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江雪》。(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写的,柳宗元原来在京城长安做官,因为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人,这些人联合起来反对革新,革新失败了。参加革新的人有的被杀害,有的被降职。柳宗元就被流放到永州做了一个小官。永州就是现在的湖南零陵县,在唐代时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地方。柳宗元在永州还想着革新的事,就写了这首诗,来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和感情。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被贬永州初期,曾试图从道教的服药修炼中获得精神解脱,但最终失败了.柳宗元现存的三首种药诗,是反映上述主题的一组组诗.柳宗元放弃服药修炼的外部原因之一,是永州人民对诗人的同情和关心.  相似文献   

3.
红炉一点雪     
本节课教学的一首小诗——《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梁太子萧统编入文选的十九首古诗之一,被称为五言诗的冠冕。正如《诗经》一样,《古诗十九首》抒写了许许多多的爱恨情愁。其实这也是心灵的觉醒,状写这份莫名的无形的情感难,而解读这份情感表述妙处也很难,于是便涉及到教学中惯常的思路“短诗长教”,也就是把这首10句短诗,放在文化的背景上,放在诗的长河中,放在审美的坐标中,去引导学生解读、感悟。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四个教学设计,三个追求,两个遗憾。第一个教学设计:神话切入。《迢迢牵牛星》借助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文市镇昭仪村花石岩有署名为柳宗元的《花石岩》石刻诗。《灌阳县志》载明《花石岩》诗为柳诗;花石岩留存柳宗元《花石岩》诗;柳宗元在任永州司马期间当到过花石岩,《花石岩》诗是为柳宗元所作。  相似文献   

5.
永州地方不大,且处于湘南一隅,但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名播遐迩。九嶷山下舜帝陵的赫赫圣迹,潇湘水边古代美人凄怨动人的故事,濂溪诞生的被誉为继孔盂之后的“第三圣人”周敦颐的五彩光环,更有朝朝暮暮与永州山水融为一体、在这里生话达十年之久的柳宗元。江山不幸诗人幸。作为一代有理想有远见的杰出政治家柳宗元,往往不为当朝权贵所容,后果必然是要从权力顶峰上跌落下来。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我国游记散文的杰作。在古代作家中,象柳宗元那样有意识地把描写山水的诗文当作是一面反映社会生活的镜子,确实不多。他在《愚溪诗序》里曾经明确地表示,其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使自己的作品象“清莹透澈”的溪流,能“善鉴万类”。这里所谈的作文宗旨自然也符合《永州八记》的情况。柳宗元是王叔文政治集团的主要成员,参与进行旨在打击藩镇和宦官势力、史称为“永贞革新”的政治改革运动,但结果很快地失败了。柳宗元被逐出京都,流放到荒僻的永州,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诗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柳宗元柳州计作进行研究,指出在柳州,柳宗无真正发乎本心的创作只有诗,而这也使柳宗元成为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诗人,从永州到柳州,对于柳宗元来说,是从文到诗的转变,是从永州时期的政治情感、文化情感中走出来,进入现实情感,从而形成了柳州诗作最集中的风格--郁结。  相似文献   

8.
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接到朝廷命其返京的诏命,迫不及待离开永州,沿途写了不少诗作。但是,诏命什么时候到达永州?沿途到底有多少诗?又以怎样的形式体现他当时的心态?都还有待厘清真相。是为三考:1.返京诏命到达时间考;2.诏追赴都诗歌考;3.体现沿途心态的四种形式考。  相似文献   

9.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它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永州八记》记永州地方八处名胜山水,每一篇前后都有联系,构成一组文章,是我国山水游记中的一座丰碑。它的出现,是跟柳宗元的政治生涯紧密相连的。投迹永州,寄情山水。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于唐德宗贞元九年(二十一岁)中进士,后任监定御史里行等官职。唐德宗逝世,顺宗李诵接位,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任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贬谪生活中,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不仅描写了永州城周边诸多景点美景,也记录了柳宗元的游踪。更重要的是记录了柳宗元在永州的心境变化的心路历程。从初到永州的“千万孤独”、“叫叫羁鸿哀”。到几年以后的“稍与人事间,益知身世轻”、“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这种由思想意识的转变所带来的心境的转变,是柳宗元亲近大自然、特别是亲近下层农民生活之后的必然结果。而这种思想意识和心态的转变。奠定了柳宗元后半生的基本心态,此后十余年,柳宗元带着这样的心态走完了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1.
我与文学     
我愿成为你脚下青石路上的士卒,只要你永立于我的心田。心在刹那间获得动力,我必须奉行我爱的承诺。……我定要向你表达我诉不尽的爱恋,期待着心灵约定的每一天。……噢,原来是心灵在守候思念,正在接受幸福的考验。[简析]洋洋三大张诗稿,让编者前前后后留下八行。在激情洋溢的时候,诗写得再长,真好的诗句还是要在文字中沉淀下来。短诗也能富有启示,古诗往往只有四句,这也从一个角度,展示了作文与诗的共同处。在上海诗教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学校,不少同学以短诗当作文的提纲,这也是我多次见过的聪明“个案”。我与文学@唐留银$江苏省滨海县五汎…  相似文献   

12.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出示写有2、4、6、8、10的CAI课件)同学们看,这是数学上学习的数字,大家认识它们吗?那么在语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古时候,有位诗人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2 一去二三里”。二、初读古诗,掌握节奏1.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音节读,把古诗读通、读顺。2.让学生朗读。谁愿意来为我们读一读。3.老师范读。小朋友,现在听老师读,看看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时间比较长,再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三、借助媒体,步入诗境1.边读诗…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是有唐一代倍受争议的一位文学家、哲学家与思想家。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逐出长安,贬谪永州,从此过上了被荒废、被抛弃、千万孤独的囚徒般的生活。但是,也正是在这种生活心境中却成就他文学上的辉煌与思想上的造诣。骆正军教授的《灞亭柳》以柳宗元从永州回长安的路上,夜宿灞亭为故事的起点,对柳宗元的心路历程与跌宕生活进行了非常细腻的描述,尤其是大量采用“时空闪回”的叙事方式,打破了原有历史小说的固有写作模式,有较强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柳宗元而言,永州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地方,他在思想和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在永州的十年贬谪期间取得的;对于永州而言,柳宗元则或许是其八千年文明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永州也因柳宗元而名闻天下。因了这种缘故,永州的柳宗元研究活动一直开展得比较活跃,而翟满桂女士的专著《一代宗师柳宗元》就是这当中的一项引人瞩目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7.
第七册第29课三首古诗,前两首是五言绝句,后一首是七言绝句。各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冬天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雪》这首诗是作者柳宗元被贬在柳州时  相似文献   

18.
《春悸》是一部描写抗击非典的好诗,它能把政论与抒情紧密结合,同时也把情、理、象交融,使长诗显示了雄浑、悲壮和崇高的艺术风格。但是长诗也有不够凝炼之嫌,有些章节显得较松散。  相似文献   

19.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新的课文类型,即将古诗根据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一个个故事,将"诗"包含在"文"中。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也不同于古诗,最显著的特征是:文中有诗,"诗"是"文"的故事中心和思想升华,"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文包诗"的出现似乎是一次课程上的创新,但这样的创新实际也伴随许多问题,笔者从"文包诗"的编写意图与编写情况,"文"与"诗"的辨析等方面分析"文"为何不能包"诗",指出"文"不能包"诗"的实质,从而明确"文包诗"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