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新闻讲究时效性。记者、通讯员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抢”回来的新闻,编辑当然应该及时地编发。否则,那“抢”的努力岂不打了水漂儿?  相似文献   

2.
新闻消息,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严格。通俗地讲,就是要求第一时间采访,第一时间发表,才能保证一则新闻第一时间“新鲜出炉”。新闻这个“新”,其实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报道的内容要新,二是要讲究时效与契机,要在导语中突出最新的时间慨念: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2005,(7):F002-F002
“第一时间报道新闻”(putting news first)是英国BBC世界电视台的宗旨。在推出这组系列广告前,BBC对亚洲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真正的新闻业”(real journalism)理念最能体现BBC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这组广告中,特别突出了BBC记者在前线抢新闻的“玩命”细节。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界,新闻策划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尤其是战役性报道的策划,一直是新闻界谈论最多并积极探索的问题。同样的新闻事件,如果精心策划,既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能辅之以一些背景资料或者相关性链接.则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达到有效报道的目的。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同一新闻源,众多媒体会集中优势兵力在第一时间“抢”新闻。“抢”来的新闻怎样才能以最优的形式与读者见面呢?这就需要在策划上下功夫。有了好的策划。好的新闻资源才不会被“浪费”。  相似文献   

5.
『磨』新闻     
“抢”新闻 ,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然而笔者却主张 ,新闻不仅要“抢” ,而且要“磨”。“磨”———通往时效的门径“磨”的提出 ,看似与新闻特性有悖 ,其实不然。“抢”是为了新闻的时效 ,“磨”也是一条通往时效的好途径。“磨”新闻不仅成为一种可能 ,而且十分必要。“效果”并非越快越好 ,既然新闻媒体允许时间要求上的区别 ,新闻特性和新闻发布都要讲究“时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磨一磨”呢 ?要“磨”出时效 ,有三条必须注意 :第一 ,“磨”的对象要合适。一些动态消息、突发事件多侧重于“抡” ,而一些解释性新闻、重大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了争夺市场,抢占读者群,现在不少晚报越来越“快”了:报道新闻快、发表议论快,甚至连出报时间也提前至早上……这种现象,值得业内人士关注。应当承认,晚报求快,体现出晚报人市场竞争意识提高了。但问题是,现在不少晚报只求快,提前在早上出报,忘记了自己是晚报,也忘记了自己的报纸是“新闻媒体”,认为快就是新。抢在第一时间发表的不少新闻,往往只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屡有所闻的事实表象,缺乏新意;抢在第一时间发表的不少议论,往往是一些“急就章”,议而不深,论而不新;抢在第一时间发行的报纸,往往是一些陈版旧面,与原来的面貌毫无异处。毋…  相似文献   

7.
孟夏  雪莉 《视听纵横》2004,(5):111-112
在宁波电台交通音乐频道全天24小时直播节目运行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主持人中断与嘉宾的访谈或中断正常的节目安排,插播来自新闻现场的最新报道;而在新闻现场,记者只凭借一部手机就可以及时发回报道,在保证导向和品位、严格遵守宣传纪律的前提下,抢在其它媒体之前开出头一枪,满足了听众“求新”、“求知”、“求快”的心理需求,并及时有效地引导了听众。这种第一时间播报最新消息,打破常规随时插播动态信息的运作机制,极大地发挥了广播媒体直击现场的“特快”优势,并从始至终使频道节目体现出一个“活”字。  相似文献   

8.
范宇 《中国广播》2005,(4):20-20
两岸春节台商包机“双向对飞”的首航日,台湾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特别是讲究现场连线的电子媒体,更是想尽办法,在第一时间天罗地网报道两岸包机首航的所有细节。几乎各家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都参与到这场历史性的新闻“盛会”。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要重视“二度开发”的作用。所谓“二度开发”,就是在别人已打了“第一枪”后,仍然从中挖掘出新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独家新闻。当然,我们提倡“抢新闻”的拼搏精神,因为新闻是“易碎品”,正如人们所说: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但是,每天发生的新闻不一定被记者碰到。有时即使是记者身处发生新闻的第一现场,也因拼抢激烈而难以在第一时间抢发出来。但这并不等于说,别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态新闻,它报道的是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类新闻稍纵即逝,要求记者反应迅速,即所谓的“抢新闻”。另一类是非事件性新闻,有人称其为“稳态”新闻。它报道的是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的事情,但是从没有被报道过,谁去报道,它就是新闻。写这类新闻关键在发现。实际上,研究、发现非事件性新闻时记者,尤其是地方记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地方记者长期在基层采访,周围的事情平凡又平静,不可能有多少新闻去抢,瞬间大新闻更难碰到。这就要求记者静下心来,在平凡而又平静的生活中发现受众爱看的和想…  相似文献   

11.
黄斌 《新闻知识》2003,(5):34-35
“抢”与“压”的关系 “抢”就是在案发的第一时间迅速进行传播,抓住时机,先声夺人,以快制胜。一般来说,新闻宣传包括案件报道是越快越好,即必须抢新闻,但在特殊情况下,有时出于某种策略或整体利益的考虑需暂时压…下,伺机而发:有时囚事实不清,众说不一,需要时间冷静观察,  相似文献   

12.
焦明忠  于林波 《新闻传播》2007,(1):35-35,37
真实是新闻的主要特征,这是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常识,也是必须恪守的原则。但是,随着我们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的真实性却在读者心中打了不少折扣。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新闻媒体之间竞争激烈,纷纷“抢”字当先,或浅尝辄止、或不经考证,从而导致“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结果。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轰动效应,便置新闻的真实性于不顾,想方设法制造一些有“爆炸性”的新闻。这在第一时间确实“钓”足了不少读者的胃口,使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得到了很大满足,但从长远看。假新闻或者叫失真新闻混淆了视听,误导了舆论方向,既违背了新闻规律又玷污了记者的声誉。  相似文献   

13.
韩良华 《传媒观察》2004,(12):62-62
社会新闻作为富有可读性、趣味性,为受众所普遍喜爱的一类新闻,现已成为众多媒体的主打产品之一。然而,在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的今天,要迅速及时报道不断变化的社会新闻题材,这对众多报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年来,宜兴日报在社会新闻报道上,围绕实现“三个第一”(第一需要,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目标,在增强社会新闻的“即时性”上探索了一些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新闻就是新闻,大家奋起而抢,重要的新闻谁先抢到并发出去往往就是头条。因为头条先声夺人,先睹为快,所以新闻界最为注重的是“抢”或者“抓”头条。头条的分量之重可见一斑。一件事情发生发展到了可以引发社会关注的地步,那可能就是人们要“抢”的新闻了.既然要格才能得到,想必是有分量、有重大价值的事,否则有谁会去白费精力。小时候在农村,一听说“抢”,就知道或旱或涝,需要抢种或是抢收,否则温饱就会大受影响,那“抢”的意义出于实际和必须。我对于新闻这“抢”总是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常畅想那“抢”是在一种什么情景下开…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记者拿起摄像机的时候,面对大千世界,不是简单地再现大自然景物,而是对新近发生的动态事件和现实生活进行再创造。在新闻现场采访运用挑、等、抢的摄像技巧,人们称之为新闻采访的“三大法宝”。电视新闻记者要在“挑、等、抢”这个基本功上下功夫,提高驾驭新闻采访摄像的能力,需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一、新闻摄像的特点和技巧运用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挑、等、抢,是记者随客观环境和事物的变化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创作的主动行为。挑,就是挑选、选择,就是在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挑选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奥成功,为了抢在第一时间向读者报道这一特大喜讯,许多报纸使出浑身解数,出版发送“申奥号外”,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热情和极强的新闻敏感。可有一些媒体的具体做法明显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首都某报的“号外”提前一天多就印好了。12  相似文献   

17.
追求:为“抢新闻”正名新闻姓新。地球不停地转动,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一切,如耀眼的流星在人类的眼瞳中闪闪发亮。新闻是抢来的。为了勾住读者的第一瞥,为了抓住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无数中外新闻记者不断地追求、奔波,就像照相机的快门一样,让那动人心魄的一个个瞬间定格,让“流星”在世界上留下一个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追求:为“抢新闻”正名新闻姓新。地球不停地转动,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一切,如耀眼的流星在人类的眼瞳中闪闪发亮。新闻是抢来的。为了勾住读者的第一瞥,为了抓住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无数中外新闻记者不断地追求,奔波,就像照相机的快门一样,让那动人心魄的一个个瞬间定格,让“流星”在世界上留下一个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教课书上说,新闻是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一直模范遵守,中规中矩。且不说日报早已习惯于报道“昨日”,连惯以抢新闻自称的早报、晚报亦把自己囿于“昨夜今晨”,固守阵地,难以逾距。何况倘能真的如此做到,便是很讲究新闻时效了。  相似文献   

20.
王沛 《视听界》2010,(4):107-107
动态事件现场报道以“正在现场”的近距离鲜活报道形式为电视观众所喜闻乐见,尤其在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SNG直播报道中更是先声夺人,充分满足了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第一现场的愿望,而电视台也得以在新闻事件和新闻现场中突出了存在感,第一时间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现场报道的蓬勃兴起催生了出镜记者的大量涌现,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动态新闻出镜报道的四步完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