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伦理是司法道德化的产物,是具有司法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司法伦理对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司法调解制度有其深刻的经济、文化等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我国目前司法调解制度仍然存在着违反自愿、公平、公正、合法等基本原则的情况,今后我国应不断完善司法调解的调解程序、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调解监督、调解激励和救济制度,确保司法调解自愿、公平、公正、合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语言和谐支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基础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和谐语言环境建设的语言现象,直接影响到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和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的创建,恶化了干群关系,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真诚互信良好关系的建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障碍。为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应该革除语言暴力,构建平和的语言环境;消除语言歧视,构建平等的语言环境;免除语言伤害,构建温馨的语言环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是提升司法公信力、保证司法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主要分析了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渠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拓宽群众参与司法渠道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理念,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实践中必须坚持司法人权,并对司法实施有效监督.律师作为广泛参与司法实践的非司法人员,其执业行为对司法公正有着独特的影响.律师是司法人权的忠实捍卫者,是司法监督的有效实施者,是程序公正的直接推动者,是实体公正的积极践行者.  相似文献   

6.
胡洋 《培训与研究》2007,24(12):116-117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是一对伙伴关系,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公正的有效度的语言测试是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方法。它为教学提供了目标,并对其进行监控。良好的语言测试可以为师生提供反馈信息,对教学双方都是一种促动.  相似文献   

7.
陈傅良是宋代著名的永嘉学派巨擘,对法制本质以及立法、变法、司法做过许多思考和探索.其中,最具特色和智慧的是追求法制的公正公平,不仅是立法的,而且是司法的,尤其"行法自贵近始";重视司法的求实重人,强调法律运用的恰当准确以及事实认定的真实有效,并且要求充分发挥司法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原情定罪"、"司法在人".把重法与重人结合起来,实现法制公正公平的终极目标.陈傅良的法制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时代先进性,还有强烈的历史借鉴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双语教育法》尊重语言少数族裔儿童带进美国学校的母语和文化,注重追求教育公平,但忽略了教育效率,未能解决语言少数族裔儿童语言学习问题。《英语习得法》将政策追求目标转向结果或成功的平等,对语言少数族裔儿童既不公允也不公正。它是在牺牲其母语和文化的基础上追求教育效率的,未能把握好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最终会延宕政策终极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9.
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基础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和谐语言环境建设的语言现象,直接影响到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和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的创建,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真诚互信良好关系的建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障碍。改善不和谐的语言现状,构建和谐语言环境,实现语言的规范、和谐,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律语言在中国乡村的运行样态是考察和衡量现代法治与乡村司法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乡村法律语言具有不同的面相,其主要使用者有掌握一定涉法语言的一般村民、掌握乡村司法语言的乡村干部和从事乡村司法工作的乡村法律人。语言混乱是乡村法律语言的一种生存样态,语境整合是乡村法律语言的生存法则。基于乡村法律语言的乱象,需要对其进行规范。乡村语言的规范以法律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的衔接、制约和转化以及司法语言在立法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如何协调为基调展开。  相似文献   

11.
牟海英 《现代语文》2007,(12):64-64
我们知道,司法文书写作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练、朴实、严谨",几乎没有教材讲到司法文书模糊语言的使用问题.事实上,司法文书写作中,模糊语言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为分析框架,借助语料库工具从词汇层面和小句层面对卡普里奥法官的庭审语言进行和谐话语分析,旨在探讨其语言背后的人际意义,以及如何通过人际意义的调节实现庭审的公平,构建和谐的法庭关系。研究表明,卡普里奥法官在庭审中以对话扩展为主,注重听取被告的观点,较少使用专业法律术语,卡普里奥法官对“介入资源”的合理运用为庭审营造了公平、公正、和谐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公正实质上就是包括利益、财富在内的各种社会价值和资源在全体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司法的公正和人道主义的公平.显而易见,公正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底蕴和价值尺度.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和基础,主要体现在制度公正、经济公正、政治公正和教育公正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图像被称为地理语言,地理试题往往是“无图不成题”。高考的公平、公正性使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要考虑到每一道题的图像对每一地域、每一个考生而言都是公平的。图像的新颖性,就是为了突出试题的公平性。所谓新颖性就是学生没见过,老师没讲过的图像,强调陌生就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的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新颖的地理图像考查学生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  相似文献   

15.
语言测试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是对被试者的语言能力进行的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方法 ,是用以检测教学效果和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需要发展而来的。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灵魂和生命公正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正如博登海默所说:"公正具有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1]司法公正是马克思主义司法学说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法的阶级性决定了法不可能是绝对公正的,而法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法必须是公正的,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公平与正义。司法公正是指以司法机关为主体,以司法活动为主导,在当事人相互对立的情形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地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  相似文献   

17.
吴琼 《文教资料》2011,(28):29-31
本文以民事审判中的真实案件为例,从模糊限制词和模糊词这两个方面研究民事审判中具有模糊性的法律语言,探讨法官如何通过语用充实理解法律语言中的模糊概念,从而做出确定的司法审判结果的问题。研究表明,语用充实确实存在于民事审判中。面对法律语言中的模糊概念,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具体的案情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适当的语用充实,最终做出公正的审判结果。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助学制度是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制度,而权利救济和责任追究正是确保助学制度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保证。文章着眼于司法视野。探讨了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国家赔偿制度以及责任追究机制在国家高等教育助学制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几年来存在着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的问题,有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公证是国家的司法证明,公证的标准是真实性、合法性.公证人员介入高考录生工作,进行法律监督,对录生工作每一环节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确认,进行证明,有利于高考录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招生在招生规范的宏观调控下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但因招生自主权的不当行使,高校招生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平等受教育权受到了很大伤害,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受到了社会质疑。实现招生法制化是解决影响高校招生公平公正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并在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建立合法公正的招生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监督机制,引入司法审查等方面构建相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