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夜殇     
张淼 《大理文化》2015,(2):4-26
1我喜欢种花,从小到大,我住的地方必有花,特别是桃花。奶奶说,人生讲运程,人运即花运。奶奶又说,我命犯桃花。奶奶跟我说话的时候,长长的青丝和玄色的衣衫映衬下的白净的面庞在油灯的黄晕中仿佛一朵盛开的牡丹。牡丹?从没见过奶奶养花,可她说她的牡丹每年都开得极好,满园的五彩缤纷让她如飞天临世。她说,那一年牡丹正盛时,一夜霜雪让所有的花朵萎败,从此再没有发芽。她的神情  相似文献   

2.
往事的联想     
奶奶八十三岁了。中风以后使她不能说话了。夏天里我的一项家务活儿就是给她收拾房间。只是在她醒着时去拾掇,我感到怪不自在的,因为我的一举一动她都盯着看个没完。有一天,我揩拭奶奶来同我们一起住时带来的那只旧皮箱,它的小弹簧锁突然崩开了。奶奶那会儿正睡着了,我不禁好奇地往箱子里张望了一下。里边放的东西不多:有几本旧记事本,一张奶奶的结婚照片,还有一只带项链的金鸡心。鸡心里放着一张奶奶十五六岁时的照片。原来我长得非常象她;我要早知道该多好呀。我翻开一本记事本,看见第一页上这样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时光荏苒,人生易老。一生谁无乐和愁,记录下来好处多。愿你的日记能向子孙表明你此生并非虚度。你亲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承受负担     
在我忘不了的几个情境中,这是一个-- 虽然过了许多年,但我还记得很清楚.她是我小学时的一个语文老师,她很善于言谈,又注重沟通学生的心灵,因此每个学生都很喜欢她.那是一节语文课,她讲得确实很精彩,但是我刚被一场高烧所"袭击",一点精神也没有,坚持不住趴在桌子上.我几次注意到老师走到我的旁边,却无动于衷.突然,觉得教室里变得静悄悄的,四处看了看,老师却不见了,每个同学异常的目光都射向了我,我不知所措.恐惧间,老师重重的两书本,落在我的脑袋上.我委屈的泪水突然落在了桌上,书本上……  相似文献   

4.
捉鹦鹉     
星期天,我和哥哥去乡下奶奶家玩.奶奶养了一只鹦鹉,这只鹦鹉会讲好多话,奶奶把它当宝贝.它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骂人,一见到小娃娃就骂"王八蛋",这是弟弟教它的.  相似文献   

5.
星星吻     
奶奶告诉我,一个人其实就是一颗星星.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如天上多了一颗星星,没有人数得清天上的星星,也没有人知道,世上准确地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6.
糖果·金树是我的奶奶。我爱她。人人都叫她“糖果”,每一次听人叫她糖果的时候,我都会微笑。[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遇见她是在麦当劳,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她是一名穿着工作服的职员,戴着和她瘦小的脸庞相比起来显得太大也太沉重的近视眼镜,嘴里嘟嘟地念着客人要的食品名称,用白净的小手去按动售卖机上的格子键。她似乎很喜欢笑,也似乎因为对自己的状态非常满意而总是忍不住要奖励一个笑容给自己,她的年纪最多不会超过20岁。 我喜欢看她,所以,找了一个可以正面对她的位置,慢慢喝一杯咖啡。  相似文献   

8.
刘娜 《大理文化》2001,(1):45-46
闲谈起来,大家都不相信我有两个奶奶.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放学回到家,刚进门,爸爸就拉拉我,悄声说:"快,快进去叫奶奶." "奶奶?"我呆呆地站立着,一肚子疑惑地问:"我奶奶,不是昨天才由叔叔接回老家去了吗?" "不--"爸爸有些着急,但仍然悄声道:"是另一位奶奶."  相似文献   

9.
正18岁那年,跟表弟在院子里玩泥沙。许是太过无聊,我俩在水沟边垒起一个小小的坟形土堆,表弟装模作样地跪下去,对着坟头磕拜,口中念念有词。我有些害怕,急忙用手推翻了那堆土,把它抹平,然后扔下表弟回屋去了。就在那天,家里人发现离家一星期的她还没有回来。那时没有手机,也没有其它的联系方式,自从她从乡政府辞职后,就常常离家出走,从来没有人知道她去哪里。奶奶急了,父亲母亲急了,到她走后第20天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记忆不会随着我们的离去而灰飞烟灭,那又将怎样?科学家们在努力尝试着让记忆成为永恒。我的奶奶,朋友们都叫她博比,是一个农民的妻子。她一生坎坷,经历过"二战"的洗礼,但动荡的生活并没有迫使乐观、坚强的她放弃自己天然的喜好——奶奶把她生命中认为有意义的物件全部都保留了下来。一封封发黄的信笺,一张张便签和清单;那些破毯子和旧衬衫总能在她  相似文献   

11.
<正>"我往前走了几步,我停下来,我倾听着。9月的草儿不再颤动了。我仿佛听见葡萄架下有蟋蟀唱歌,但那也许只是我耳朵的嗡鸣和往昔的夏日在我记忆中的絮语。半轮残月挂在空中。月光是微弱的,但足以使其他星星黯然失色。她高悬在那儿,挑逗着大地。对月儿的魅力我变得冷漠了。她飘浮在太多的被忘却的蹩脚诗歌之上。月亮是音乐家和诗人的危险的启迪者,是浅薄的形象和乏味的激情的母亲,她给黑夜和星辰抹上了忧郁的色调。"这是法国作家弗朗  相似文献   

12.
<正>前不久和一位瑞典朋友聊天,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玛巴卡村,住着一户家势显赫的贵族军官。1858年的一天,这家生了个女孩儿。小姑娘很可爱,全家人都非常宠她。但不幸的是,到了学走路的年纪,她却患上了一种不明病因的瘫痪症,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女孩儿丧失了走路的能力。她慢慢长大,虽然不能走路,但父母还是经常带她出门旅行。一次,他们带着她乘坐邮轮到海外旅行,用餐的时候结  相似文献   

13.
鸡山情     
鸡山,是当地人对鸡足山的称谓.我对于鸡足山,打小并没有多大的印象,只知道每天太阳西下时就是从鸡足山的金顶坠落,于是鸡足山仅只是一个方位的代词:西方,太阳落的地儿. 小时候的鸡足山,矗立在家西面遥不可及的地方,尖尖的,在一丛黑影的顶部立着,就好像一位巨人,奶奶总是指着告诉我那就是鸡足山,那里有一座塔,很高很高.我会问奶奶,你去过吗?奶奶含糊其辞,说去过,我就追着奶奶问这问那,奶奶笑呵呵地说这说那,总是满足我难填的欲壑.其实奶奶说的什么,现在大抵记不清了.到上学的时候,学到一首古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时,我脑海里冒出来的就是鸡足山的那座塔.我本不知道那座塔的名姓,我想那塔应该就是楼吧,那可摘星辰的楼该比鸡足山的塔高吧!于是就两个手指捏成一条缝,放在眼睛的前面,遥看去,那鸡足山连同塔也就一指头那么高,欣欣然.  相似文献   

14.
每次读着母亲的信件,我都感动于那形成纵横交错的字里行间的工整有致的书法。记得她是这样描述新出生的侄女的,“她长着一张甜美的小脸蛋,有爸爸一样的蓝色眼睛,奶奶一样纤长的手指”,母亲总是这样与我们分享她孙辈的每一个宝贵细节。  相似文献   

15.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她的头上常戴着一顶灰色的绒线帽,满口的牙全掉了.她很和善,一笑,脸上的皱纹被挤得像一条条小沟.  相似文献   

16.
花中之情     
在我的心目中,唯有她是世界上最慈祥、最可亲和最美丽的人。她是我二年级的老师,我长大了,一定要和她生活在一起——只要她肯等我。在教室里,我常常整个上午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想去厕所又不肯举手,因为我一秒钟都不愿意离开教室,不愿意失去和她在一起的珍贵时间。然而,每逢她问谁愿意擦黑板或者把作业收齐送到讲台上去时,我总是第一个举手。这是最好的差使,我可以接近她,把全班同学都撇开。我会把作业理了又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新学期开学不久,我就老缠着妈妈在我的饭盒  相似文献   

17.
烟火人家     
正1.柴奶奶的眼睛像狗的鼻子,时时处于"搜索"的状态。一截枯枝、几片废纸、飘落的笋壳、干枯的芦苇……但凡能烧火的东西,都逃不过奶奶的"法眼"。走着走着,她的左手里就捏着一撮儿东西;再走着走着,她的右手里又捏着一撮儿东西。奶奶说这些都是"柴火","柴火"被奶奶紧紧地  相似文献   

18.
大熊和小熊     
这里讲的是一个受到众人喜爱的妇女的故事。几乎人人都爱卡利斯忒和她幼小的儿子阿卡斯,因为她既美丽又善良,对于和她相识的人,她都友好相待。她生性欢快活泼,经常和伙伴们一起去林中狩猎,而她总是  相似文献   

19.
残缺的月亮     
深邃的苍穹,一弯月儿悬挂在西边的天幕上,散发出惨淡昏黄的光茫.望着没有星星点缀的夜空,我不由而然地想起了家中的阿妈,此时她正在晕黄的灯光下嚓嚓地剁猪菜吧,我仿佛已经看见了她矮小的身影映在墙上:孤单,孤独,孤寂. 得知阿妈患了骨质增生症,我的心里很不安,怕过早地失去呵护与疼爱,担忧人生的行船会搁浅.今天是端午节,想必阿妈又包了许多的粽子和竹筒粑,那些都是我们最爱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路遇奇事     
一天下晚自习,我从教室飞奔出去,到了学校门口,这才发现忘带电筒了。天黑沉沉的,星星和月亮不知躲哪去了,这真是没辙了,但是我还得回家住啊。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前方出现了一人们都到田里去收割稻谷了。我的爸爸、妈妈也都去了田间,家中只剩下我一个人。于是我就偷偷地和一位朋友到田间捉蚂蚱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