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雷达脉内调制信号分析是实现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的一个重要手段,雷达脉内调制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需采用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小波变换是处理非平稳信号的有力工具,可用来对脉内信号进行分析,但需要搜索算法搜索变换后的小波脊线.因此,在对调制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后,采用微粒群优化算法搜索小波脊线.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和微粒群优化算法可对雷达脉内调制信号进行参数分析与提取,小波变换分析方法是有效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把卷积盲分离算法应用于雷达系统抗干扰中,提出一种新的雷达系统干扰抑制算法. 该算法在时域中对四阶累积量进行联合块对角化,以实现雷达信号和干扰信号的盲分离. 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无噪及含噪情况下,该算法均可把卷积混合的雷达回波信号及干扰信号分离开来,且有很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越来越需要测量微弱信号,例如各种物理量常常是通过传感器变换成等效电压信号进行测量的。而这电压信号又往往淹没在热噪声和器件的固有噪声之中。检测淹没在噪声本底中的微弱信号是建立在相关接收理论的基础之上,锁相放大器又是实现相关接收理论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相关接收及锁相放大器的原理,並结合力感觉系统,说明锁相放大器的典型应用以及参数的选择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通道MUXDAC系统的同步问题,采用数字相关法进行反馈时钟鉴相,提出一种适于FPGA的低采样率反馈算法. 对算法原理、实现方法及影响算法精度的各参数进行了分析. 该算法在雷达双通道信号发生器系统中得以应用,证明了其正确性. 算法简单易行,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淹没在低频噪声中的微弱信号提取出来,要求检测电路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实用的锁定放大电路,并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了锁定放大电路DC微小电流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微小电流。所设计的检测电路不仅能测量周期信号,还能测量非周期信号。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低噪声CCD信号的CDS(相关双采样)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对具有可调频特性的动态带通滤波器的使用,按照像素的读出顺序改变滤波器的参数,可以把信号提取出来,同时使得相应的噪声带宽保持较低.这种新的采集方法比较容易实现,并且还具有低噪声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一种微弱电流测量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设计1种具有较高精度和较好重复再现性的微弱电流测量仪器,采用开关调制、差分对消技术,消除微弱电流测量系统的直流误差;通过屏蔽、低通滤波有效抑制工频噪声和放大电路的噪声;边放大信号边衰减噪声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多级放大和预调零解决高放大倍数与运算放大器饱和的矛盾.对设计的微弱电流测量仪进行测试,仪器最小量程达10 pA,最小分辨率达0.5 pA;结果显示工频噪声和直流失调对微弱电流测量有重要影响,表明设计所采用的技术有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磁环境复杂度的不断提升及电子侦察体制的日益复杂,高脉冲丢失率下的复杂雷达脉冲信号分选成为制约电子侦察效能的瓶颈问题。针对实际应用中侦收脉冲数据丢失率高、到达时间抖动、信号体制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变体JANET网络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该分选算法通过仅增加遗忘门结构,即可有效挖掘脉冲时间序列上下文的特性,实现高丢失率辐射源脉冲的有效分选,同时解决了循环神经网络长序列依赖问题,能够实现脉冲的准实时在线分选,满足工程应用中信号分选准确度及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基于二阶统计的CSPRIT算法在空间相关高斯噪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四阶累积量与CSPRIT算法相结合,处理一维二元相移键控信号(BPSK)和多元幅移键控信号(MASK),实现信号到达角(DOA)的估计和波束形成器的构造。与基于二阶统计的CSPRIT算法相比,基于四阶累积量的改进算法能够有效抑制空间相关的高斯噪声,提高信号估计精度。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Levenberg-Marquardt(LM)拟合等算法在心率估计中存在稳定性差、精准度低等现状,在分析77 GHz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心率估计算法。首先,该算法通过速度-距离谱图识别被测人体,通过仿真实验获得心跳区间50~120次/min对应的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区间为[0.31,0.44]。然后,提出PE心跳信号区间筛选方法消除微运动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通过峰值检测算法实现心率的精准估计。最后邀请30位志愿者进行实验,并从稳定性、准确性和估计误差3方面分别对本文提出的算法、FFT算法和LM拟合算法进行评估和比较。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的稳定性和估计误差的综合评估指标最优,准确率为98.30%。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载刚性三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需求,在存在干涉相位噪声的情况下,研究基于2个地面控制点估计系统基线倾角和干涉相位偏差的问题,分析干涉相位噪声对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三基线联合参数估计方法.使用牛顿法求解系统参数估计方程,根据不同基线的高程测量精度,对目标函数进行加权处理,并使用不同基线得到的高程差来评价参数估计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基线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2.
对星载雷达数据与地面降雨资料进行空间匹配,并展开定量分析,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介绍了美国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采用的数据匹配方法,进一步采用了更精细的三维网格,对三组星载与地基雷达数据进行了空间匹配处理,并对结果展开了定性比较与点对点的定量对比,比较了2种匹配方法,验证了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具有近距离高精度测量、无距离盲区等优点,因此常被用来探测近距离慢速目标。针对FMCW雷达探测地面道路慢速目标场景,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滤波器。该滤波器可用于抑制环境中的强杂波影响,提升目标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强杂波环境背景下,经滤波器处理后信号的峰值降低91.1%,信号平均幅度降低82.7%,与常用的MTI脉冲对消滤波器的性能相比,可以更好地抑制强杂波的影响,更利于动目标的提取。同时,真实测量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滤波器的有效性和目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结果显示相对距离误差和相对速度误差均在10-3量级,具有良好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USB的航海模拟器雷达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USB的雷达接口电路设计方案,给出硬件电路设计、固件编程、应用软件设计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利用EZ-USB FX2的通用可编程接口(GPIF)达到雷达图像传输的高速要求.实验测试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雷达模拟器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毫米波雷达常用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来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等物理参数,但基于三角波调频连续波的雷达难以准确地完成多目标探测.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FMCW波形及其对应的多目标匹配算法,这个复合型波形结合梯形波和快速锯齿波的特性,可以更准确地完成多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球低轨(LEO)飞行器组成星载双基地雷达进行海洋遥感探测问题,分析了不同轨道高度下镜面反射点的分布情况和不同GPS仰角下反射耀斑区的特征;据此进一步研究了LEO星载接收机的单根高增益左旋圆极化(LHCP)天线的摆放策略,并对中国未来进行双基地海洋遥感探测实验的可能卫星平台做了具体分析,给出了一种天线波束和指向的最佳组合. 对于中国双基地雷达LHCP天线实验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将QoS性能测量与层次化动态雷达图可视化方法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空间通信网QoS性能仿真新方法,构建了仿真系统平台. 同时,在分析空间通信网QoS性能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分组对路径带宽测量方法,并利用空间通信网仿真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把通常用于图像处理的CLEAN算法引入到SAR成像处理中,提出一种基于CLEAN的SAR图像旁瓣抑制方法.分析算法流程,比较点目标仿真结果和RADARSAT-1海洋稀疏目标场景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成像分辨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旁瓣.  相似文献   

19.
天线波束形成是改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距离模糊的主要手段之一.提出一种宽零陷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能够在星载SAR模糊区回波方向形成特定深度的宽零陷,从而对模糊区回波进行有效抑制.以一个星载SAR系统为实例,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