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乾隆时期何时出现昆剧女子职业戏班的研讨,目前在昆剧发展史的研究上,还是空白。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了我国第一个以女演员为主(仅一个男演员)的昆剧职业戏班——“顾阿姨双清班”。李斗没有写明顾阿姨双清班何时开始出现在扬州。《扬州画舫录》所写“班中喜官《寻梦》一出,即金德辉唱口”,提供了可供研究的线索。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金德辉有四十岁,他在洪班声名鹊起,形成了“金德辉唱口”。顾阿姨双清班“喜官《寻梦》一出”的时间上限可在乾隆三十五年。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2002年中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颇具特色的语段压缩题: 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书写格)。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05,(7C):80-83
京剧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戏剧”,它是我国的国粹。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安徽的徽剧和湖北的汉调戏班子纷纷进京演出,京剧就是在这两种地方戏基础上,吸收昆剧和北方梆子戏的曲调,结合北京的语言特点逐渐形成的。早期的京剧都是男演员,因此,京剧发展史上有不少的男性的旦角名家。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扬州慢》“竹西佳处”的注释中,注者将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解释成:“谁想到竹林西边的路就是热闹的扬州?”“竹西路”被解释成“竹林西边的路”了。“竹西”一语,《辞源》释为古亭名,所举例句正是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中的这个句子,而且还在引用《全唐诗》赵嘏《山中寄卢简求》“竹西池上有花开,日日幽吟看又回”的诗句后作了这样的说明:“后人因于其处筑竹西亭,又名歌吹亭,在扬州甘泉县(今江苏扬州市)北。”由此可知,“竹西”不是“竹林西边”,而是“竹西亭”。  相似文献   

5.
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中选编了《扬州慢》一词,诃中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句。编者对“二十四桥”的注释是:“唐朝时扬州繁盛,有二十四座桥。南宋时只剩七座,并不‘存在’,这里只是泛说,不是纪实。”198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中,也选编了《扬州慢》一词。编者对“二十四桥”的注释是:“唐朝时扬州繁盛,有二十四桥。”前者说有“二十四座桥”,读者一看就知“二  相似文献   

6.
形为联想意在递进──说《灯》的结构江苏扬州水利学校孙永良巴金先生的《灯》在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1-8小节是第一部分,9-12小节是第二部分。文章开头三小节用铺垫映衬的手法,将“光”、“灯”引入文中。第4小节是由“我”的感觉出发,由己及人推想“从城里回...  相似文献   

7.
赶考     
《中国基础教育》2005,(4):16-16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旅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2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梦到下雨天,他带了斗笠还打伞。秀才第二天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莱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相似文献   

8.
贵刊2000年第12期和2001年第4期分别刊登了广东舒老师的文章《x÷32=8……3是不是方程》和江苏刘老师的文章《x÷32=8……3应是方程》(以下简称“文一”和“文二”),二者意见恰恰相左:“文一”认为不是方程,而“文二”认为应是方程。那么,究竟是不是方程呢?愚以为:x÷32=8……3不是方程。  相似文献   

9.
南宋词家姜夔的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见高中语文第六册)中的二十四桥”,课本注为:“唐朝时扬州繁盛,有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注家认为拥有二十四座桥乃是唐代扬州繁盛的标志之一。这样往,自然也说姜夔原词中的“二十四桥”是指二十四座桥。这种说法,无论是从唐代扬州的实际,还是从姜夔词意来看,都是值得商榷的。的确,唐代的扬州是一个商贾云集、笙歌四起的繁华富庶的大都市,而彼时的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和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相似文献   

10.
徽学即徽州学,徽学是徽州学的简称。历史上曾经将徽州府学称之为“微学”,也有将新安理学和徽州学术称为“微学”的。但这种称呼只是临时性的或个别的,不是一种概念,同现在的徽学学科概念不同。徽学不是安徽学。徽剧是属于徽州的地方剧种,不是安徽剧;徽派篆刻是徽州地方篆刻流派,不是“皖派”篆刻;同样徽商也不是安徽商,  相似文献   

11.
一等奖(10名)《生命是一种平衡的力盆》阅读周俊报江苏东台市台南中学《妹妹的怪癖》阅读赵俊辉湖北仙桃市胡场一中《幽默竞选》阅读黄琼湖北武汉市黄彼区教育局《完美》阅读王小勇江苏东台市南沈灶中学《愿望》阅读周.林江苏东台市台南中学《淡摸喝彩》阅读邓位明江苏南通市红桥106A一307 (深海雪花》阅读张坤程付立安徽界首市顾集中学《每月第一个礼拜五》阅读胡艳丽河南息县曹黄林中学《不知有花》阅读刘志刚河南淮阳县安岭镇一中《只为苍生说人话》阅读杜炳元湖北黄冈市赤壁中学二等奖(2O名)《请把焦点对准我》阅读丁国林江苏如奉市教…  相似文献   

12.
徽学即徽州学,徽学是徽州学的简称。历史上曾经将徽州府学称之为“微学”,也有将新安理学和徽州学术称为“微学”的。但这种称呼只是临时性的或个别的,不是一种概念,同现在的徽学学科概念不同。徽学不是安徽学。徽剧是属于徽州的地方剧种,不是安徽剧;徽派篆刻是徽州地方篆刻流派,不是“皖派”篆刻;同样徽商也不是安徽商,  相似文献   

13.
关于《张衡传》一条注释的补充安徽石台中学吴学良高中《语文》第六册,选编了范晔的《张衡传》。教材编者对文中的“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注解说:“上文说‘再迁为太史令’,这里又说‘再转复为太史令’,中间张衡还改任过别的什么官职,本传没有叙述。”课本注释是...  相似文献   

14.
限字表述题,是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能准确提取主要信息,并进行全面、简洁、顺畅的表达。一抓住要点,准确概括例1 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书写格)。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相似文献   

15.
我要对你说     
《学生电脑》2007,(12):3-3
江苏苏州的石蜻昳对姐姐说:快快把牙套拿掉吧! 四川自贡的张梦瑶对鬼鬼说:收我为徒弟吧!偶会很感激你的。 江苏扬州的孙蒙对BOSS说:我同学都中奖了,也让我中吧!!!!  相似文献   

16.
初读冯一下先生的《也说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2009年文综安徽卷第36题献疑》(以下简称《也说》)一文[1](p.43),一则曰: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36题出现了令人遗憾的硬  相似文献   

17.
南宋词家姜夔的名作《扬州慢》中有一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教材上是这样作注的:“指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谁想到竹林西边的路就是热闹的扬州呢?)……”(见人教社版高中语文第六册151页)把“竹西佳处”解作扬州代...  相似文献   

18.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家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着伞。秀才对这两个梦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还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相似文献   

19.
骆驼刺 《师道》2006,(12):54-55
一《老照片》第三十辑刊出过一组回忆北京师大附中的文章,让人对过去的中学神往不已。其实不仅是北师大附中,还有天津南开中学、江苏扬州中学、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等等,都足以勾起一个个美丽得令人心伤的记忆。就说不太为人所知的春晖中学吧。在上世纪20年代初曾一度聚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2006年第10期刊登了王红扣老师撰写的《荣辱观不是默出来的》一文,看完后总感觉文中有的观点与结论需要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