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96年3月14日至3月21日,《如皋市报》抓住如皋市如城西郊村集贤实业总公司兼买市属企业印染厂这一特殊现象,在头版进行连续报道,不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电台、电视台也相继做了报道。在1996年度各级好新闻评比中,这组连续报道分别获得全国县市报、南通市政府好新闻一等奖和江苏省县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三等奖。探究这组连续报道的成功原因,我们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经济报道要  相似文献   

2.
我们办报的人,天天编新闻,自己有没有新闻呢?说真的,我们衢州日报就冒出过一桩大新闻:青年记者严红枫参加“中国青年记者访日代表团”出访日本了。全国300多家地市报,这次只有他一人参加。这新闻一传开,大家都感到严红枫太幸运了。自1987年以来,严红枫的新闻作品年年获奖。其中《两位承包者失败的启示》获第三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通衢道上的丑闻》获第四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王普党”》获第五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郑重“声明”的背后》获1987年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平平淡淡最是真》获1991年浙江省教育好新闻奖……面对  相似文献   

3.
1990年度全国县市报好新闻评选于5月9日在山东邹县结束。送稿参评的县市报共409家,送稿397篇。经过评委反复认真评议,共评出好新闻243篇,其中一等奖35篇,二等奖64篇,三等奖144篇;另有9条好标题、12个好版面入选。这次入选的稿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了“两为”和正面宣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通州日报送评并获得2002年度好新闻的稿件中,由我和赵勇进合写的《两部手机“打通”一个工业园》一稿(原载2002年7月24日《通州日报》头版头条,以下简称《两部手机》),连获三个一等奖:南通新闻奖一等奖,全省县市报好新闻一等奖,全国县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业内人士称,此稿的明显特点是:小故事,大主题。《两部手机》一稿,通过发生在我市开发区马来西亚工业园周老板身上的两部手机的故事(一部手机坏了,“周游列国”修理未成,在通州不仅修好了,而且收费合理,开了发票;另一部手机丢失在通州的出租车上,失而复得),反映通州人技高业精胜人一筹…  相似文献   

5.
《农民陈行忠创办华夏现代农业研究所》获2010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桐照渔民清退2.6万只养殖网箱修复海洋生态》获2011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在县市报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我有6件作品被评为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有3件作品被评为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回望采访之路,我深深感受到,新闻“活鱼”无处不在,要想抓住“活鱼”,就要沉下去、钻下去、挖下去,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十届(2005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中,笔者采写的消息《平头百姓可免费查阅“红头文件”》有幸获得一等奖,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心愿。这是笔者走上记者岗位第五个年头“碰到”的一条好新闻,回想起来,心里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信息     
全国地市报第四届好新闻评选揭晓1989年度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定评委员会,于7月21日在京召开第四届好新闻定评会。评出消息:一等奖12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55篇;通讯:一等奖20篇、二等奖39篇、三等奖43篇;深度报道:一等奖10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言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1篇、  相似文献   

8.
羊长发 《青年记者》2006,(20):52-53
最近,我与同事合作采写的湖南省新邵县去年“5.31”特大山洪灾害系列报道连续获湖南省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及湖南省好新闻奖等.回顾这次采访经历,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突发灾害事件的报道,必须强化纪律意识、导向意识和危机意识等三个意识.  相似文献   

9.
新闻贵在以“新”取胜。只有叙述的事实新,选择的角度新,反映的问题新,才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收到好的社会效果。我和王光荣采写的消息《让“巧媳妇”回“娘家”挑大梁》,能够荣获四川省1991年好新闻一等奖、全国地市报第六届好新闻一等奖,主要是有一定新意。1991年6月初,在万县地委宣传部新闻培训班上,地区丝绸公可经理廖明楷发布了一条新闻:1至5  相似文献   

10.
想当一名好记者,就要善于抓“活鱼”。这是新闻界的行话。抓住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烹调手艺又能技高一筹,才能奉上一盘美味佳肴。2007年,笔者也无意间抓到了一条活鱼,且精心烹制,《今年不藏压把了》一文见报后,受到读者和同仁的好评,在2008年度湖北省地市报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反思这条消息的采写过程,一番斟酌,一番回味...  相似文献   

11.
2001年4月,正在南京大学读大三的我突然接到通州日报一位编辑的电话。他告诉我,我写的系列报道“民情日记与平潮镇机关干部”(3篇),获江苏省报纸系统好新闻评比二等奖。随后,该稿又获中国县市报新闻奖一等奖。没想到,这组从旧闻中“刨”出的稿子,居然得了大奖,令我激动了好一阵。一条旧闻令我眼前一亮2000年暑假,我到通州日报实习。学哲学专业的我,对新闻有点业余爱好。然而,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怎样写新闻,我还懵懵懂懂。“你可以看看以前的报纸,把自己摆进去看,想想如果这条稿子由你写,怎么入笔。这样多看会有收获的。”指导老师对我这样说…  相似文献   

12.
做记者二十多年,作为重要新闻体裁的人物通讯,虽然写了不少,有的还获得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一个种粮大户的“系统工程”》),有的获得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一对亲兄弟两个状元郎》),近8000字篇幅的《益民之歌》发表后,还被江苏省淮剧团改编成六幕大型淮剧上演。但时过境迂之后,我问自己,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人物通讯么,人物通讯就应该这样采写么?  相似文献   

13.
在第27届(2012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和江苏省2012年度报纸好新闻评选中,《泰州日报》刊发的通讯《巨大的鼓舞亲切的关怀——胡锦涛主席考察泰州侧记》均获得了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已进行四届,参评单位逐届增加:第一届93家,第二届105家,第三届130家,第四届达到160家。这说明地市报参评面越来越大,参评兴趣越来越浓,竞争意识越来越强。本届好新闻评选办公室共收到参评稿件480篇(组),标题189条,专栏11个,版面101个,经过本届好新闻评选办公室统筹平衡,反复筛选,优中选优,提出初步人选作品的等级和人选理由,供三级评委参考。经过5月中旬的白城初评,6月中旬长春复评,7月中旬北京的定评,于7月21日最后揭晓,有246篇(组)好新闻入选获奖。其中,一等奖作品41  相似文献   

15.
襄阳报社     
历史文化名城古襄阳所在地的《襄阳报》,系中共襄阳县委机关报。1980年7月1日复刊,是全国当年复刊最早的40家县报之一。该报四开四版,全国公开发行。现有在编员工35人,设有总编室、发行部、广告科,并成立了襄阳闻达实业总公司。公司下设印刷厂、图片社、广告公司、装璜工程公司、汽车修理场等实体。 进入90年代以来,襄阳报社党委“一班人”带领全社同志,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使报纸和报社工作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是报纸编发出现了巨大变化。他们在原先发行不足2万份的基础上,1991年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去年办成周五刊,期发量达3万份,全年总发行量为700万张。二是报纸业务成果逐年增加。近几年来,每年有数十篇作品被各级评为“好新闻”、“好论文”。今年,各有一篇文章分别被评为“湖北新闻一等奖”和“中国县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三是该社事业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拥有占地近20  相似文献   

16.
我与晓帆同志相识大约是在1989年年底.那一年,湖北省县市报好新闻的评选活动在仙桃市举行.我作为县市报的顾问,被邀参加了这次评选工作,而负责接待我们的,正是仙桃市报的负责人吴晓帆.在预选优秀稿件的过程中,一篇署名晓筱的杂谈《挨骂·褒扬·考迹》吸引住了我.我为县市报能有这样的言论文章而欣喜,但又料想晓筱可能是笔名,于是便打听作者叫什么名字.有人告诉我,晓筱就是吴晓帆.这似乎让我略感意外,因为作为一个基层党报负责人的文章,竟没有板着面孔说话的架式.结果,这篇文章被评委们评为全省县市报一等奖.这篇文章以《浅层思维方式的隐忧》为题,发表在湖北日报的《大家谈》上,又被评为当年湖北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和全国县市报一等奖.从这时起,晓帆同志在我心目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信息     
1989年度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定评委员会,于7月21日在京召开第四届好新闻定评会。评出消息:一等奖12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55篇;通讯:一等奖20篇,二等奖39篇,三等奖43篇;深度报道:一等奖10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言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1篇、三等奖17篇。  相似文献   

18.
全国地市报瞩目的第三届好新闻评选,已于9月7日在北京揭晓,有197篇(组)好新闻入选获奖,其中特等奖2篇,一等奖28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117篇;此外,还有好标题34条,好版面15个获奖。参加本届好新闻评选的地市报共有130家,它们分别属于全国24个省区(缺西藏、青海、海南)。共送参评稿件390篇(组),标题124条,版面80个。这些新闻报道较深刻地反映了1988年各地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9.
搞新闻的同志都想抓好新闻。好新闻在哪里?请留心你的朋友,好新闻往往在他们嘴中。我对这一点颇有感触。1981年以来,我写的稿件在《新华日报》、江苏省报纸系统、江苏省县(市)报系统和全国县(市)报系统好新闻评选中11次获奖,其中有4篇获一等奖。这些获奖的好新闻线索、点子和新闻事实,大多是我那些可亲的朋友提供的。198 3年8月20日,《南通大众》在一版刊登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通州日报社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报纸的采编质量和印刷质量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报业经营和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华东六省一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报纸质量评比中,通州日报是江苏省4家一等奖报纸获得者之一;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报纸质量抽测中,通州日报连续三次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在全国县市报好新闻评比中,通州日报获奖等级与获奖篇数均名列前茅,还荣获了“全国百佳地方报纸先进管理单位”称号。创新机制,推进内部改革建立激励、竞争的内部机制是办好报纸、提高报纸质量的有力保证。工作中,我们力求用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