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它的基础 ,事物的基础制约则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把握事物发展的首要条件 ,就是把握它的基础。基础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只有把前提搞清楚 ,才能使事物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 ,前提或者基础的不清楚 ,则势必造成发展方向上的模糊。对高校德育职能的研究和把握 ,就是对高校德育的前提和基础的把握和研究。一、高校德育职能确立的根本德育的内在本质就是育“德” ,就是培养教育对象的德 ,社会所需要的德 ,这既是对象目标 ,也是工作目标。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必须承担职责就是德育职能的内容了 ,关于这些内容我…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创新,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完善思考的过程,其中有一个属于方法论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因为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这就是,在中国高校德育创新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正确把握好各种对立统一关系。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辩证地看待和把握事物对立统一关系,是正确处理矛盾的前提,也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目前高校德育创新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对辩证关系: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多元性与和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任何教育管理活动的前提。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性的研究仍然有时代意义。适应“知识社会”的需要,确立“价值人”假设,是对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等假设的超越。当今我国高校德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理念的落后。必须从人性假设理论入手,以“价值人”假设对我国高校德育理念进行反思与重建。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德育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主体性德育体现了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它从学生本位的角度确立德育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高校德育的改进和实效性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课题提出学校德育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到,学校德育的实效需要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的配合,《学校·社会·家庭德育一体化研究》,目的是找到一种机制,使三者统一起来,形成合力,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这一概念外延较广,我们课题组对德育研究侧重于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二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它以自己的对立面为存在的前提,同时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制约。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制约,学校德育受到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学校…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的职能由规范、教育拓展为指导、规范、教育,这既是客观形势对它提出的要求,也是德育主体对德育职能的理性把握,同时,这也是德育对象的迫切要求。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同步发展的时代,如何强化德育指导功能,促进德育对象的成长与发展,这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一、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对能力素质的要求形势政策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以往这种教育多半注重它的政治功能———通俗地表述为认清形势、明确政策、坚定信念,而忽视了它在指导德育对象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即忽略了通过形势政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服务是连接高等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纽带,也是高等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高校如何把握社会服务的方向和目标?当代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和动力机制是什么?目前高校社会服务的障碍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从根本上对高校社会职能做全面、整体考察,并提出全方位社会服务的对策。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思考高校是个从属于社会的服务机构,它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发展和逐步完善,社会需要决定高校的发展方向、目标、规格与规模等。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高校与社会的分  相似文献   

8.
对主体能动性的正确认识,是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是正确解决认识本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罚体能动性作用的基本特征是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能够透过事物现象把握其本质和规律,但不能创造事物的规律,所以,主体能动性的作用再大也不能摆脱个体的制约,重构论,建构论,选择论片面夸大主体能动性作用,最终必然重蹈唯意志论的覆辙。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创新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校园文化建设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