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纵观历年高考,高考试卷中文言文的分值一直比较高,且有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基本按照"作者简介——时代背景——逐字逐句讲解翻译"这种模式进行。老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两眼无神、昏昏欲睡。如何  相似文献   

2.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指出高考所考的文言文是“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是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但是,文言文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学生除了课堂已经没有使用文言文氛围和环境;因而,文言文可能虽“浅”,但对众多的高中生来说却不“易”。这就需要我们在文言文教学时,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一、分析传统教学法利弊,提出问题教学必要性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必考内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视基础,主要是老师对文言文的范文教学多是运用分析讲  相似文献   

3.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回顾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如今,是否真正达到了这一目标呢?从学生毕业会考成绩和高考成绩来看,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木尽如人意,这与语文老师的教学思想及教法不无关系。笔者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不仅听了很多一老师的课,还向各种类型的学生征求意见,并留心于各种语文刊物上所介绍的文言文教改情况,总括起来,文言文教学现状如下:”,(一)串讲加分析。这种教法面面俱到,费时费力,最容易…  相似文献   

4.
仇红梅 《现代语文》2011,(12):71-71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文言文教学仍然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解词——串讲——翻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至今仍被许多老师采用。那么,怎样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状呢?笔者认为,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导向,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文言文在高考当中分值占全卷约五分之一,比重相当可观。虽然同学们在小学就开始学习文言文了,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使用情境,很难如现代汉语一样做到“熟能生巧”,这就使得“看似寻常”的文言文成为很多高三同学应考的“拦路虎”。王荆公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想在文言文上拿高分是要付出艰辛的。一、千举万变,不离于宗——梳理教材篇目论及近年高考文言文板块命题思路,老师们常会用“考的都学过”来加以描述。考核的内容无论如何变化,本质上不过是课内知识的迁移。因此,要做好高考文言文的复习应考,首先要以教材为“宗”,对教材篇目进行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要“两重视一并举”——与王庆锋老师商榷河北省香河一中王荣杰山东省王庆锋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4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文言文教学要做到两重视一舍弃》,其观点是:“重视诵读教学和积累教学,舍弃对篇章结构及写法技巧等方面的分析”。重...  相似文献   

7.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有教师说容易,是因为它课文篇目稳定、知识点固定、语法规律清晰,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也有教师说很难,那是因为它模式陈旧、教法和学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老师教得没有新意,学生学得没有情趣。由此看来,文言文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更何况中职生的文言文底子又普遍比较薄弱。难怪中职的语文老师都在疾呼“文言文难教”——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学生也纷纷抱怨“文言文难学”——简直是如读天书。  相似文献   

8.
殷齐齐 《现代语文》2011,(10):17-18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难点,皆因文言文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对此缺乏认识,而且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采用的是较为枯燥的“串讲法”,导致学生对文言文敬而远之。更何况高职学生的语文功底又普遍比较薄弱,文言文功底更是捉襟见肘。难怪高职的语文老师都在疾呼“文言难教”——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同学也纷纷抱怨“文言难学”——简直是如读天书。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翻译一向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硬骨头”,它是综合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的一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试题。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采分点。这些采分点通常体现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结构等方面。因为文言文翻译题,命题老师往往会给一个句子设置两到三...  相似文献   

10.
近读《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8A期上包素茵老师的《“浅易”意味着什么?——新教材文言文改革刍议》一文,文中谈到了新课标、新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等的认识,对于某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说明“浅易”到底意味着什么,同时谈谈对包老师的见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无论是就传承华夏的文化经典而言,还是就高考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而目前大多数高中生对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这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先引领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文,再在此基础上讲解文章的内容。殊不知,这种一厢情愿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吃力不讨好而且效率低下,怎么能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的相当大的篇幅,但文言文的教学却令广大的师生“想说爱你不容易”,本文从文言文的教学现状谈起.并思考改变现状的方法:上出文言文独特的“文言味”——韵味、情味、滋味、回味。希望能够对现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虽说文言文是历经数千年积淀的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精神雕塑,但在现实教学中却是老师们不敢触碰的“禁区”,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仍是“冷点”,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老师选择文言文。综观当下的文言文教学,容易出现两种极端:“重言轻文”和“轻言重文”。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现象严重。忽视了文言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任务。对此问题笔者从高考、教师、学生等方面进行剖析,对症下药,从放宽高考心态、不忘基本功、辨明教学方向、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略做探讨,以求改善不良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自颁布《考试说明》以来,高考文言试题总的说是依据《说明》,遵循《说明》精神的。首先,所选阅读材料属于“浅易的文言文”。关于什么是浅易的文言文,刘国正先生认为是“指《史记》《孟子》《梦溪笔谈》《聊斋志异》一类书籍旨在普及的今人选注本”(《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载《中学语文教学》1983.11),命题者认为是“首尾俱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没有生辟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较少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的文言文。”(《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载《中学语文教学》1999.8)其次,考…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由于林彪、“四人帮”十多年来的破坏,中学文言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从最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答卷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句式不清,词义不辨,表达不当。不少考生对比较简易的是非题也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要使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就要切实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把时间和力气花在认字、辨词、诠句上。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对文言文教学感到不好教,学生对文言文感到不好学。对此,本文简要探讨一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并结合个人教学经历提出一些粗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叶菊萍 《甘肃教育》2010,(16):49-49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重头戏。近几年,文言文教学却成了语文教学的瓶颈之一,传统的“师讲生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诸多质疑甚至批评。那么,如何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怎样提高学生文言文阅凑理解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很明确——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即离开老师能独立读懂一般的文言文。针对这一特点,大多数老师都产生了这样一种思想: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就是字词句。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和写作技巧无异于画蛇添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不免出现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