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等相关理论,以五代墓志为主要研究语料,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对五代墓志词汇进行了研读,发现五代墓志词汇研究可以大大提前《汉语大词典》的始见例,有的提前一两百年,有的甚至提前一两千年,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同时可以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有益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所收唐代墓志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墓志材料,对《汉语大词典》在收词和例证方面的不足予以弥补,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所收墓志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墓志材料,对《汉语大词典》在词语义项方面的不足予以弥补,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研究北魏墓志中的词汇,对《汉语大词典》部分条目的例证进行了补充,有助于《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的相关知识,以唐代墓志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汉语大词典》始见例的滞后和孤证进行一些补充,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随着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墓志的语言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汉语大词典》编纂之初,就运用了不少墓志材料。近年来,新出墓志整理成果丰硕,它对大型辞书的编纂与修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收录解放后入藏南京市博物馆的出土墓志305方,这些墓志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可为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与修订提供丰富且真实的语料。论文以《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为语料,对《汉语大词典》12条例证方面的疏漏与不足提出了补正意见,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汉语词汇史研究。  相似文献   

7.
唐代墓志是辞书编纂和修订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选取其中若干词语进行诠释,以供《汉语大词典》编纂者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北魏墓志文献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的相关知识,对《汉语大词典》部分条目的例证进行有益的补充,同时还可以为大型辞书编纂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大型语文辞书,但任何工具书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本文以宋代墓志为基础语料,综合运用词汇学和词典学知识,对《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例证滞后、词目漏收、孤证和释义不确等问题提出商榷意见,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与修订,有助于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墓志是我国汉魏以来丧葬习俗的产物,近几十年来,出土墓志作为原始文献资料受到了学者专家的重视。墓志对研究当地文化民俗、社会制度、语言文字和篆刻书法艺术等都具有传世文献所无法比拟的学术价值。以《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卷·贰南京》为例,探索其语料在训诂学、辞书学上的重要价值。将其与《汉语大词典》进行比照,发现《汉语犬词典》在例证方面还存在着的缺失。本文利用出土文献语料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希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所释之词,有的在《释名》中已有用例,而该词典所举书证迟后于《释名》。今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中仍存在着释义有误或书证滞后、缺失与孤证等问题,这不利于词语溯源工作。以《清风闸》等近代汉语文献为参照,试着订补了该辞书中21条词语的书证或词义,以期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及词语溯源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词典》代表了目前我国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其体例相当详善、缜密。但其中亦有瑕疵。书证中存在体例不一问题共25处,分为“文字不一”、“标点不一”及“其他不一”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从考察客方言的代表点梅县方言中的古语词入手,指出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音义方面的疏漏,以供编纂者和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明代汉语新词语的过程中,发现《汉语大词典》中一些书证晚出或误出的词语,择取其中的傍黑、害眼、火计、名口、装腔、尊价等作了示例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四部辞典在解释“青”字时存在一些不足,如释义含糊、书证晚出、义项缺漏等,本文提出一管之见,以供这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是当今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语文工具书,但是仍然存在个别词目失收、词语义项脱漏、例证滞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对《汉语大词典》中“阿正”、“比先”、“零”等词条的释义、书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给予补正。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的训释语中,出现了许多的新词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汉代的实际语言面貌。而《汉语大词典》在对这些词语的收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词条例证滞后的现象,这不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本文试着通过对《说文》新词语进行考释过程中,指出《大词典》的例证晚收情况,希望起重要的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