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西学东渐》一课说:“直到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皇帝和满朝文武还不知‘英国在中国之何方’,‘俄罗斯是否(与中国)接壤’。”  相似文献   

2.
陈辉 《语文天地》2009,(11):50-51
英国哲学家约翰·怀特在《教育哲学》中解释“教”的时候说:“‘教’……意思是努力带来‘学’。”这位西方哲学家的解释竟然与中国古老的传统的“教”的内涵十分契合。“教”。  相似文献   

3.
尹贝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109-112
‘哑巴’英语已经成为中国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造成‘哑巴’英语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不能完全归咎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教材和教法。本文试图以外语学习理论为指导分析‘哑巴’英语的原因,并且根据现代流行的外语教学理论建议解决‘哑巴’英语的办法,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摆脱‘哑巴’英语现象,提高英语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4.
养蚕不用桑一位日本东京大学的生物学家以‘微生物培养菌’养蚕。钓鱼不用钩一位英国的生物学家以‘脉冲’使鱼类游向渔船以便捕捉。裁剪不用剪刀一位奥地利的工程师以‘特殊的裁剪机’(由‘刀’发出稀薄的流水  相似文献   

5.
郑友霄 《语文知识》2001,(12):56-59
清华大学附中的韩军先生在《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八大关系》一文中说:“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人类语言的学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 8~ 9页 :“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 ,到达上海以后 ,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中关于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的条款 ,又以‘华洋分居 ,避免纠纷’为诱饵 ,迫使上海地方官员 ,用告示形式 ,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其中规定 :‘洋泾浜以北 ,李家庄以南之地 ,准租与英国商人 ,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攫取的第一个租界。”《上海租地章程》是 1845年 11月 2 9日 ,苏松太道道员官慕久与英国领事“依约商妥”后 ,以其个人名义颁布的。该章程并没有公开直接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 ,它只体现了英国殖…  相似文献   

7.
由于世界各国的文化、风俗、习惯不同,导致商标的设计也有很多禁区: 在英国,禁止用公羊、雄鸡作商标。因为山羊被喻为‘不正经的男子’,而雄鸡的英文是‘cock’,为‘下流’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99页资本主义列强在亚洲扩张的一段文字:“在亚洲,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全占有了印度,并占领了新加坡等地,还不断对缅甸、阿富汗和伊朗等国进行侵略,扩大殖民势力,接着又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第104页:“1842年8月,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香港给英国。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签订了《北京条约》,割香港对岸的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瓜分狂潮中,英国再次强迫清政府租借‘新界’,以抵制法国强占广州湾(‘新界’比香港大10倍…  相似文献   

9.
《中国语文》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有一则题为《有“大”无“小”》的“补白”: “世间事物名称,一般说,有‘大’必有‘小’,如‘大麦、小麦’‘大脑、小脑’‘大人物、小人物’‘大年夜、小年夜’。可是也有不少名称是只有‘大’没有‘小’的,例如:  相似文献   

10.
1、不妨打个比方有一次,有人问英国的天文学家琼斯:‘我们地球有多大年龄了?’‘你们想。’琼斯回答说:‘有一座巍峨的高山,比方是高加索的厄尔希鲁士山吧,再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2003年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93页:“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场”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第107页又说:“19世纪中期,英国……有‘世界工厂’之称。”那么,19世纪中期的英国应该称为“世界工场”还是“世界工厂”呢?  相似文献   

12.
王伯敏先生在他编的《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和《新美术》中先后提及中国山水画观察、透视的方法.他说:“用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把视点‘逐步’往前移.让作从这座山转到那座山。这样一路看去.一路画去.‘步步看’,‘面面观’,‘前顾后盼’.‘左看右看’.把所画到的景物.集中经营在一个画面七。”这种移动视点来观察、透视和取景的方法即是取移法.它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观察、取景的方法,是中国山水画情与景交融的媒介.因而是激活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使之得以产生的良方。  相似文献   

13.
‘排名一三年级数学能万一四年级数学能力‘三年级科学能力,四年级科学能力 1·’韩国一‘.新加坡韩国韩国1 、‘2·飞新加坡一、’月一韩国一日本‘沁一一_一日本,: ‘3丫t’旧本‘·一日本‘1.美国」犷一_美国、‘·万 4之中国香港一中国香港一_英国_、,一捷克_·‘  相似文献   

14.
“道”与中国艺术的本体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道家哲学为切入点研究中国艺术。在“一、‘道’的美学意味”中,作者从“‘道’的存在状态”、“‘道’的把握”上细理了“道”的中国特色及内涵;在“二、‘道’与中国艺术的本体阐释”中从两方面论述了道与中国艺术本体的内在关联,认为:1.“道”奠定了中国艺术赖以成立的根据,2.“道”决定了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大体包括:a.尚自然。b.崇简淡。c.求空灵等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之句。高中语文课本注释为:“誓,似应作‘諐’。諐,古‘愆’字。諐违,过失”。究查课本注释的依据,不外如下:纪荣舒《玉台新咏考异》:“誓违二字,不可通,疑諐违之讹。諐尤‘愆’字”。闻一多《诗选与校笺》:“纪说是也,今握正。”余冠英《乐府诗选》、“誓或疑是‘諐,字之误,是古‘愆,字,过失也。‘违’也是过失。”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一):“‘誓’可能是‘諐’的误字。‘諐,音同qian,同‘愆’。‘愆违’,过失。”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也认为  相似文献   

16.
王伯敏先生在地编著的《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和《新美术》中先后提及中国山水画观察、透视的方法,他说:“用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把视点‘逐步’往前移,让作者从这座山转到那座山。这样一路看去,一路画去,‘步步看’,‘面面观’,‘前顾后盼’,‘左看右看’,把所画到的景物,集中经营在一个画面上。”这种移动视点来观察、透视和取景的方法即是取移法,它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观察、取景的方法,是中国山水画情与景交融的媒介,因而是激活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使之得以产生的良方。取移法在中国画画史k的应运而生决非偶然的。…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您’和‘你们’有时是可以通用的。本文的观点是‘您’是‘你们’的分支,也就是说‘您’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并定型的。‘你们’的读音是‘ni men’而‘您’的读音是‘nin’。‘你们’连读时就是‘您’。在字形上说,‘你们’和‘您’都含有‘尔’这个字。‘尔’这字本身就有你的意思,通过‘尔’我们能看到它们的发展轨迹。在字义上说古之‘您’有‘你们’之意,尽管今之‘您’已经没有了‘你们’之意,但是它是从‘你们’变化来的。  相似文献   

18.
刘开军 《巢湖学院学报》2007,9(1):135-136,144
著名史学史专家杨翼骧先生在一次访谈中,说到别人对他从事的史学史学科的疑惑:“中国史学史这五个字中有两个‘史’字,令人难以理解,是‘中国史’的‘学史’呢?还是‘中国史学’的‘史’呢?”①意思是说解放前史学史学科不受重视,解放后仍有人不明白史学史是怎么回事。经过近几  相似文献   

19.
诗学零札     
欧阳修《六一诗话》一则记当时九僧事,云有进士许洞“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一作‘日’)、‘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搁笔,“同书论杨亿一则又嘲此九僧为“前世号诗人者,区区于风云草木之类,为许洞所困者也。”九僧自是小家,境狭意浅,欧公的讥评不无道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许洞的作法实不足取。中国传统诗歌将自然引入人生,天人相合,意境相融,最直观也最典型地反映出中国人的哲学观念与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记者采访青年作家梁晓声。英方记者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听后表示同意。英方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梁晓声略加思索,立即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