首先要上好课外活动课 ,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其次要上好社会实践课 ,使学生接触自然 ,了解社会 ,增长才能 ,陶冶情操。二要积极开辟环境性课程。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切实加强健康向上的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创建…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的、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望。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多让学生动动口;设计趣味的游戏,多让学生动动身;引入激励的机制,多让学生动动脑;加强课外的实践,多让学生动动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和保持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富于想象 ,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和教师的诱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 ,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 ,让他们的头脑里储存各种各样的表象 ,并且促进学生想象 ,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 ,从而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一、图文对照 ,引导想象在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观察图象 ,结合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时 ,可让学生一边听老师 (或录音机 )范读课文 ,一边看图…  相似文献   

20.
要培养学生创新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仅仅只停留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参加课外的实践活动,才能让他们对科学创新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