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在线教育的大规模普及,在线教学视频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这些视频中教师该不该出镜一直是教育者、视频制作者、教师争论的问题.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13—2021年教师出镜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综合的量化分析,以期从科学实证的角度为在线课程的制作和授课提供建议.研究发现,在线课程中教师呈现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总体...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对江西某本科师范院校参与双语教学的195名学生及37名教师展开研究,力求探讨地方高校双语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态度、能力水平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的授课方式等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最突出的因素,这为日后双语教学的组织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直播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公众直播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活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直播教学效果的好坏。文章以华中地区某高校的66名本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的“目标管理SMART原则”为教学实验内容,运用A/B组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随机分组,比较了他们在直播时采用出镜、不出镜两种模式对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两种直播模式下,被试自评的教学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它评结果显示出镜的教学模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7,(7):75-81
教师形象如何呈现一直是教学视频设计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文章设置了四组教师呈现方式(包括无教师呈现、教师呈现比例大、教师呈现比例中等、教师呈现比例小),并进行了教学视频的对比实验。通过社会存在感的因子分析,文章提出可通过投入度、互动性、亲切感、沉浸感、直观感等五个维度进行社会存在感的测量。通过方差分析,文章得出结论:教学视频中教师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者的社会存在感和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有教师呈现比无教师呈现的社会存在感要低,教师呈现比例中等比教师呈现比例大、教师呈现比例小的社会存在感要低;有教师呈现比无教师呈现的学习效果要好。研究教学视频中教师呈现方式对学习者社会存在感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可为教学视频中教师呈现提供设计策略,并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视频研究是学习科学研究中倡导的运用视频技术探究学习、教学与教育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研究者运用视频研究促进在职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一个案例,具体描述了该案例中面向4位教师的视频研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基于对教师视频研究活动中的话语分析,发现有效的视频研究活动设计能够促进教师:(1)转变原有观念,发展教学理解与专长;(2)主动参与学习,对新知的获得持积极倾向;(3)发展视频研究的意识,获得视频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就视频研究在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中的有效设计与运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也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笔者经过几年在沈阳工学院多媒体一线教学的实践,对其对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教师课堂巡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它不仅能使教师捕捉和发现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出来的生动、鲜活的教学问题。灵活调整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还能很好地沟通师生的感情.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老师授课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陆 《电化教育研究》2012,(5):98-102,109
文章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40名新手教师、40名成熟教师及40名骨干教师共120名三种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发展与变化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按照初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针对一学年中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反思水平的发展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对三种教师群体的教学反思水平都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对新手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提升效果显著,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确能够支持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已有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中惯用的重知识轻技能的培养方式,不利于教师的迅速成长,难以满足汉语走出去的需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作为整合文本案例研究与现场观摩的教师教育新工具,为教师提供了提升教学技能的机会。文章首先研究它的内涵、优势及制作过程,之后探究了如何构建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课堂视频分析的方法在教育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师教育中得到频繁运用。学生学习历程的视频分析以学生学习历程追踪为中心,通过连续录制和微观镜头方式实现精准、真实的学习发生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困境和需求进行课堂变革。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位长期采用学生学习历程视频分析的成熟型教师进行访谈,并对其常态化教研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学习历程视频分析可以深刻嵌入教师的日常工作和教研情境之中,基于实证,真正触动教师转换视角。教师借此深刻理解学生的困境和需求,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批判性反思,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实践型研究者,而将学生学习历程视频分析作为校本研修和区域研修的通用方法,也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大规模课堂变革。  相似文献   

11.
教案是教师授课活动的行动指南。文章以2012年暑期全国大学英语教师研修班文秋芳教授的授课内容和泰勒教授的课程与教学原理为理论依据,对宁夏某校25名大学英语授课教师的教案进行量化考察和研究。研究表明:大部分教师在教案撰写上存在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评价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教案撰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希望此研究能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行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探究和实践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是语言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行动研究强调教师为研究者,并能对实际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对高校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定义、发展与现状、特点、模式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MOOCs平台373份课程样本为研究对象,从授课教师、建设学校、课程类型、视频录制方式、学科五个类目进行内容分析,以期探讨国内MOOCs的建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MOOCs建设以211、985高校高职称教师为主,视频录制采用较多的是混合切换方式,集中于以理工科为主的知识性课程。鉴于此,普通高校可以建设本土化的、民族化的课程以丰富MOOCs资源;高校需要改变MOOCs的审核方式,激励教师建设优质的MOOCs;校企合作,将MOOCs与"学分银行"更好地对接。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学行为改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具有群体性特征。本研究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对71名教师在2年持续教学行为改进过程中的350节视频课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新手教师、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三类群体的教学行为改进特征。研究发现:基于经验学习圈2年的持续教学行为改进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改进效果,三类教师均能够较好地改进问题的开放性;讨论后汇报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三类教师在教学行为改进中共同的难点;经验学习中的反思性观察和抽象概括两个阶段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正向改进作用比较小;三类教师群体的教学行为改进着力点明显不同,成熟教师最难改进的教学行为和最难改进的研修阶段与新手教师和胜任教师不同,新手教师与胜任教师存在不同的教学行为改进难点和相同的最难改进阶段。根据上述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行为改进特征,可以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方法与策略,形成更加精准地教学行为改进支持服务与改进依据,丰富教学行为改进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6,(8):69-75
近年来,"微视频"因契合了"微"时代高效、便捷的传播特征和学习者碎片化的学习需求而备受关注。文章主要研究了微视频教学短片的价值、特征和创作流程,指出微视频教学短片具有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诉求、促进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微视频"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等价值;认为其特征表现为内容的针对性、设计的规范性、制作的独立性、制作成本的可控性;其创作流程则涉及选题、教学设计、拍摄稿本设计、课件设计、教师形象的拍摄、纸笔演算的视频录制、PPT展示视频的录制和后期处理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行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探究和实践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是语言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行动研究强调教师为研究者,并能对实际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对高校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定义、发展与现状、特点、模式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利用视频录像系统地录制、鉴别、分析和完善教学实践,是教师利用视频自我分析教学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由五个迭代的阶段组成,即确定重点、收集证据、审视视频记录、发现和分析差异、改善教学实践。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行动的主体,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可以发现自己意识到的和实际发生的教学存在的偏差。鉴别这些偏差,分析和完善教学实践的过程会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对于检测教学运行状态、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本文运用甘肃省1 679名本科生评教的经验数据,对其专业必修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被评大学教师的教学效果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提升学生学习价值感是今后优先追求的目标;校际间教学效果差异显著;教师性别对教学效果无显著影响;教师职称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职称越高其教学效果越好。今后应该继续贯彻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一部分需要表达的知识“凝固”起来——写在黑板上,这就是教师授课的无声语言——板书。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外,还应精心设计板书。备课是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而精心设计板书则是实现好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那些青年教师来说,要充分认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系统和精美的板书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课堂教学水平是表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授课的课前规划已经从经验型的教案撰写转化为科学化的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的过程正逐渐成为其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过程,这凸显了教学设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力量。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教学问题研究"怎样教,才更好"的操作问题,其实践性特征相当明显。实践证明,教学设计从实践上强化了教师实施教学的目标意识,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畅通了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路径,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常态方式,搭建了教师合作发展的研究平台,为新形势下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和渠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