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言论在报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党报,强调指导性,首先要写好言论。一张报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人们首先是从言论中获得判断;当前应注意些什么倾向、动向,也总是通过言论来体现。长期以来,地市党报的言论习惯根据《人民日报》及省报这一个时期发表的言论内容来组织本报的言论,而这些仿造的言论从主题到内容都相差无几,缺少地市报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其实,比较起来,地市党报与中央、省级党报因各自所处位置不同,各有其特色和优势。中央、省级党报言论强调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2.
党报言论稿供不应求,这几乎是大小报纸共同的呼声。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抓了地、市委领导。“领导带了头,群众有劲头”。从去年元月至今年4月,菏泽地委书记刘洪仁、菏泽市委书记胡公厘等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就为我们市报写言论稿达20多篇。主要领导同志一带头,地、市委各部委办局负责同志及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党委书记、厂长和经理们,也纷纷拿起笔来,不到一年时间,就为我们市报写言论达60多篇。各级领导带头为党报写言论,更引  相似文献   

3.
从连续四届的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比来看,深度报道有可能成为地市报新闻报道中的强项之一。而报纸言论仍然是当前地市报不容忽视的一个弱项。有人提议,明年第五届地市报好新闻评选工作,除多倡导现场短新闻外,宜强调和重视言论报道,促进报纸言论在舆论导向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参评的言论,评上二、三等奖的共有28篇,一等奖空缺。这是历届评选所没有的。这里有严要求的因素在内,但主要反映出小报言论报道确有不尽人意之处。言论是报纸的旗帜。随着改革开放,读者对报纸的需求提高了,引导舆论的任务更重了,这就是时代对报纸言论的严峻挑战。言论报道,一是要旗帜鲜明,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引导舆论:二是不放过应该说话的机会,不办哑巴报纸。地市报(包括县报在内)的言论,宜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优势,面对面向广大  相似文献   

4.
党报言论稿供不应求,这几乎是大小报纸都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体会是:只要勤于抠点子,善于动脑筋,言论则越抓越多,越抓质量越高。俗话说“领导带了头,群众有劲头”。据去年至今年4月间的统计数字,荷泽地委书记、荷泽市委书记等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就为我们市报写言论稿达20多篇。主要领导同志一带头,地、市委各部委办局负责同志及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党委书记、厂长和经理们,也纷纷拿起笔来,不到一年时间,就为我们市报写言论达60多篇。各级领导带头为党报写言论,引发了广大群众、通讯员以及各界人士写言论的积极性。这使我们的报纸基本上做到期期、版版有言论,并经常是一版有二至三篇言论,受到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县市报抓言论大有可为陶瑞兴我们常说,言论是报纸的灵魂,言论是报社的旗帜。确实,一张党报,要有指导性,权威性,必须重视言论。这方面,我们嵊州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已有较深的体会,而且也抓出了一点眉目,觉得县市报抓言论大有可为。嵊州报前身是嵊县经济报,199...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言论在报纸上的地位,常把新闻评论喻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虽说如此,但地州市报言论薄弱的问题又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现实。这种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言论在整个报纸中所占的地位弱;二是重要言论更弱。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地州市报,有的报纸一年没有一篇社论或重要的评论员文章,有的报纸即使偶尔有那么一两篇,也是堆砌概念,正襟危坐,套话连篇,干瘪苍白,读来味同嚼蜡。对此,领导和读者不满,报人也感到棘手。当前我们应当切切实实做些努力,来转变地州市报言论薄弱的局面。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扎扎实实地搞好调查研究,不尚空谈。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新闻言论亦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报新闻言论,我认为,一定要“四到位”: 编辑思想“到位”。前不久,我查阅了1989年10月到1990年4月的4家地市报,它们共发社论、评论、专论和短评32篇,每家报纸月均1.14篇。言论少到如此程度,令人担忧。言论少,主要是编辑思想未“到位”。就客观而言,地市报由于它所处的地位的限制,无力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加以评论,说重了深恐惹起是非,说轻了“隔靴搔痒”意义不大。此外,基层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经验,地市报也往往没有把握,不敢随意发表言论。就主观而言,一怕“祸”及自身。一篇好的言论,必须有鲜明的立场、观点,不是提倡什么就是反对什么,不是表扬什么就是批评什么。地市报编辑由于回旋余地较小,不少名人、大厂长等“白天不见夜里见”,有时还有求于他们,万一一箭射错,势必带  相似文献   

8.
党报要强调指导性、首先要重视言论的写作。但是,目前整个报纸系统从总体上说,言论是弱项,地市党报与省以上党报比较,言论就更显薄弱,这个严峻的现实,已经引起了大多数地市党报的高度警觉和深刻思考。那么,如何提高党报言论的写作水平,使言论成为地市党报的一面旗帜呢?  相似文献   

9.
地市报面对的是一地一市的读者,在范围上有先天的局限。与中央大报、省报相比,它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在新闻言论中,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只注意党报新闻言论的共性,而忽视各级党报不同的任务与地位,就很难能真正地搞好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的言论工作有没有优势呢?肯定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把握住地市报言论的角度与取向,就可以大大改善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言论工作应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小题大做;二是大题小做。同时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10.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没有鲜明犀利、风格独特的言论,即使消息的信息量很大,即使通讯的可读性很强,也算不得一张好报纸。从第二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的评选来看,我深感言论是目前地市报纸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这次评选,共选出一等奖好新闻21篇,其中言论只有一篇;二等奖中的言论也嫌分量不足。怎样改进地市报纸的言论写作?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首先要转变地市报纸言论“无所作为”的观念,大胆接触热门话题和实际中的重要问题。从这次报送好新闻的言论稿来看,抓重大题材、抓社会上普遍关心的问题显得不够。许多言论停留在对“红白喜事大  相似文献   

11.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没有鲜明犀利、风格独特的言论,即使消息的信息量很大,即使通讯的可读性很强,也算不得一张好报纸。从第二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的评选来看,我深感言论是目前地市报纸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这次评选,共选出一等奖好新闻21篇,其中言论只有一篇;二等奖中的言论也嫌分量不足。怎样改进地市报纸的言论写作?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号角。报纸没有言论,不算一张完整的报纸,报纸没有好的言论,不算一张好报纸。纵观县市报,言论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新闻言论,是县市报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一、从县市报的现状看加强言论的紧迫感 县市报与中央、省报比较,最为薄弱的要算言论了。笔者对手头掌握的7个省的10家县市报1994年1月至3月的言论作丁一个粗略的统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和大报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从数量上看,这10家报纸属周三刊的4家,其余6家属周二刊,1月至3月共出版200期(只搜集到180期),言论共60篇,平均每期0.3篇言论,也就是说,平均每3—4期才有一篇言论。言论数量较多的湖北省随州报、仙桃市报、山东省平度大众报、四川省郫县报,平均每期也只0.6篇,有两家报纸1月至3月的言论加起来也不超过8篇。可见言论在县市报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3.
分析报纸宣传的现状.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国家级大报及各家省报的言论宣传多是强有力的.而部分地市报的言论宣传却是弱项。地市报要提高宣传质量,不能不搞好言论宣传。我们《日照日报》是山东省的一家地级市委机关报,自1988年创刊以来就非常重视言论宣传。特别是近几年来.言论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仅1995年至今年4月,就刊发各种言论文章700余篇,其中有50余篇被《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华东版)、《文汇报》、经济日报》等全国性报纸及多家省报采用,有十几篇在各级各类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地…  相似文献   

14.
赵志科 《记者摇篮》2009,(11):37-37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地市报作为一级党报,应该重视言论的策划和写作,以增强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一般来说,地市报与省级以上党报比较,言论常常是个弱项。笔者认为,地市报县区版虽不如大报立足点高,视野广阔,权威性强,但是小报有小报的优势,小报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活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多种言论体裁并用,有的放矢地指导当地工作。地市报县区版要加强言论引导作用大有文章可作,策划系列评论,以造成强大舆论声势,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以增强服务性,言论写作要注重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等,这样,地市报县区版的言论也可以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县市一级的党报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50多家,成为我国党报系列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纵观县市报,评论始终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笔者对手头上掌握的7个省的10家县市报1994年1月至3月的评论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从数量上看,这10家报纸共出版200期,言论共60篇,平均每期0.3篇,也就是说,平均每3—4期才有一篇。从质量上看,大部分评论缺乏力度和深度,涉及重大主题少,针对性不强,可读性差。60篇评论中有6篇是为本县市的党代会、人大和政协等会议配发的社论,比较空泛;13篇属编者按、短评和编后,没有什么推动力;4篇评论员文章,都没有较新的论点;其余属小言论,大多缺乏评论的新闻性。有的选材不严,所言之事无关痛痒,有的还带有十足的官腔。真正扣住时代脉搏,配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主题的评论寥寥无几。当然,不宜以部分县市报一个季度报纸言论所作的统计和分析来概括全貌,但县市报评论薄弱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量少质次,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16.
张国宁 《新闻知识》2001,(11):47-47
想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缘由,一个是陕西日报六月末一版刊登了省委副书记袁纯清同志视察陕报时强调党报要抓好言论工作,他说:“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报纸的灵魂,它是衡量一个报纸能不能当好党的喉舌的标志,同时也能体现报纸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要围绕中央和我省的大政方针、阶段性任务,以好的言论凝聚人、引导人。”我觉得这段话对各级党报具有指导意义。专业报和都市报也应据此精神改进自己的言论工作。第二个缘由是我常读陕西的一些市(地)党报,觉得商洛日报作为地委机关报,言论工作较为出色,它自觉地、经常地注意抓言论…  相似文献   

17.
王立宗 《新闻前哨》2002,(12):22-23
中国加入WT0后,报业竞争将呈现什么态势,地市级党报面对国外传媒集团和省会城市报纸的挤压,应该怎样改进管理,创新管理,使我们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这是当今地市报人不能不思考、不能不研究、不能不回答的问题。“狼”真的来了国际传媒集团的进入,给中国报业带来了挑战。然而,对于地市报来说,又多了一层压力,这就是省会城市的大报,特别是都市报和其他生活类报纸向地市扩张,使地市报受到严重的威胁。近几年,这类报纸已经渗透到地市乃至县市、乡镇的报业市场,其发行量在当地已经逼近甚至超过地市级党报。这类报纸将以…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评论工作似乎成了地市报同仁颇感棘手的一个难题。报纸上评论少,好评论尤其少。窃以为,地市报评论要走出低谷,必须解决三对矛盾,或者说要闯“三关”。“命题”与“自选题”的矛盾这是评论选题要闯的“关”。党报的言论,应该传达上级党委的精神。无可否认,“命题”是党报言论重要的一条来路,这是由党报的性质与任务决定的。但是,如果唯“命题”而发评论,则又会将报纸的评论引向单一的层次与单一的品种和风格,无法出现百花齐放、活泼多样的局面。所以,在“命题”之外,要打开思路、扩展视野,搞一些“自选题”,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活跃报纸的言论。目前,我国地市报评论工作中一个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新闻言论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释放环境,沿海地区的一些省级党报、都市报高举报纸言论这面旗帜,在保留原有的专栏言论外,纷纷开辟时评专版,扩大“言论场”,引导和深化新闻舆论。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地,不少地市报言论却出现退化和弱化的问题。其表现特征为:在形式上,一是传统的言论专栏被缩减甚至被切掉,或被其他非言论专栏所取代。鲜有新的言论专栏;二是版面上的言论数量严重不足,时有时无,成为“深宫闺秀”难见其面,报纸上一片沉寂。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中国地市报如何应对新闻的挑战?从当前地市报办报实践中仔在的问题和不足来看,笔者认为,就办报而言,起码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要有一个办报的好思路。根据地市报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办好主流报,壮大主力军”是未来地市报发展思路的上策。在林林总总的报业大军中,党委机关报是唱响主旋律的“领唱”,打好主动仗的主力军,是代表报业发展方向的主流媒体笔者认为,所谓办好报纸,就应该首先把党报办好;所谓新闻改革,就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