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华  秦志强 《师道》2003,(4):29-29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威胁,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但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出于无奈,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慢慢喜欢上了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为此我愿意付给你们每天一块钱,作为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老人这一新奇的提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孩子们一块钱。随后,老人试探着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财政上有些困难,每天只能…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有些麻烦,每天调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后来,老人采取了一种离奇的办法:他把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现在慢慢的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付你们每人每天一元钱,作为你们向我房子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每天在约定时间,孩子们便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他们一元钱。几天后,老人提出因经济困难,每人每天只能有!毛钱的报酬了。…  相似文献   

3.
温柔的冲撞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纠葛。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集起来,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威胁、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但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相似文献   

4.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集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他叫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5.
一位老人遇到了麻烦,每天都有一些顽皮的孩子在他家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父母、大喊大叫地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起劲,扔石头扔得更欢了。  相似文献   

6.
换一种思维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在学校附近买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后的前几个星期还很安静,不久便有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闹着玩。老人受不了这样的噪音,他对年轻人说:“我喜欢看你们这么玩,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老人总是被楼底下的孩子们吵得睡不好午觉,他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老人只好去向心理学家求助.回来后,老人对孩子们说:"你们讨论的问题太有意思了,为了表示感谢,我每天给你们1块钱."于是,孩子们吵得更厉害了.过了一个星期,老人对孩子们说:"我虽然很喜欢听你们讨论问题,可是我没那么多钱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毛钱."孩子们就有些不乐意,但还是天天吵.又过了一个星期,老人对孩子们说:"我连1分钱也拿不出来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天天来这里讨论问题."孩子一听,不给钱还讨论个啥劲啊.于是,孩子们再也不来吵闹了.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3元钱。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3元钱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角钱。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角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相似文献   

9.
在华东师范大学进修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一位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再走。可是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的样子十分奇异。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便有些爱不释手了。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自己的邮包里。村里的人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人们好意地对他说:“把它扔了,你每天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他却取出那块石头,炫耀着说:“你们看哪,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人们都笑了。说:“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再走。可是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的样子十分奇异。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便有些爱不释手了。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自己的邮包里。村子里的人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人们好意地对他说:“把它扔了,你每天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他却取出那块石头,炫耀着说:“你们看哪,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人们都笑了,说:“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外国有位老人,退休后在湖滨买了一幢房子,想清静地度过晚年.住下才几周,他就发现有些调皮鬼天天在他家附近的草地上追逐打闹.老人实在受不了,但直接赶他们走,效果不见得好, 于是就对他们说:“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到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1元钱.”几个小家伙十分高兴,更加卖力地闹起来.过了两天,老人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值得玩味的故事:一群孩子在一老人家门前嬉闹,吵嚷尖叫,老人不堪其扰。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给每个孩子25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一如既往来到这里。这次老人给了15美分,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孩子们仍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有多辛苦!”他们发誓再也不会为老人而玩了。果然,老人的门前恢复了宁静。  相似文献   

14.
林革 《初中生》2005,(19):42-43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外国有位老人,退休后在湖滨买了一幢房子,想清静地度过晚年.住下才几周,他就发现有些调皮鬼天天在他家附近的草地上追逐打闹.老人实在受不了,但直接赶他们走,效果不见得好,于是就对他们说:"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到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1元钱."几个小家伙十分高兴,更加卖力地闹起来.过了两天,老人说:"我到现在还未收到养老金,从明天起,每天每人只能给5毛钱."虽然不开心,但他们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说:"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开支,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一个小家伙说:"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干了."从此,老人过上了宁静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孩子是纯洁的,因而是美丽的;孩子个性各异,美丽各有不同。最丑的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美丽的;犯错误的孩子,在老师眼里也应该是美丽的。   我每天都为孩子们发喜报。所谓喜报,不过是油印的小报,写上“你今天表现得真棒 !”之类鼓励的话,再配上一些线条简单的画儿。孩子们每天都认真评议。那天,我照例为同学们发喜报。这几天,孩子们的表现都十分出色,我想,应该给每个同学都发一张。发到四大组,同学们对郑鹏有意见:他上课拧了同学一把 !我没有发给郑鹏。他生气了,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放学后,郑鹏对我说:“我只拧了一下………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过分肯定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有这么一个关于石头的故事:一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递员每天徒步奔走于乡村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再走。可是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的样子十分奇异。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便有些爱不释手了。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自己的邮包里。村子里的人们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人们好意地对他说“:把它扔了吧,你每天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他是他却取出那块石头,炫耀说:“你们看哪,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人们都笑了,说:“这样…  相似文献   

18.
一位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再走。可是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的样子十分奇异。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便有些爱不释手了。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自己的邮包里。村子里的人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人们好意地对他说:“把它扔了,你还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他却取出那块石头,炫耀着说:“你们看哪,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人们都笑了,说:“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  相似文献   

19.
[心理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  相似文献   

20.
已经很久没见到水龙头流“眼泪”了,我为孩子们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学会了珍惜水资源。我们班的孩子洗完手后经常关不紧水龙头,为此我大伤脑筋。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我不知想过多少办法:讲道理、批评教育、彼此监督等,但都不见起色。直到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了跤,哭得非常伤心,保育老师说:“唐行越,你哭起来怎么和打开水龙头一样呀?”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问孩子们:“小朋友,你们说唐行越为什么哭呢?”“因为他摔倒了,很疼呗。”“因为小朋友都笑他,没有人帮助他。”“那你们说小朋友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