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地域,历史上孕育了两种文化遗产。一是苏州园林,一是中国昆曲;苏州园林与中国昆曲,二者堪称不可割裂的整体。在这片土地生活的中华先人们,就是在如此精致的园林中创造了如此优雅的昆曲;就是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演绎了这样优雅的昆曲。观看昆曲艺术,其戏曲调度恰似园林建筑,堪称一步一景,借景衬景,步步有景,其美学内涵与昆曲均为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
岱庙桂花香     
桂花,是人们珍爱的传统庭园花木,实属百花上乘、诸木极品。凡目睹过“千桂竟放,十里飘香”美景的人.都会久久不能忘怀。那姿容、那香气、那魂品,没有亲临其境的人.任怎么也想像不出来。 我第一次有缘得见桂花真面目,是在岱庙里,当时我正在泰山脚下念书。那是个细雨绵绵的仲秋.岱庙里新置桂花千株.竞相怒放,我急急前往欲圆赏桂梦。刚到岱庙北门外的大路,袭人的花香迎面而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香气,香中带着轻轻的甜意,香得典雅飘逸,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是那种任何花香都无法比的、值得珍藏进记忆、久久回味的幽香。它熏…  相似文献   

3.
球的发明     
球是人们发明的第一件运动器材。在古埃及,不管在哪儿,扔石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游戏,但是玩这种游戏很容易打伤人。于是,人们就到处寻找一种危险性比较小的东西来扔着玩。这样,埃及人就发明了第一个球。  相似文献   

4.
戴庞海 《寻根》2006,(4):88-92
头发几乎是人类与动物在外貌上最显著的差别之一。发式蕴含着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既有群体性,又有个体性,但一般都被看作是各民族固有习俗的无声表露。  相似文献   

5.
英国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位阿拉伯天才:“他在作为一个成年人的54年工作生涯中,用不到4年的‘隐居’就完成了一部著作,从而达到了毕生事业的顶峰。这部著作在视野广阔和深度方面,在聪明才智方面,都可以与修昔底德或马基亚维里的作品相媲美……他精心构思和明确表述了一种历史哲学,这无疑是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任何心灵所曾经构想过的这类著作中最伟大的一部。”获得如此美誉的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历代最卓越的历史学家、伊斯兰教最伟大的历史哲学家——伊本·赫勒敦。  相似文献   

6.
审美与医学美容逍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相貌在25岁之前主要靠遗传,25岁之后则要靠自身的修养。遗传秉承的是外表美,修养则指向气质美。外在容貌的美和内里气质美的统一,当是人类追求自我价值完善的最佳境界。现代医学还表明,人的相貌的气质因素,是与人的审美...  相似文献   

7.
“我希望能创造奇迹。”他在年轻的时候曾写出这样的心愿。在整个一生中,这个无与伦比的人在艺术、科技、认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秘密方面都创造出了奇迹,到晚年时,他仍痛惜道,他一生的时光都给“虚度”掉了。历史笑了。“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如此多才多艺的天才。”法国历史学家泰恩写道,“从没有出现过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如此渴望永存不朽,在他在世的一百年中以及以后的几百年中被人广泛传诵的天才。”人们从不认为这样的赞扬言过其实,相反认为这样的赞扬还嫌不够,但又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赞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伦纳德·达·芬奇是一…  相似文献   

8.
蒙德拉路     
马德里有一句俗语,读者,是由本篇的作者发明的,它的大意是这样:“如果你要碰到你故乡的人,请走蒙德拉路。”的确,蒙德拉路是一条你在那里每天随时都可以碰到那些到马德里来的乡下人的路,这是毫无疑义的,此外,我们在做学生的时代曾在这条如此可爱的,如此美观的路上买过围巾和花边,所以我们至今对它有一种隐约和亲密的爱意……我们缓慢地沿着它走,在一个日光浴着那急流的河水的冬日。我们思想什么呢?也许什么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筑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中国文化的表现,是艺术的大宗遗产。纵观中国传统建筑、私人住宅,大致可划分为三类:皇家建筑,包括宫殿、园陵、御苑等,其艺术宗旨为“非壮丽无以重威”,强调夸张的形体、夺目的色彩、奢华的装饰,骨子里是“天子”的气质;以苏州园林和徽派民居等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住宅则体现出一种含蓄节制的审美观念,与书法、品茗、琴筝水墨梅兰竹菊一脉相承,是“文人”的气质;以各地民居为代表的平民住宅体现的是浓厚的乡土气息,强调人对土地的依恋,与环境的和谐,表现为就…  相似文献   

10.
又凡 《大理文化》2011,(10):52-53
三十年的茶罐让人心疼地破掉,用布条拴回来,随手插条桂枝进去,在一棵老桂花树上靠接,几个月后移栽下地,不知不觉就能长成香遍整个村子的桂花了。我们村子有很多从茶罐里长成的桂花。村子离烧瓶村不远——很多年后,已没有人能明白亦无法考证是先有烧瓶村再有那些分  相似文献   

11.
缅桂花     
缅桂花,顾名思义,是一种生长于缅甸之邦的花树,是一种生长地近于缅域的木本桂科植物。那是一种世间少有,香远溢清,叶绿如翠,花洁如玉的植物中的精灵。滇西多缅桂,我家的后院里就有一棵  相似文献   

12.
正法国街头艺术二人组Ella和Pitr最擅长涂鸦艺术,他们在世界各地进行创作,作品遍布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葡萄牙、挪威、智利等许多国家。这两个有着严肃思想和壮志雄心的法国年轻人在接受《赫芬顿邮报》采访时说:"人们愿意把街头艺术推离舒适区,在某种程度上为街头艺术加入学术理念,并且充满叛逆的气质,这是街头艺术的真正根基。"他们将自己对社会尤其是城市生活中的弊端的批判与独特思考,注入到涂鸦艺术中,使得涂鸦不再是一种单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一种出名的隐袭性的病症。这种疾病往往要到医生用人们所熟悉的血压计给病人量血压时才会发现。现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验血方法来检定有得高血压症倾向的人,这样,在病情发展之前就能着手治疗了。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4.
王烁 《世界文化》2014,(10):54-55
吃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像天气一样,谈到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中国是这样,世界亦是如此。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对于食物我们有着最原始的喜爱,尤其对于身处国外的异乡人来说,自身的勤劳智慧慢慢地渗入到我们所做的食物之中。在各国留学生宿舍中你常常能够看到,采购了大包小包食材的中国青年,兴致勃勃地拿起锅碗瓢盆,制作并品尝着自己心仪已久的美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界,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毕生精力倾注在中国轿车工业这块沃土上,用智慧和忠诚制造出了共和国的第一辆“红旗”轿车,结束了中国不能造轿车的历史。他们的后人依然一如既往地努力着,并不断辉煌着前辈的梦想。他们深知,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企业的灵魂。文化的巨大能量,犹如滴水穿石,能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企业亦如此,不管市场风云千变万化,文化总能体现其产品设计风格,映照员工精神面貌,反映民族工业的独特情结。众所周知,“红旗”是中国轿车工业中最珍贵的民族品牌,早…  相似文献   

16.
忆苏 《大理文化》2015,(1):81-83
大理的四季,都是一样的景色怡人。秋日的大理,少了其他季节清冽的风,多了一些平和的闲适和心境的空明。在这样的日子,置身大理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种幸福和享受。而走进那个被称为白族建筑瑰宝的张家花园,更有另一种意趣。除去安静,闲适,还可以领略到白族建筑的精妙和浓郁的历史文化与建筑完美结合的盛宴。  相似文献   

17.
儒商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子 《华夏文化》2002,(4):11-12
“王若曰”是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中常见的一种格式,常常被译为“王如此说”或“王是这样说的”,或者认为“若”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但笔者认为“王若曰”是一种固定格式,它的出现一定是涉及到王朝大事。“若”最初之意是为了探听神意进行祈祷的活动,或者仪式,“若”与神或上天有关。  相似文献   

18.
郑建新 《寻根》2006,(3):60-63
每逢三月,春风春雷春雨过,满山满岭茶园醒,嫩枝绿叶茶旗展,茶季就来了. 徽州茶谚云:“假忙除夕夜,真忙摘茶叶.”意思是说,摘茶的季节是徽州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格林面面观     
《纽约时报》的一则有关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 )是“当代最伟大的英国小说家”的评论使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颇为恼火,他因此写了一首诗。诗的开头是: “你真魁伟,格雷厄姆老爹,”一位青年书迷这样领赞。“你身躯确实庞大臃肿; 可笔下的‘杰作’却如此的干瘪空洞——你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功?”对美国中产阶级来说,这首诗简直不亚于当年的亵渎神灵罪。因为格林所享有的声誉是当今任何作家无法比拟的。正象他的护照上可以毫不费力地印上各国地名一样,“最伟大的”这一形容词也自  相似文献   

20.
春光灿烂.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时光,是适合外出走走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呼吸春天的气息,触摸季节的旋律.于是,我们选择了野生动物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