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学生往往凭经验解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学生的自我感觉很好.为了不让学生的经验主义作祟,我特意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百分数三种应用题,不但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辨认该用乘法还是该用除法解答。  相似文献   

3.
百分数三类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算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这类知识后能更好地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但学生对后两类应用题,往往因搞错标准数而不能正确解题.为了提高学生解答后两类应用题的能力,这里提出几点意见:一、解题应注意的几点(1)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估计计算结果.(2)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占、是、比、增产、增加、超额、超过、提前、提高、节约、节省、减少、降低、还剩、其余、多、少、…….(3)研究是否用“1”(“1”表示什  相似文献   

4.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套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在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由于对它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特点不能正确的理解与判断,造成知识的混淆和解题上的失误是屡见不鲜的.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弄清这三类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有的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求乙数是多少,或已知乙数的几分之几是甲数,求乙数是多少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往往分辨不清。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呢?我在教学中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 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容易理解,也能正确分析、解答此类应用题。但对“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求乙数是多少”等的分数除法…  相似文献   

6.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因为它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难点,因为它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解答起来用乘法还是除法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千万百计地帮助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我的做法是: 一、分散难点,降低难度 从教材内容来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即分数乘法是教学重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即分数除法则是教学的难点。教材中用方程把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解答,目的就在于降低难度,分散难点。我认为,教学分数应用题不宜给学生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名词、术语,如“分率”、“一倍量”、“量率对应”等说法。如“分率”这个词,由于学生知识所限,就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已知一个数与它的百分之几的和(或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第九册第四章第三节77页例7、练习二十二7—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与它的百分之几的和(或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8.
分数除法中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题目,与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题目,在条件和问题上是互逆的。解题时,可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先列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或用算式解答。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第九册47页例1(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二、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解答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过去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三大类: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对第二类与第三类的解答方法,学生容易混淆,特别是中差生解答的正确率不高。目前新编教材采用以第二类为基础,第三类借助方程求解。但从目前来说,仍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学生还是要先判断用算术方法解还是用方程解,这个判断与学生过去的先判断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同样不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一)任课教师:工农讲师郑林先(大队会计)专职教师郑元龙(二)教课内容:五年级算术百分数总结课(三)目的要求: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在三大斗争中的用途;②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和工农讲师在三大斗争中应用百分数的事实,批判林彪鼓吹“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观,教育学生向工农兵学习,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③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三种类型应用题的特点、计算方法和彼此联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专职教师板书:1.复习百分数三种类型的基本内容.教师说:“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百分数的应用题有哪几种类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扳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深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份总关系三类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教完求相同加数的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以后,可设计如下题目进行训练。一、巩固乘除法意义的训练。理解并掌握乘、除法的意义是正确解答乘、除法应用题的前提,可通过如下题目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3.
张静 《山东教育》2010,(1):78-79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结合表内除法教学用除法计算的一步问题,其中有“表内除法(一)”中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它们都是直接运用除法含义思考解答的实际问题,以及“表内除法(二)”中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知识的教学重点是:1.除法的计算方法。2.解答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 本单元知识教学的关键是:理解除法的含义和了解乘除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这部分内容,重在通过学生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并非正式讲除法应用题。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动手分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应用题,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三种),一类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另一类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后一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倍量是已知数,另一种是一倍量是未知数,可以设一倍量为X,然后列方程解答。当然也可以直接写出除法算式。复习时,应让学生认识这三种问题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的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成数”,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3.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分三个层次:1.从百分数的分母相同便于比较,引出百分数的概念;2.介绍百分数的写法;3.介绍百分数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经常用的“成数”。 第二部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分两个层次:1.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2.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第三部分,百分数的应用题。分两个层次: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种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同,但程度上有所加深。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的具体应用。由于与分数应用题联系密切,听以合在一起编排。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分  相似文献   

17.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归结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或者概括出公式:“标准量×分率=比较量”、“比较量 分率=标准量”。学生解题时,往往不注意理解题意就硬套结语、公式,教学效果不好。统编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对这部分内容不出结语、不出公式,而是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紧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进行教学。开始,我们对这样教法很不习惯,教的新教材,用的却是老教法。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教材,研究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规律,紧扣教材,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教好有关基础知识,为教学分数乘、除法  相似文献   

18.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整、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解题方法难以确定,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新课前,必须加强以下基础训练,以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一、说的训练“分数的意义”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起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9.
分 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主要有三种类型: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其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类型题目,更是教学的难点。对此,教材主要采用列方程解答的思路,即把这类问题纳入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的思路,从而把乘、除法应用题统一起来,把逆向思维转变为顺向思维,既降低了解答的难度,又强化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学中要紧紧抓住“一个数乘…  相似文献   

20.
《百分数的三种计算问题》是高小算术第四册第二单元《百分数》的教学重点。我过去教学这节教材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联系旧知识,讲解新知识。百分数的三种计算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分别与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相同。我在教每一种百分法的计算问题以前,首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再过渡到新知识的讲解。例如,讲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先复习了这样两道文字题:15的2倍是多少?15的1/2是多少?明确求15的2倍、求15的1/2都用乘法。然后把1/2改成50%,问15的50%是多少?这样,学生就清楚地认识到求一个数的50%与求一个数的1/2的意义和方法都是相同的。从而初步建立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的概念。这样联系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