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样的算法是优化的算法呢?是不是书本上的算法就是优?或是老师要求掌握的就是优?还是学生喜欢的就是优呢?我认为,优是最基本、最一般或者最佳的算法。一、优化算法——掌握最基本的算法【片断1】(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师:大家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生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相似文献   

2.
有的题用算术法解,需要逆向思考,容易走入“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误区。如果采用列方程法,把所求的数用字母X表示,则可以顺着题意,比较方便地列出方程,求出解。这样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例图书馆借出科技书35本,借出的科技书比借出的故事书少18本。借出故事书多少本?(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出来)此题若用算术法来解,容易犯这样的错误:35-18=17(本)。要想得到正确解法,就需要把第二个条件“借出的科技书比借出的故事书少18本”,反过来叙述成“借出的故事书比借出的科技书多18本”。已知借出科技书35本,求借出故事书多少本,就是求比35…  相似文献   

3.
美国某小学学习中国文化,教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问一个学生:"你会把盘子里的大梨让给邻居男孩吗?"这孩子回答:"不会。"教师问:"为什么?"他回答:"他吃什么东西都会剩下,我如果把大梨给他,他会剩很多,那不浪费了吗?"  相似文献   

4.
Humour and Jokes     
还有多少?老师: 假如你有五块巧克力棒, 你妹妹问你要一块, 你还剩几块?特里: 还剩五块!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学生都是带着"句号"回家的,而美国学生都是带着"问号"回家的.中国家长会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而美国家长则会问:"今天,你在学校提问了吗?"难道中国学生真不会提问吗?为什么学生们不愿意问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本书     
从前,有一头驴子遇到了一只猴子。驴子是"电脑达人",热爱一切电子产品;猴子则很"守旧",手里总是捧着一本书。"书?"驴子很好奇,连连问猴子:"你怎么向下滚屏?你用它写博客吗?你的鼠标在哪儿?你用它打游戏吗?它能发短信吗?玩微  相似文献   

7.
蒋婷 《考试周刊》2014,(62):70-70
<正>许多教师都发现,当学生面对"一本书有多厚?估计一下上海东方明珠塔大概有多高?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米?南京长江大桥长几米?"等数学问题难于回答时,我们就常常归因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对身边数学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当问到学生"我们学校的校长大约几岁?妈妈的身高大约多少?"时,听到的答案又出乎你的想象,让老师哭笑不得,非常无奈。这时,我们还能仅仅认为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吗?答案肯定是不能。那么,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学生严重缺乏数感,因此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使命     
李金和 《中国教师》2008,(11):27-27
<正>如果有人问:"教师的使命是什么?"你一定会爽快地回答:"教书育人。"如果追问:"教书育人靠什么?"你也许还能快速回应:"学识与道德。"但当再问:"你的学识如何?道德怎样?"此时你还能肯定而又自信地给出答案吗?  相似文献   

9.
三个问题     
<正>一位新来的学生拜见大师,大师问他:"在你的一生里,有一个人永远不会抛弃你,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是谁?"学生问。"你。"大师回答。"你在一生里会遇到很多问题,你知道那些问题的答案吗?"大师问。"答案是什么?"学生问。"你。"大师回答。"你在一生里会遇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段: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买两个笔记本和一个讲义夹,一共用多少元?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 生:买一支钢笔和两支水彩笔,一头多少元? 师:能提一个没有乘法运算的问题吗? (学生表情严肃.此时,一位小男孩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每样买一个一共用多少元?") 师:谁还有新的发现?谁还能提出一个新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师生关系     
一堂课讲完之后,有的教师就问问学生: "你们听懂了吗?"也有的教师这样问学生: "我讲清楚了吗?" 当学生认为你讲清楚了的时候,多半他也听出个谱来了,不一定是甚解,也大体明白了;甚至,他可能还不太懂,但觉得你讲得还是清楚的,课外我再去想想吧,哪能全靠教师讲呢?  相似文献   

12.
买芹菜     
明明一家都很喜欢吃芹菜。今天,妈妈花4元钱买了8千克芹菜。妈妈问明明:"如果我用5角钱买芹菜,能买多少千克呢?"明明算了好一会儿也没算出来。小朋友,你会算吗?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北方的苹果运往南方,在果树上什么时候采摘吗?你知道既要消灭细菌又要保持香味,葡萄酒要加温到多少度吗? 那年我到山东烟台一处苹果园参观,看到果农将没成熟的青苹果摘下来,我好奇地问:"苹果还很生涩,怎么就摘了?"果农说:"熟透的苹果不可远途运输,没到南方就会腐烂,生涩的苹果可以在路上成熟啊."  相似文献   

14.
徐昕 《教师博览》2014,(2):31-31
<正>那天老婆在家里判学生的高考模拟试卷,我突然想到了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便问她:"这些题目,你都能答对吗?如果让你去参加高考,你可以考多少分?"我老婆很认真地想了想,说:"除去作文,115分的题目,我大概可以考到105分吧。"我算了一下,这样一来,她连总成绩140分都考不到——"你班里一定有不少学生比你强吧?"老婆瞪了我一眼,说:"那么你在大学里,给学生出的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书     
琦君 《小学生》2016,(Z1):72-73
"书"指什么呢?难道只有我们从书店买回来的童话书和故事书才是书吗?或者再加上爸爸妈妈喜欢看的那些小说和大部头专业书?如果你读了下面这篇文章,就会觉得你对"书"的理解还是有点儿狭隘的。不信,你看作者母亲看的书,都有哪一些?又多么有趣!  相似文献   

16.
向妈妈道歉     
妈妈一边扫地,一边问我:"栀子花怎么还没开呀?你知道原因吗?" "我怎么知道!"我冷冷地同答. "你不是上中学了吗?怎么会不知道?"妈妈还是一边扫地,一边问我. "我都说不知道了.怎么还要问?上了中学就一定什么都知道吗?"我怒气冲冲地说.  相似文献   

17.
距离     
《中学教育》2007,(8):61-61
有一天,教授问他的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要喊起来?"所有的学生都想了很久。其中一个学生说:"因为我们丧失了冷静,所以我们会喊。"教授又问:"为什么别人就在你身边时,你还是要喊,难道就不能小声地说吗?为什么要喊呢?"  相似文献   

18.
哲学家与船夫相遇,该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寓言是这样讲述的: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的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  相似文献   

19.
有位英语不好的同学问我:"老师!我英语一点都不会,升学还有希望吗?"我问:"你平时英语能考多少分?"这位同学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从开始就没学好英语,最多的时候考了26  相似文献   

20.
正曾经有一名学生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有一个圆C:(x-3)2+(y-4)2=5,直线L:5x+3y-10=0,点P与圆C的圆心O点关于直线L对称,N点是X轴上一动点,求|PN|+|ON|的最小值。向我提出问题的学生运算能力强,但基础不牢、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一般。我看完题后,问他:"你怎么看?有思路吗?""老师,我一点思路也没有。"我又问:"你能把图形画出来吗?"他说:"能。"说完,他就在草稿纸上将图1画了出来。我问他:"现在有思路了吗?"他摇摇头,我继续问:"你要求|PN|+|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