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对安徽省部分农村中小学调查发现,由于农村地区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能力,使得项目使用效率较低,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由于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满足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文章就如何利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促进"农远工程"项目发展,提出了"国培计划"有必要与"农远工程"相融合,并探讨了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省实施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以来,我县教育局紧紧抓住机遇,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意见》,加强了光盘教学放像点和多媒体教室项目管理,努力发挥光盘放像点设备、多媒体教室及资源的效益,着力探索远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我们襄汾县被列为山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项目县以来,县教育局对"农远"工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并把"农远"工程的管理和应用工作列为2006年全局重点工作之一。两年来,我县全体教育同仁齐心协会,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能够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教育所面临的基础设施薄弱,师资紧缺等诸多方面问题。"农远"工程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在于所用技术的先进性,而在于项目资源的有效使用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铜陵县作为安徽省首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建成后,围绕"农远工程"的装备管理和资源应用等诸多问题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狠抓"农远资源"的接收、学习、应用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全县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绩效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何提高"农远工程"的教育绩效,是"农远工程"当前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笔者参与湖北省"农远工程"项目验收并结合多次考察和调研,分析了"农远工程"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辽南地区"农远工程"实施情况调查概况1.调查背景2003年9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远工程",是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实施"科  相似文献   

8.
王伏忠 《农村教育》2005,(12):55-56
2004年,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我县的全面实施,极大地完善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设施、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为全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县以此为契机,狠抓教师培训、资源整合、教学应用、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开创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与应用的新局面。现就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背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黑龙江省作为国家试点省份于2005年4月正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运用农远工程教学光盘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益,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一、农远工程建设的模式与光盘资源的种类1".农远"工程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是政府主导的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是对农村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目标来看,"农远工程"应用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从来源看,"农远工程"应用是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断融合与相互生成的过程,是农村教育对现代远程教育进行鉴别吸收和改造的过程;从文化的三层次结构看,"农远工程"应用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农村中小学教学行为的信息化和农村中小学教育观念的信息化。为此,在应用策略上,"农远工程"需要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需要,开发应用教育资源;面向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问题,优化教育行为;结合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构建新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2.
"农远工程"是国家针对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较薄弱的现状而开展的一项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工程,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后,如何发挥工程效益尤其是资源应用效益就成了关键,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计划从2003年到2007年,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农远工程"建设完工后,要使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重点在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只有了解工程所提供的教育资源的呈现形式、资源特点及应用流程,探讨有效应用策略及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且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已建工程发挥出应有效益,并为在建和拟建"农远工程"项目的单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重硬轻软”可谓是教育信息化的顽疾,也是制约教育技术发展的瓶颈所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是政府斥巨资打造现代农村教育的创举,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重硬轻软”,做到软硬件有机结合,将成为此项工程成败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浙江省农远工程光盘播放点的建设工作,探讨在农远工程实施中如何实现软硬件的有机结合,使农远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市在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努力发挥这项工作的独特作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用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中小学辐射,有效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本文简称"农远")"模式三"项目落户我校。此项工程旨在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用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现代化,使农村享受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以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重点,一手抓硬件设施建设,一手抓软件管理开发;一手抓学习,促师生信息化素养提高,一手抓应用,促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软硬"兼施,学用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方林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8):47+49-47,49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加,除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外,"班班通"也陆续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安家落户,这无疑给农村学校增添了现代气息,也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班班通"的应用效率,发挥"班班通"的设施优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教师反思着眼于信念系统、知识系统、教学实践及教师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学生督导为中心的环境因素等方面。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项目,学校教师反思活动表现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观摩、教师课后反思、专家诊断咨询、反思经验推广等几个阶段。据此教师反思流程的设计,文中给出了甘肃张掖某"农远"模式二项目(卫星宽带传输教育资源模式)学校张老师的教学反思案例——《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从2003年实施以来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现在已经在农村中小学广泛推进,但是教育软件资源针对性不强、不契合农村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况对农远工程的深入发展构成一定阻碍,对此文章提出开发本地社会教育资源以促进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地发挥农远工程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