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分析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前后洞庭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以及重要理化指标的变化,可以发现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体理化性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水体含沙量下降,透明度增加,水体环境容量减小,水体流速减缓。近年湖体氮、磷等营养盐污染负荷有所加重,洞庭湖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洞庭湖局部区域已出现了轻度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鄱阳湖的倒灌特性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较三峡工程运行前的1990~2002年,三峡工程运行初期(2003~2008年)年均倒灌天数和年均总倒灌量均有明显的增加,而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2009年)以来二者均显著减小;2年际变化方面:2002~2009年期间倒灌发生的频率最高;年内分布方面:三峡工程运行后7月、10月、11月最大倒灌流量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少,而8月和9月则出现了较大增幅;3 M-K趋势检验结果表明,年均流量和年倒灌量均未出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是长江干流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自水库蓄水运行以来对下游河段的河势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江湖汇流河段三峡水库运行前后的水文特性变化以及河段河势的变化情况,从而推知,三峡工程运行后,江湖汇流段上游来水量变化不大,来沙量大幅度减小;河势总体稳定,目前仍表现为冲淤交替,未出现单向性累积冲刷现象。  相似文献   

4.
1.洞庭湖吞吐长江、汇纳四水,是个“水袋子”。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广大冲积平原和湖泊水网地区,1.878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湖南占81%,洞庭湖北面有长江水从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入团湖,本省湘、资、沅、澧“四水”从西、南面注入,汇集129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来水(占长江流域面积的71.7%);年均入湖水量3018亿立方米(其中37%来自长江,54.6%来自“四水”,其余为区间产水)。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是调节湘、资、沅、澧四水和分蓄长江洪水的重要天然湖泊,三峡水库蓄水后,对长江上游来水来沙进行了有效调节。通过分析洞庭湖区5个控制站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泥沙变化趋势,揭示了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古人写湖的诗文。先看李白。他这样写洞庭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又说:“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两诗写月写秋.但洞庭湖之特色并未道出.将“洞庭”二字换成其他.也未尝不可。李白写瀑布、写长江、写黄河的诗篇都是千古名篇.但写湖不及江河。这不怨李白.因为他没见过最美的湖。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坝蓄水后,库区泥沙淤塞问题如何解决,是业内专家最为关心的问题。1960年建成的三门峡水库,就因泥沙大量淤积,最终变成一座泥库。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三峡工程建在年输沙量占世界第四位的长江干流上,如何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chón&dǎo fùzhé)。我国科学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认为泥沙对三峡工程影响不会太大。三峡蓄水两年多的监测结果和相关科学实验表明,三峡水库运行100年后,水库防洪库容还会保留86%。专家介绍说,由于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汛期要确保145米的蓄水水位,大洪水时要拦截洪峰,势必会把一些泥沙留在库内,水库…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建设方式 作为世界上最大工程——三峡工程,将采取“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一级开发,是指从三峡坝址到重庆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只修建三峡一级枢纽工程;一次建成,指工程按合理工期一次连续修完;分期蓄水,指水库建成后不是一次就蓄水到正常水位175m,而是先蓄水到156m,再逐步提高,以缓解移民难度;连续移民,即移民不分期,实行连续搬迁。  相似文献   

9.
很荣幸来到余三定老师的南湖藏书楼参观学习。我对岳阳和洞庭湖仰慕已久,只是以往停留在古人诗词歌赋的文本所营造的想象世界里,尤其是范文正《岳阳楼记》所描绘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令我对这片湖水和这座城市都无比向往。今天来到洞庭湖的子湖——南湖之畔,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荆江南岸。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如下图)。洞庭湖示意图洞庭湖是第三纪末期、地层断裂后经过长期的缓慢下沉及江河冲积物的不断充填而逐渐形成的。古代的洞庭湖是很大的,《山海经》记载“洞庭乃沅澧之交,潇湘之渊。夏秋水涨,方九百里。”三国以前,洞庭湖的整个湖面是连成一片的,夏秋时节,波涛万顷,方圆八百里。至南北朝时期,洞庭湖变成了三个湖:东面的仍叫洞庭湖,南面的叫青草湖(也称南洞庭湖),西面的叫赤…  相似文献   

11.
公元13世纪的宋蒙(元)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蒙(元)灭南宋是蒙(元)统一中国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蒙战争持续半个多世纪之久,其中的激烈、复杂、曲折为中国战争史所罕见。万州是当时lznJiI夔州路的重要州郡,“南带长川,北环梁山,地接夔门,扼束巴楚”,对防御蒙古顺长江东下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以万州为切入点,梳理了发生在万州的战事,总结了万州抗蒙战争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2.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两难选择。作为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重庆市万州区而言,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更具有紧迫性和挑战性。万州区既是国家级贫困城市、重庆市"一圈两翼"中"渝东北翼"的中心城市,又是三峡库区的腹心城市,一方面,发展地区经济,摆脱贫困,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是万州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长江水资源环境和沿江水土资源、植物资源等,又是万州区必然的历史使命。用万州区2002—2011年的相关数据来分析万州社会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的关系,既能掌握和理解万州地区生产总值与工业三废之间的关系,又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为万州这样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也能进一步的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类似地区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万州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该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结合万州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是研究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造了万州移动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一种效能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三峡移民迁建一度造成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直辖后在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过程中,万州的经济迎来了加速发展机遇.万州区机电行业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产业升级,数控化改造在提升产业能力的过程中将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机遇,通过调研万州区部分机电企业,本研究将给出一些分析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万州古寨堡的分类、成因、防御要素、防御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对万州古寨堡的建筑形制及特点进行概述,然后从万州的历史及地理环境入手,分析了万州古寨堡的修建年代及原因,最后对万州古寨堡的防御要素和防御特征从军事防御设施的构建、布局及其防御理念的角度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对传统中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全面解构.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专制使臣民变成奴隶,颓废了国民精神;中国历代专制帝王推行"私国愚民"之术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专制导致中国处于积弱积贫的境地,是中国饱受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通过划分政体类型,他们指出了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的根本区别,并宣告了专制制度的暂时性.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背景下,清末民初"解构专制"思潮的功用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直接从制度入手以图富强的观念也使这股思潮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8.
大力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研究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着力点,是新时代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该研究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基于现实情况,从大学生、教师、教学载体三个方面提出了科学的策略思路,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通过对世界各国死刑情况和我国目前死刑罪名使用情况的分析,指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杀人偿命"的复仇思想,目前的死刑罪名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家发展的需要的,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是有必要存在的。但是,随着法制的进步和对人权保障思想越来越重视,死刑罪名在我国未来是极有可能被废除的。  相似文献   

20.
《天城石壁记》是研究宋元万州之战最详细、最可靠的原始史料,有些记载可以补正《宋史》、《元史》之缺失,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