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是一例由于术后恢复不理想并伴有焦虑引发的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通过实施合理情绪疗法,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打消了不合理信念,重新形成合理信念,让求助者焦虑抑郁情绪大大减轻,饮食睡眠状况得到改善,拟定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的人格和心理更加健全、健康。  相似文献   

2.
求助者李某,初三学生,两周前因模拟考试发挥不好、成绩不佳,而导致考试焦虑,表现为情绪紧张不安、失眠、尿频,能正常上学,但学习效率有所下降。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其改变不合理认知,调整情绪,改善行为。同时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对其母亲也进行了合理情绪治疗。经过4周治疗,求助者改变了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克服了焦虑情绪和失眠、尿频症状,恢复了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专业调剂导致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文是一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因服从调剂进入所在专业,在入校后不久出现适应不良等焦虑情绪,经评估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和适当职业指导,改善了求助者的认知偏差,帮助其重新适应了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4.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创立的,该疗法是以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来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从而帮助求助者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原则与方法多种多样,以适应当前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人际交往障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通过对一位人际交往障碍求助者的会谈,发现她存在新生适应不良和人际交往障碍,运用行为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放松训练和人际关系训练,通过为期近一个月的咨询和两个月的自我调整,在回访过程中发现求助者的人际关系问题和适应不良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来访者为大学三年级女生,于2020年底诊断为抑郁发作(第一次复发),服药三个月后,在医生的建议下于2021年4月到学校教育咨询中心咨询。本案例最初使用合理情绪疗法(REBT)、认知治疗(CBT)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经过9次会谈,来访者学会了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捕捉自己的不适应情绪和不适应信念,初步了解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的含义及相互关系,讨论并质证的几组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后,情绪显著改善后结案。来访者于2022年2月初,再次复发入院(第二次复发),本次应用简易图式测量,采用图式疗法(ST),经过7次会谈,来访者学会了图式疗法的部分技能,情绪彻底改善后结案。本案例的咨询过程表明,整合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治疗、图式疗法和认知疗法疗法先驱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具有寄养经历的大学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由个体对刺激事件的认知决定的,文章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人际冲突的案例为依据,详细讨论了合理情绪疗法在大学生人际冲突中的应用,这个案例使我们得到如下启示:1.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于我们内心中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2.我们可以采用直接询问他人的方法来审视和评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3.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学会从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一位中年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重塑自我的成功案例,结合有关咨询过程,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一例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咨询的记录及分析报告,结合求助者的相关资料和SCL-90测验、Young的网络成瘾测验的结果,从临床资料显示求助者问题的时间强度与严重程度方面,判断该男生属于游戏娱乐成瘾和网络交际成瘾两种网络成瘾类型。依据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为主体、认知行为疗法为辅的心理整合疗法对求助者进行了矫治,据咨询前后的心理测试的结果比较证明了本咨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案例来访者因价值观缺失导致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迷茫、情绪低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其缓解情绪,提高对自我的认知,重新整合自我认同,重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