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某报娱乐版近日刊登一文,叫《郝董与三陪的故事》,津津有味地讲述了足球运动员郝海东与“三陪女”的传闻。哑然失笑之余,不禁想问:报纸公开登“段子”,合适吗? 所谓“段子”,多指在街坊间流传的滑稽可笑的小故事,时下  相似文献   

2.
如今,每天打开报纸,各式各样广告扑面而来。众所周知,刊登广告除内容要实事求是。外,文字一定要准确,即,语言要规范。从目前报纸刊登的广告看,不规范的语言处处可见。这里试举几例:“勤奋学习+补××剂=100分”、“××口服液每天送你一位新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4)
“痛”就在于思想的堕性文/辽宁·赵维曾在电视上收到一条消息,报道说,在×××杯围棋赛中,我国选手×××败在韩国选手李昌镐的手下,痛失挑战××杯的资格。报纸来了又看报纸,也是一片“痛”声。但据赛前专家分析,我国这位选手的“痛失”早就是预料之中的事又是情...  相似文献   

4.
沈云骏 《新闻知识》2001,(11):25-25
“报纸上大多会议不爱看”,常有读者说这话。笔者只能报之以“苦脑人的笑”,而扪心自问,办报人又何赏满意呢?翻阅全国各党报,几乎无日不会,而已不止三会五会,并普遍占有版面重要位置,拖拉又长,把多少读者需要、感兴趣的新闻挤出一版。多而长且不说,在形式上又呆涩死板,“×时×地召开×会,××××等领导参加会议”一类八股味式的导语,多年来几乎每月都可抓到数条,在内容上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也不多,如此状况,怎能叫人加爱于会议新闻呢?笔者的上面这一番议论似乎是要否定会议新闻。非也,是事实如此,也是笔者议题的由头。…  相似文献   

5.
纵览全国各类报纸,不难发现,我们的一些记者、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有着爱唱“流行曲”的嗜好。这里的“流行曲”包括两层含义。 狭义上的“流行曲”,指流行歌曲的唱词。这不,电视剧《水浒传》的《好汉歌》刚开始流传,《风风火火闯九洲》、《风风火火闯世界》、《风风火火闯市场》、《风风火火闯××》的标题就风靡全国的大报小报,真有一种“风  相似文献   

6.
自进入新闻这一行,总喜欢找来各种报纸研读一番。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掌握四面八方的信息;一方面也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借鉴之意。不过,读来读去,我发现时下有些报纸上的稿子似乎越来越令人难以卒读了。缺乏文采自不必说,文中还不时出现种种“硬伤”。譬如“明日黄花”这个词吧,《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不少报纸的记者竟把它写成了“昨日黄花”。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实实在在的“不通”。再如,有一家报纸的记者写出了“×××更像…  相似文献   

7.
手头有两份报纸,分别是2002年5月8日的××时报B1版和××晚报A3版。在这两份报纸上有一篇内容相同的社会新闻稿件,但细细比较之后,却发现这两篇报道大相径庭。××时报B1版题为《抓二奶找错了门无辜市民遭耳光》的报道称:“昨日,家住南京栖霞区吉祥花园的宋女士在自己家中被闯进来的陌生老太婆扇了一记耳光,待事情真相大白才知道,老太婆从江西赶到南京抓‘二奶’找错了门。”××晚报A3版题为《抓“二奶”找错门》的报道称:“昨天,一名千里迢迢来南京抓‘二奶’的女士,却敲错了房门,结果闹出了一场大笑话。该女士姓…  相似文献   

8.
古人讲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不足为奇,也不足为训。可是,对比之下,我们今天有些报纸,又低一格,竟为不法之徒讳,为不肖者讳,这就很难令人理解了!今年4月7日,外地来太原市旅游的姐妹俩,在饭店吃饭时,遭到城市管理监察大队3名队员的调戏。遭到斥责后,恼羞成怒,大打出手,将姐妹两人打成重伤。3名凶手当即被群众扭送到派出所。4月9日《太原晚报》刊登上述消息时,将两位受害人的名字公诸报端,却对打人凶手笔下留情,隐去其名,只以“裴××、赵××和赵××”代之。这种做法,是怕他们名声扫地、  相似文献   

9.
“身为法官,徇私枉法,××区法院魏兴川被开除出党——”小刘把一张晚报扔给小张,忿忿地说;“怪事!执法犯法,应该罪加一等,开除党籍就算完了?”小张拿起报纸,接着念道:“本报讯:经××区委批准,中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日前决定开除魏兴川党籍——”念到这儿,小张不屑地哼了一声,又把报纸扔给小李,一边说:“党员犯法,开除党籍,群众  相似文献   

10.
刘丹 《新闻记者》2003,(6):58-59
最近网上流传一则虚拟的幽默新闻,说的是一位大娘在街头摔倒后,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的四家报纸分别对其进行报道。其间差异甚大,每一篇都有夸张之处,但它们非常形象地表现出媒体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取向。“大娘在街头摔倒”的几个版本大陆媒体:报道极力淡化大娘摔倒所受到的伤害,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去大加赞美送大娘去医院的人,宣传助人为乐的事迹,“今日一大娘出门买菜时,一不留神摔倒,随后被路人扶起,后有人拨打110,110×××马上赶到,将大娘就近送到医院。×××忙前忙后,并且为大娘垫付了医药费。经医生诊治,只是掉了一颗门牙,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11.
仿佛眨眼间,在2005年岁末老百姓的话题里蹦出了一个说相声的,他叫郭德纲。网络上、报纸上无处不流传着他的故事和他的相声段子。  相似文献   

12.
庄向阳 《今传媒》2006,(5):31-32
网络:倾听读者意见的新通道报道《金领辞职当全职“猫妈妈”》是一条社区新闻,刊登在2006年3月1日深圳一家报纸社区版的头条位置。该报道讲述了居住在福田区长城盛世二期的爱猫人周小姐的故事。全文4个小标题,基本上勾勒出一个爱猫人的形象——“猫咪就像我的女儿”、“辞掉工作专心养猫”、“把主人房让给猫住”、“与猫结缘始于童年”。对于宠物,有人爱,有人烦,本无可非议,而报纸的社区新闻版报道爱猫人也无不可。有疑问的是报道的标题,以及报道中与此相关的一句话:“据周××讲,她原来有一个高薪的工作,年薪30万左右。但为了照顾猫咪,她…  相似文献   

13.
反映科技成果的新闻,由于往往局限在过细的行业分工中和过专的知识范围内,它离开了专业刊物,发表在社会性报纸上,可读性就已经受到了障碍,因此它的标题,尤其是消息的标题,应该在锤炼上更讲究一些,而不要走上“××研制成功”“××投入使用”“××通过鉴定”这样公式化的道路. 为了将这类“定型标题”的冷漠面孔,变为对  相似文献   

14.
“报纸杂志化”的老话重提,还是去年在讨论报纸多版化的先导和风向标——“周末版现象”时就开始了。如今,扩版大潮的潮头已由周末版、扩大版涌向正版,新年伊始,××报改出8版,××报扩至12版,信息频频传来,其势头,似乎不消几多时日,至少省级以上综合性大报,乃至经济发达地区的市报,还坚持出4版的恐将是凤毛麟角了。扩版潮会不会带来“报纸杂志化”?怎样认识和对待扩版后的报纸某种程度的“杂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这个公司之所以“金枪”难倒,就因为它有不寻常的“保护” 1994年10月29日,《中国××报》刊登了一封题为《有禁不止、有令不行,谁来管》的记者来信,反映某省一家打着××市石油公司牌子的个别经营者,“无视国家规定投资上百万元在××地方搞重复建油库”的问题。文章见报后,被批评者一方面派人千里迢迢到北京报社“澄清”和“控告”,责令报社作更正,否则,要“在法庭上见”;另一方面在当地抓紧四处活动,以利对付“报社再次来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16.
我订阅的一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是对开型的日报,正在追求“新锐,责任,主流”,可以说是有代表性的都市类报纸,日发行量大约在70万份之上,有不少可读的内容。但,每天阅读投递员送来的新报,常常有一点让我很不舒服,就是报中大大小小的“奢华广告”太多。本来可以容纳近万字内容的报纸版面,可上面仅仅刊登百把个字,甚至几十个字的广告内容。“奢华广告”为笔者生造之词,指的是那些内容有限甚至单薄,却硬要占用巨大报纸版面的广告。如,该报6月17日有则“××地产”广告,含标点符号在内全  相似文献   

17.
明星的价值     
明星的价值郑学步最近关于明星的话题又多了起来,有些还成为“热点”,如××非指定班机不乘,××、××被单位除名等,一时间惹得议论蜂起。其中是非曲直,不敢妄论,相信读者自有公断。明星非常人句比,身价自然非同一般,但这些是否就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呢?由此想到不...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湖南一家报纸上,笔者读到一则题为《××地税分局大力加强“三党教育”》的消息,起初挺纳闷:“三党”的涵义和概念究竟是什么呢?待定晴一看,原来是说“××地税分局认真贯彻中央‘三讲’教育精神,在分局领导班子中扎扎实实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以带动员工的积极性,力促税收入库”。所谓“三党”教育其实是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加强“三党”教育的标题就容易产生歧义,让人误解其概念,把“三党”理解为三个党派…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新闻写作爱好者。工作之余,经常向报纸写些反映生产第一线情况的短消息、小通讯之类。但是有些稿件见报后,往往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其中有些是由于编辑对稿件的某些不适当的修改而造成的。多表现为对先进人物的拔高或想当然所致。如有次在一篇工作建议中,笔者写道,“由于本单位××科认为资金不足,工作难以开展……”,报纸刊用时,改为“由于本单位认为资金不足……”,而××科  相似文献   

20.
征文的尴尬     
笔者业余写作十多年,遭遇过不少征文的尴尬。 尴尬之一:“揭晓”无期。某报纸开展“世纪梦想”征文,启事中言明至2001年1月5日结束,并允诺届时将评出获奖作品若干。期间,该报纸择优发表了18篇应征稿件,本人作品有幸忝列其中。随后,笔者就眼巴巴地翘首以待评选结果,并定期去街头书报摊购买该报纸,看是否公布获奖名单。可从1月份一直盼到现在,仍不见征文揭晓的迹象。后获悉,是因为协办单位赞助费迟迟没有到位的缘故。 尴尬之二:如此“大奖”。某电视台开展“我看‘××××(栏目)’”征文,允诺获奖者可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