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是中学化学介绍的唯一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的金属,它是"考试大纲"中重点考查的四种金属之一,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考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为了便于考生掌握铝系知识,笔者现将其常见考点归类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铝是高考大纲中重点要求掌握的三种金属之一.铝及其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因而受到高考命题持久的关注.2006年高考主要考查趋向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3.
镁、铝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及生活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特别是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在题目中的计算形式方法性和技巧性均较强.是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代表题型有镁的强还原性、铝盐与强碱反应产物的讨论、天平平衡问题、含铝化合物沉淀图象题等.  相似文献   

4.
陈闽 《高中数理化》2013,(23):51-52
1 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2 知识重点及考点分析 铝是金属元素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铝及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除此之外,Al(OH)3溶液还是胶体(净化原理).正是由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这种特殊性质,所以高考对铝的考查几乎都涉及这3种物质,并且出题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判断,物质的鉴别,还有溶解平衡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虽然繁多,难记易忘,但是复习时也是有章可循的。众所周知,钠、铝、铁、铜及其化学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质,特别是铝、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Na2CO3、NaHCO3)的性质、铝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两性、铁的性质及铁元素的变价、金属的冶炼等一直是化学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此部分知识在高考中常见的考查形式为:(1)以金属的腐蚀,金属与非金属、酸、盐溶液等物质的反应等为  相似文献   

6.
(文中将试题略去,只注明题号。同学们请对照本期第57页~第61页2003年天津市化学中考试题阅读。)一、2003年天津市化学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2003年天津市化学中考试题注意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加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性的考查,重点知识覆盖率达95%以上。例如,试卷中的第27题,灵活考查了初中化学中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实验药品的选择、对改进实验方案的评价、金属与酸的反应的计算等。尽管包含的知识点较多,但考查内容属于课…  相似文献   

7.
无机框图题是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种经典题型,该类题从知识上可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的熟练程度,从能力上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该类题正确解答前提是:必须熟练掌握金属以Na、Mg、Al、Fe等为代表,非金属以S、Cl、N为代表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基础知识.解题过程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顺藤摸瓜,各个击破",关键在于找出物质转化关系中"特征变化"来完成全部表知物的推断.分析近年来出现的无机框图题,有以下几类反应形式作为"特征变化"出现.  相似文献   

8.
边永平 《高中数理化》2004,(5):41-41,F003
关于钠、镁、铝、铁、铜等几种金属的知识在化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是考题取材的重点.现将几种金属归纳复习.1 知识网络1)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3)铝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4)铁及铁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5)铜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 主要考点分布①Na与水反应的现象;②Na2O2的性质及用途;③NaOH、Na2CO3及NaHCO3的性质与用途;④MgO、Al2O3的性质与用途;⑤Al2O3、Al(OH)3的两性;⑥Al(OH)3的用途;⑦铁三角间的转变;⑧Fe(OH)2的制备;⑨焰色反应;⑩Cu(OH)2的性质;金属的冶炼;有关计算:a.Na与…  相似文献   

9.
硅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之一,硅及其化合物不仅涉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关系,而且还与物质结构知识密切相关,通过硅及其化合物对相关物质性质和物质结构知识等的考查是2005年各地高考试卷上的新热点.本文拟对2005年高考中与硅及其化合物有关的试题作一分类解析.一、硅原子及其在共价分子中的电子层结构题1(理科综合Ⅰ卷第27题)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丁为原子.(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高考金属试题以元素铝、铁、钠为主体,多角度考查了金属的冶炼、性质及用途。命题特点是以金属为载体,联系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化学平衡、盐类水解、实验设计等知识考查综合能力。其热点题型主要有:(1)实验题。如宁夏卷第27题测试铁片样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2)无机化工题。如上海卷第27题制备氢氧化铝,山东理综卷第28题冶炼铜等。(3)制备新物质。如海南卷第16题设计实验制取氮化镁。  相似文献   

11.
镁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历年高考试题中虽时有出现,但出现几率并不是太高,而在2011年的各地高考试题中则多次出现,分别以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成为高考新的热点.一、以镁为载体考查反应类型例1(2011年福建卷第9题)下表各选项中,  相似文献   

12.
几种金属与高考命题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 ,其化合物Na2 O2 、NaOH、Na2 CO3、NaHCO3分别作为过氧化物、强碱、强碱弱酸盐、酸式盐的代表 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试题在近年高考中在逐渐增多 ,如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鉴别与推断等题型中出现 ,此外 ,它们与酸反应的定量计算 ,Mg3N2 与水的反应原理及计算 ,Al3+与OH- 、AlO- 2 与H+的相对量对反应产物、现象的影响和计算 ,铝热反应 ,Mg与CO2 反应在无机推断题中的应用也常有出现 铁作为一种变价金属 ,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金属的腐蚀中铁扮演着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科中最基本的主干知识,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载体,在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考中既可以进行单独考查,也可以渗透到概念题、基本理论题、实验题中进行考查.其中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最近四年的高考中考查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4.
镁、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特别是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性质,在题目中的计算形式多样,方法性和技巧性均较强,是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点与难点。代表题型有铝盐与强碱反应产物的讨论、天平平衡问题、含铝化合物沉淀图像题等。高中化学关于此类计算的题型有很多,这当中不乏一些经典之作,细细品味后深受启发,豁然贯通。  相似文献   

15.
一、策略引入 推断题是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维强大、知识综合性强等特点.此类题主要以若干物质之间的反应及其转换关系为素材,要求根据题给信息(化学反应规律、常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性质、一些重要实验的实验现象等)进行推断,确定物质的成分,并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有效考查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陕西、湖北等省区用)第27题是一道框图型物质推断题,本文对此题作解析与点评。见本期p75页题目: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发现学习“零散”“杂乱”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用对比法进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对比法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运用。一、对比法运用的范围(一)在金属单质教学中运用。例如,在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中,可以使用对比法。学习钠、镁、铝、铁、铜等几种常见金属分别与氧气、非金属、水、酸、碱、盐溶液的反应时,我们先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实验操作、填写  相似文献   

18.
无机框图题是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种经典题型,该类题从知识上可考查学生对元素 及化合物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的熟练程度,从能力上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 创造性。该类题正确解答前提是:必须热练掌握金属以Na、Mg、Al、Fe等为代表,非金属以S、 Cl、N为代表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基础知识。解题过程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顺 藤摸瓜,各个击破",关键在于找出物质转化关系中"特征变化"来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分析 近年来出现的无机框图题,有以下几类反应形式作为"特征变化"出现。  相似文献   

19.
铝是中学化学介绍的唯一种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的金属,它是《考试大纲》中重点考查的三金属之一,2004年高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查:  相似文献   

20.
2009年高考不仅考查了考生实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考查考生是否能运用化学实验手段和方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本文拟对2009年高考卷非选择题部分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实验题所考查的内容作一粗浅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