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曰前,《新民晚报》举办首次通讯员作品评奖活动,共有19篇作品榜上有名《新民晚报》2001年11月8日2版)。开展通讯员作品评奖活动,检阅通讯员工作的成绩,有利于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然而,未能尽如人意的是,有些新闻单位忽视通讯员作品评奖,更有甚者,在各种新闻奖评选中常常遗漏通讯员的好稿。我国已经正式成为 WTO 成员。时新闻事业来讲,这既是很好的机遇,也是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新  相似文献   

2.
新闻单位每年都要进行各种新闻奖的评选工作。开展好新闻评奖活动,目的在于检阅新闻工作的成绩,评出精品,推动新闻改革,更好地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但要注意的是,在评奖活动中切莫遗漏了通讯员的好稿,评奖莫忘了通讯员。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各种媒体纷纷改版扩版、增设子报子刊,使得媒体的信息量大增,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稿源普遍不足!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宣传方式的改革和变化、发行工作的日趋社会化,媒体对社会各界的依存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发挥通讯员的作用就显得更为迫…  相似文献   

3.
通讯员,是以通讯形式为新闻机构反映情况、采写报道并按稿计酬的编外新闻工作人员。通讯员队伍是贯彻群众办报、开门办报方针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开封日报社将举办业余通讯员好新闻评奖活动。参加评选的见报稿或复印件,要求今年十二日三十一日前寄住该报。参加评选好新闻的只限业余通讯员(包括县和县以下单位的专职新闻干事),稿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来,业余通讯员在公开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通联工作是新闻机构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是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重要一环,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色和传统。因此,我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通讯联络工作。 通联工作实际上就是群众工作。新闻单位通过通讯联络,把广大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共同办好我们的新闻事业。通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地方通讯组织和通讯员去实施和体现的。通讯员是新闻机构在群  相似文献   

6.
在坚持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过程中,我们根据报纸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采取多层次举办通讯员学习班的形式,有计划分对象地加强对通讯员的培训,不断提高通讯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报社集中办重点抓骨干对有一定文化基础,肯学习,有热情,愿为党报积极工作,但新闻基础理论、写作水平亟需提高的通讯员,我们采取分管记者推荐,单位同意,报社批准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内乡县通讯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立健全通讯组30多个,发展通讯员470多人,其中骨干通讯员60多人;在新闻单位见稿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群众的称赞.人们说,这里有李先哲一份功劳哩。李先哲,内乡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原先搞理论工作,分配到新闻科时,正值内乡县通讯工作不景气,人员“青黄不接”,见稿寥寥无几。起初,先哲起早贪黑,熬眼吃苦,拚命写稿,虽然一篇篇文章变成铅字,但是一杆笔闹腾,怎能扭转全县被动局面? 他焦急、懊丧,但没有气馁,他认真学习外地搞新闻工作的经验,体会“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深刻意义,认识到一花独放不如万紫千红,要使更多的人关心党报,为她写稿;就是要在自己写稿的同时,花大力气,抓组织工作,也就是说“功夫在笔外”。  相似文献   

8.
江西乐平报记者詹晓东,因在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发表了一幅批评性图片,受到当地不公正待遇。对此,华东新闻的编辑不仅给江西省委领导写信,还亲赴乐平市了解情况,后又编发了两期《回音壁》;以后他又发了〈从一位记者的遭遇说起》一文。这种为‘不在编的本报人员”撑腰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党的办报方针,办好报纸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基层通讯员的大力支持。1989年2月16日,当时的新民晚报总编辑丁法章曾在通讯员座谈会上,赞誉通讯员为“不在编的本报人员”。那么,支持通讯员的工作,维护通讯员的权益,则是报社义…  相似文献   

9.
近日,接连收到好几家新闻单位关于办理“通讯员证”、“特约通讯员证”、或“特约记者证”的通知。其内容无非是“你被聘为本报(刊、台)通讯员(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为便于采访,现为你办理通讯员证(特约通讯员证、特约记者证),请速寄一寸免冠照片两张、人民币贰拾元(叁拾元、陆拾元)”等等。无可非议,报纸、刊物、电台等新闻单位发展壮大通讯员队伍,组建基层通讯员报道网,开展通联工作,是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重要环节。过去在战争年代如此,在生产建设时期如此,如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广大通讯员是地市党报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地市党报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础。广大通讯员长期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他们熟悉基层,了解基层,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反馈基层发生的情况,是地市党报长期活跃在基层的生力军,事实上,我们报纸以前发表的许多精彩报道,不少源自广大通讯员。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新闻     
全国记协举办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中国记协近日发出通知,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以鼓励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采写第一手现场短新闻作品。参评单位由第一届的首都主要新闻单位扩大到省、部级以上单位主办的新闻机构,包括中央新闻单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1,(1):14-15
田宏耀,中共荣成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中国海洋报》荣成记者站常务副站长。自1990年9月调入荣成市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业余写作,勤奋笔耕,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了3000多篇消息、通讯等多种题材的新闻作品,在地级以上新闻单位年发稿量最多达450多篇。先后有13件作品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等单位举办的评奖活动中获奖,连续9年被《大众日报》社、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威海日报》社等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被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连续两年被中共荣  相似文献   

13.
吴锋 《新闻传播》2004,(10):42-43
在新闻界,“首例新闻”很容易被评为月度或年度好稿,在全国各类获奖稿新闻作品评奖活动中,首例新闻占了很大比例。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和报道首例新闻是记者们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晚报赴上海新民晚报学习交流采访团全体成员,圆满地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任务,不久前返回乌市。为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学习新民晚报办报经验,乌鲁木齐晚报于今年5月下旬派出编辑部主任张涛、记者部副主任尹继民等六人前往上海取经。在新民晚报社两个月学习交流期间,取经者分别在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经济部、政教部、文化生活部、专刊部和群工部,与新民晚报同仁共同采访编稿,学习他们的办报特色和办报经验,相继在新民晚报发表消息、通讯叨篇。新民晚报在社会新闻版专门开设“新疆记者看由城”专…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历来讲究群众办报,许多新闻单位把通讯员作为一支生力军。但是,有些通讯员因为写稿,常常遭到一些人的非议:什么“搞创收”n“向钱看”、“出风头”、“名利双收”等等,给写稿人造成思想压力。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空军一航院政治部高度重视新闻报 道人才的培养,他们坚持开展“周组稿会 稿,月讲评讲座”的活动,每周召集各学 员队的报道骨干共谈体会、交流经验、互换线索,每月聘请报社编辑、记者和新闻干事对基层通讯员的稿件现场讲评,举办新闻知识讲座、并为通讯员提供多种方便.激发了通讯员的报道热情,一大批报道骨干脱颖而出。简讯@梁艳生  相似文献   

17.
吴锋 《传媒观察》2004,(2):60-61
在新闻界,“首例新闻”很容易被评为月度或年度好稿,在全国各类获奖新闻作品评奖活动中,首例新闻占了很大比例。不少报社总编更是明确提出:能否报道首例新闻是衡量一个记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新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要求通讯员有较强的报道意识,为新闻单位采写高质量的报道和不断地提供新闻线索,而且还要求通讯员具有情况意识、评报意识、发行意识、监督意识。情况意识——是通讯员的首要意识我们的党报,既是党委机关报,又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报纸。党报的办报方针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党报的通讯员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是办好办活党报的依靠力量。因此,反映情况,反映社会动态和群众心态,是党报通讯员的首要意识,也是其光荣的责任和义务。许多老通讯员认为,稿件能见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当前新闻改革面临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不仅要加强对新闻战线上的“正规军”——专业新闻队伍的领导,还应加强对我国新闻战线上的“游击队”——宏大的基层新闻报道队伍,亦即通讯员队伍的领导。“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早在192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三届中央扩大执委会上,就将建立工农通讯员的工作列入全党任务。1929年6月召开的党的六届二中全会上,又要求地方党  相似文献   

20.
开门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历来主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要求新闻工作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央又提出“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与原来提出的群众办报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可是,在办报的实际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距甚远。群众办报更多是一句口号,群众办报不是报纸内在的要求,缺乏原动力,“三贴近”的提出从反面证明我们在群众办报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