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就该这样做     
"如果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学们,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大家评一评,哪些同学的想法好"。这是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的内容。那天的语文课上,我首先通过一组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何为残疾人,接着让孩子们想像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随后再引导他们讨论,如果遇到残疾人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曹阳 《中国考试》2003,(6):10-12
高考临近,有些考生会产生一些焦躁情绪,甚至产生好像语文究竟学了些什么都记不起来的感觉,怀疑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打好这一仗。这种临战的躁动并不奇怪,解决的办法除了要做好心理调整外,还需正确认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某些特点。有些同学感到语文涉及面太广,语文备考有点像“老虎吃天——不知从何下爪”,干脆就听天由命吧。其实这种想法要不得,语文复习有规律可循,尤其是临战的最后一个月,只要复习得法,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语文备考的最后一个月做什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我想这样做     
正课堂训练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看一看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确实,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些不幸的人。看图中残疾人的神态和动作,推测他要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说说他需要怎样的帮助。说一说1.如果你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会想些什么?2.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你能为他做些什么?3.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听,大家再互相评评谁的想  相似文献   

4.
李兴怀 《课外阅读》2010,(12):76-7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老话题。回顾这些年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有增无减,但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多。阅读教学做了些什么,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什么,它还应该做些什么?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阅读教学是张弓,它所承载的使命是箭,拉满弓才能射响箭。我们需要为阅读教学加油。  相似文献   

5.
语文说课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先简要阐述说课的含义和来历,接着重点探讨语文说课究竟要说些什么,最后对语文说课者提出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6.
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相邻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7.
沈:陆佳同学,首先祝贺你在高中阶段的第一次语文考试中获得129分的可喜成绩。我知道,你中考语文也获得了122的高分。很多同学都想知道你学习语文有什么方法秘诀,可以说说吗?  相似文献   

8.
陈新国 《新高考》2011,(4):22-23
高考,一天天临近,很多同学和老师都在问,最后阶段,语文复习备考,还能做点什么,又应注意些什么,我个人认为在最后冲刺阶段,掌握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进行一定量的强化训练,是完全可以有效地提高成绩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现结合我多年高三备考指导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可常用语言描述、启发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情境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当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看到一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展示优美的画面:广阔的天空、绿油油的田野、美丽的海滨、蓝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在这美丽的荷花池里,还有哪些小伙伴也会来参加这次聚会,他们会对荷叶说些什么?你想对荷叶说些什么??”“我想说”,“我说”……教室里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芜湖市育红小学周玲老师执教的新课程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的课堂片断。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也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胚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写作的进步。”所以作文课上,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下水”,通过自己的“下水”,  相似文献   

12.
真正做些语文的事情。读了这么多语文名师的文章,听了这么多名师的课。语文课该干什么?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什么?  相似文献   

13.
爱德华 《湖南教育》2004,(10):30-30
斯宾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为教人如何思考,而非思考些什么”。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基本采用“练习—批改—讲评”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只能引导学生“思考些什么”,不能引导学生“如何思考”。这与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无法接轨的。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语文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设计阅读教学。一、旁批点评法旁批点评法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对比、圈点、分析、归纳等方法,将自己对课文的鉴赏和品析写在课文空白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有条理地、顺利地实现对…  相似文献   

14.
阅读理解课文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但基本未必意味着容易做到位。比如,语文教师阅读课文与一般读者阅读文章有何区别,语文教师阅读一篇课文大约有哪几个阶段,语文教师阅读课文该读出一些什么,个性化解读文本需要注意些什么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和长期实践。本文想就这几个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悄悄告诉他     
正课堂训练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4·口语交际"。想一想做传话游戏时,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听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把话传得又清楚又准确。说一说和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同学之间怎样合作才能把话传得既清楚又准确?做一做在班里或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做传话游戏。评一评和小伙伴评论一下,看谁说得最清楚,传得最准确,让人听得最明白。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语文教师感慨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了,越来越不知道该教什么了.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试图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做些理论的阐释,以期望破解语文教学的难解之题.  相似文献   

17.
时金芳 《教育科学》2003,19(6):21-24
思考语文教学策略,必须正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策略的目标是放在如何获取知识还是如何运用知识;教学中着力解决某个问题还是致力于解决某类问题;把生活引进语文学习还是把语文学习当成生活。语文教育是树人的教育,教学策略应充分发挥其树人效应。为此,要认识学生成长的规律,要研究语文教育到底能为学生的成长做些什么?成长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策略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品、评、悟、化。  相似文献   

18.
一度被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其实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研究没有根植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的观课评教变成了似乎人人能做、人人能说的事情,缺少起码的专业准入要求。一个教物理的校长。可以对语文教师“教什么”的专业工作评头论足,而且具有专业的“权威性”;而一个教语文的校长,只配评论物理教师的“板书”和“教态”,对他们的“教什么”却是丈二和尚一个。即使是语文教师乃至“专家”。观课评教往往也是即兴发挥、思路混杂,像个业余的门外汉。这种状况,严重地败坏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形象。也消磨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意识。语文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语文课堂的确发生了许多变化。我在参加一些听评课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节课‘语文味’很浓!听得有劲!”“这节课‘语文味’淡了些,好像少了点什么。”看来,“语文味”一词已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也影响了一大批语文教师的成长。你一定会问: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味”呢?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期一开学,学生拿到新的语文课本时,往往漫无目的地翻看,当翻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性强或充满趣味的课文时就津津有味地阅读一番,其他部分则一翻而过。也有的同学一学期的课程已经学完了,还不知道每一单元的单元提示讲了些什么,课文后面附了些什么。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